一种稻鱼鸭共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9248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鱼鸭共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田地改造;2)水体消毒;3)水稻栽培;4)鱼鸭放养;5)田间管理;6)收获;7)稻草还田。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建立稻鱼鸭立体共养模型,根据稻田资源搭配鱼和鸭的养殖规模及放养时令,并且控制鱼和鸭生活空间,通过时间、空间及养殖规模的精细管理,使稻鱼鸭能互利共生、和谐共处。鱼、鸭的活动对水稻有除草、松土、保肥施肥、促进肥料分解、利于水稻分蘖和根系发育、控制病虫害的作用,稻草又为鱼和鸭遮阴蔽日,提供食物,鸭的活动还能增加水体含氧量,促进水稻和鱼生长。本方法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化肥、农药零使用,既节约成本又环保生态,所生产的农产品绿色健康,安全放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鱼鸭共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稻鱼鸭共养方法。
技术介绍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传统的水稻轮作方式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诸如土壤质量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病虫草害加剧等一系列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凸显。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政策的推广实施,尽管实现了农业丰收,大量的无机肥撒向农田,各种农药、杀虫剂的滥用,使农产品产量提高的同时,农产品的质量却逐渐下降。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处理,会进一步引致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农田肥力下降、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副作用,使农业生态系统日趋脆弱,导致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阻碍,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面对现代农业的这些弊病,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发展和持续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始了水稻和其他物种的套种共养的立体种养模式,但是因为发展时间较短,管理、技术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套种共养的优势没有发挥。比如农田稻鱼鸭共养中,存在着管理粗放、技术不完善的问题,稻鱼鸭三者成为竞争者的关系,没有达到预想的增产增收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稻鱼鸭共养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通过合理控制稻鱼鸭的规模,时间和空间,建立资源循环利用的农田生态,提高经济效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田地改造: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的田地,对田地进行改造,在田地一侧开挖鱼池,沿田埂开挖鱼沟,鱼池和鱼沟相互贯通;鱼池和田地相接处设置鸭棚,鸭棚附近设置诱虫灯,田地两对角设置进出水口并设拦网防止鱼逃逸。2、水体消毒:太阳曝晒田地和鱼池后,放水灌满鱼池和田地,撒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施用基肥。3、水稻栽培:选择生育期长、抗病抗虫的高杆水稻按常规方法种植,水稻种植密度为20cm×30cm;4、鱼鸭放养:插秧后放养小鱼,水稻返青7-10天后放养雏鸭;上午将鸭放养到稻田,下午放养到鱼池,每日投喂饲料作为补给。5、田间管理:定期巡视水稻、鸭和鱼的生长情况,控制稻田水位25-30cm以错开稻、鸭和鱼的生存空间;鸭棚里的鸭粪成堆发酵,分别在水稻分蘖和抽穗时施用,抽穗后稻田禁鸭,将鸭圈养到鱼池。6、收获:水稻成熟后及时收割,收割后再放鸭入田,小鱼长大后及时捕捞,留下小鱼。7、稻草还田:稻秸分散到田地做肥料,稻田灌水继续养鱼和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沼渣20-25份、沼液40-50份、人畜粪便40-45份发酵半个月待用,每亩施用300-500kg。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鱼沟宽0.5-0.8m,鱼沟底部倾斜,越靠近鱼池越深,鱼沟远离鱼池端深0.4-0.6m,靠近鱼池端深0.6-0.8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鱼池面积占田地面积的10-15%,鱼池深度2-3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鱼鸭放养步骤中小鱼为5-8cm的鲤鱼和鳙鱼,数量比为4:1,每亩共投放200-250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雏鸭为7-10天龄的麻鸭,每亩放养18-20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鱼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酒糟10-12份、豆渣15-20份、浮萍3-5份、嫩草10-15份,沿鱼沟投放引导小鱼进入稻田,投喂量为鱼重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鸭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豆粕40-45份、菜籽粕20-25份、稻壳50-60份、食盐1-2份、蛋氨酸1-2份,傍晚投放到鸭棚引导鸭子回棚,投喂量为鸭重2-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建立稻鱼鸭立体共养模型,根据稻田资源搭配鱼和鸭的养殖规模及放养时令,并且控制鱼和鸭生活空间,通过时间、空间及养殖规模的精细管理,使稻鱼鸭能和谐共处。鱼、鸭的活动对水稻有除草、松土、保肥施肥、促进肥料分解、利于水稻分蘖和根系发育、控制病虫害的作用,稻草又为鱼和鸭遮阴蔽日,提供食物,让它们迅速“增肥”,鸭的活动还能增加水体含氧量,能促进水稻和鱼生长,稻、鱼、鸭三者共生互利,资源循环利用,形成统一的整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取沼渣100kg、沼液200kg、人畜粪便200kg发酵半个月待用。2、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的田地,对田地进行改造,在田地一侧开挖鱼池,鱼池面积占田地面积的15%,鱼池深度2m;沿田埂开挖宽0.5m的鱼沟,鱼沟底部倾斜,越靠近鱼池越深,其中远离鱼池端深0.4m,靠近鱼池端深0.6m,鱼池和鱼沟相互贯通;鱼池和田地相接处设置鸭棚,鸭棚附近设置诱虫灯,田地两对角设置进出水口并设拦网防止鱼逃逸。3、太阳曝晒田地和鱼池后,放水灌满鱼池和田地,撒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每亩施用500kg基肥。4、水稻栽培:选择生育期长、抗病抗虫的高杆水稻按常规方法种植,水稻种植密度为20cm×30cm。5、鱼鸭放养:插秧后每亩放养规格为5cm的鲤鱼和鳙鱼各160和40尾,水稻返青10天后每亩放养20只7天龄的麻鸭;上午将鸭放养到稻田,下午放养到鱼池,每日投喂饲料作为补给。具体的,取豆粕45kg、菜籽粕20kg、稻壳60kg、食盐2kg、蛋氨酸1kg混合作为鸭饲料,傍晚投放到鸭棚引导鸭子回棚,投喂量为鸭重3%;取酒糟12kg、豆渣20kg、浮萍3kg、嫩草15kg作为鱼饲料,沿鱼沟投放引导小鱼进入稻田,投喂量为鱼重2%。6、田间管理:定期巡视水稻、鸭和鱼的生长情况,控制稻田水位25cm以错开稻、鸭和鱼的生存空间;鸭棚里的鸭粪成堆发酵,分别在水稻分蘖和抽穗时施用,抽穗后稻田禁鸭,将鸭圈养到鱼池。7、收获:水稻成熟后及时收割,收割后再放鸭入田,小鱼长大后及时捕捞,留下小鱼。8、稻草还田:稻秸分散到田地做肥料,稻田灌水继续养鱼和鸭。实施例2:1、取沼渣125kg、沼液250kg、人畜粪便280kg发酵半个月待用。2、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的田地,对田地进行改造,在田地一侧开挖鱼池,鱼池面积占田地面积的10%,鱼池深度3m;沿田埂开挖宽0.8m的鱼沟,鱼沟底部倾斜,越靠近鱼池越深,其中远离鱼池端深0.6m,靠近鱼池端深0.8m,鱼池和鱼沟相互贯通;鱼池和田地相接处设置鸭棚,鸭棚附近设置诱虫灯,田地两对角设置进出水口并设拦网防止鱼逃逸。3、太阳曝晒田地和鱼池后,放水灌满鱼池和田地,撒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每亩施用300kg基肥。4、水稻栽培:选择生育期长、抗病抗虫的高杆水稻按常规方法种植,水稻种植密度为20cm×30cm。5、鱼鸭放养:插秧后每亩放养规格为8cm的鲤鱼和鳙鱼各200和50尾,水稻返青7天后每亩放养18只20天龄的麻鸭;上午将鸭放养到稻田,下午放养到鱼池,每日投喂饲料作为补给。具体的,取豆粕40kg、菜籽粕25kg、稻壳50kg、食盐1kg、蛋氨酸2kg混合作为鸭饲料,傍晚投放到鸭棚引导鸭子回棚,投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鱼鸭共养方法,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田地改造: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的田地,对田地进行改造,在田地一侧开挖鱼池,沿田埂开挖鱼沟,鱼池和鱼沟相互贯通;鱼池和田地相接处设置鸭棚,鸭棚附近设置诱虫灯,田地两对角设置进出水口并设拦网防止鱼逃逸;2)水体消毒:太阳曝晒田地和鱼池后,放水灌满鱼池和田地,撒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施用基肥;3)水稻栽培:选择生育期长、抗病抗虫的高杆水稻按常规方法种植,水稻种植密度为20cm×30cm;4)鱼鸭放养:插秧后放养小鱼,水稻返青7‑10天后放养雏鸭;上午将鸭放养到稻田,下午放养到鱼池,每日给鱼和鸭投喂饲料作为补给;5)田间管理:定期巡视水稻、鸭和鱼的生长情况,控制稻田水位25‑30cm以错开稻、鸭和鱼的生存空间;鸭棚里的鸭粪成堆发酵,分别在水稻分蘖和抽穗时施用,抽穗后稻田禁鸭,将鸭圈养到鱼池;6)收获:水稻成熟后及时收割,收割后再放鸭入田,小鱼长大后及时捕捞,留下小鱼;7)稻草还田:稻秸分散到田地做肥料,稻田灌水继续养鱼和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鱼鸭共养方法,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田地改造: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的田地,对田地进行改造,在田地一侧开挖鱼池,沿田埂开挖鱼沟,鱼池和鱼沟相互贯通;鱼池和田地相接处设置鸭棚,鸭棚附近设置诱虫灯,田地两对角设置进出水口并设拦网防止鱼逃逸;2)水体消毒:太阳曝晒田地和鱼池后,放水灌满鱼池和田地,撒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施用基肥;3)水稻栽培:选择生育期长、抗病抗虫的高杆水稻按常规方法种植,水稻种植密度为20cm×30cm;4)鱼鸭放养:插秧后放养小鱼,水稻返青7-10天后放养雏鸭;上午将鸭放养到稻田,下午放养到鱼池,每日给鱼和鸭投喂饲料作为补给;5)田间管理:定期巡视水稻、鸭和鱼的生长情况,控制稻田水位25-30cm以错开稻、鸭和鱼的生存空间;鸭棚里的鸭粪成堆发酵,分别在水稻分蘖和抽穗时施用,抽穗后稻田禁鸭,将鸭圈养到鱼池;6)收获:水稻成熟后及时收割,收割后再放鸭入田,小鱼长大后及时捕捞,留下小鱼;7)稻草还田:稻秸分散到田地做肥料,稻田灌水继续养鱼和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鱼鸭共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沼渣20-25份、沼液40-50份、人畜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斌
申请(专利权)人:永顺县松柏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