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转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24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转椅,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主体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板上的靠背,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板上的安装槽,插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上的扶手,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磁力排斥顶起方式以引用在所述扶手侧面上进行卡合固定的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磁力排斥顶起方式以用于卡合固定所述扶手的插接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用于通电连接所述插接部的接触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所述扶手插入后挤压变形方式以引用接触连通所述接触部的触发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扶手安装结构智能有效,扶手拆装方便灵活,以及扶手安装强度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转椅
本技术属于智能家具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转椅。
技术介绍
智能家具,是在现代时尚家具的基础上,将组合智能、电子智能、机械智能以及物联智能巧妙地融入家具产品当中,使家具智能化、国际化、时尚化,使家居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其中智能转椅就是要解决现有普通转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便。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普通转椅,其扶手结构主要分活动型和固定型两类,其中前者存在结构强度低的问题,而后者存在使用不灵活的问题,因此市场上急需一款新型智能转椅,来兼具扶手结构的强度和灵活度。专利公告号为CN206324512U,公告日为2017.07.14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保健转椅,包括塑性材料的座椅本体和不锈钢材质的圆柱体承载板,座椅本体的上端面为内凹设置,座椅本体的上端面一侧设有靠背,靠背的一侧面设有护颈,护颈呈条状。但是该技术专利中的转椅仍缺少一个高强度且使用灵活的扶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转椅,其能通过在主体板上设置安装槽以及固定单元的方式,达到扶手有效安装的目的。本技术具有扶手安装结构智能有效,扶手拆装方便灵活,以及扶手安装强度大的优点。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智能转椅,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主体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板上的靠背,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板上的安装槽,插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上的扶手,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磁力排斥顶起方式以引用在所述扶手侧面上进行卡合固定的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磁力排斥顶起方式以用于卡合固定所述扶手的插接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用于通电连接所述插接部的接触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所述扶手插入后挤压变形方式以引用接触连通所述接触部的触发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底面上并用于设置所述触发部的底面槽,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侧面上并用于设置所述接触部的竖向侧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侧面上并用于设置所述插接部且与所述竖向侧槽相连通的横向侧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触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面槽以及竖向侧槽上的弯折气囊段,设置在所述弯折气囊段上并通过向上膨胀撑开方式以用于触发所述接触部进行接触连通的折叠气囊段,以及设置在所述弯折气囊段两端并用于在所述竖向侧槽侧面开槽上进行插接固定的两侧气囊段,所述弯折气囊段向上凸出设置在所述底面槽外。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接触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竖向侧槽内顶面上的插接安装柱,两端套在所述插接安装柱上的推动板,设置在所述竖向侧槽内顶面上固定导电环,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板上并通过接触所述固定导电环方式以用于通电连接所述插接部的移动导电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接触部还包括套接设置在所述插接安装柱上并用于在所述竖向侧槽内顶面上拉结所述推动板的第一弹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接触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竖向侧槽内顶面上并用于设置所述固定导电环的套筒,设置在所述推动板上并用于在所述套筒上进行限位升降滑动的插接柱,所述固定导电环以及移动导电环分别与所述插接部进行导线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侧槽上的插接板,设置在所述插接板内侧面上的永磁铁片,设置在所述横向侧槽内侧面上并用于向外排斥顶起所述永磁铁片的螺线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横向侧槽内侧面上并用于向所述螺线管供电的直流干电池,若干个所述螺线管与所述直流干电池串联。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插接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侧槽下底面以及侧面上的两个限位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横向侧槽内侧面上并用于向内拉结所述插接板的第二弹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插接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侧槽内侧面上并用于绕制所述螺线管的安装芯体,所述安装芯体外环面上设有用于嵌入固定所述螺线管的螺旋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扶手包括扶手板,以及插接在所述安装槽上的扶手立柱,所述扶手立柱侧面上设有用于所述插接部进行插接固定的立柱开槽。本技术通过在主体板上设置安装槽以及固定单元的方式,达到扶手有效安装的目的。本技术具有扶手安装结构智能有效,扶手拆装方便灵活,以及扶手安装强度大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触发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插接部的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接触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安装芯体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如附图1、2、3、4、5以及附图6所示,一种新型智能转椅,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主体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上的靠背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上的安装槽4,插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上的扶手5,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并通过磁力排斥顶起方式以引用在所述扶手5侧面上进行卡合固定的固定单元6,所述固定单元6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并通过磁力排斥顶起方式以用于卡合固定所述扶手5的插接部601,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并用于通电连接所述插接部601的接触部602,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并通过所述扶手5插入后挤压变形方式以引用接触连通所述接触部602的触发部60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转椅体现在所述扶手5安装结构的机械智能这一点,其中所述扶手5向下插入所述安装槽4过程中,所述触发部603首先受到按压作用,因而变形并向上顶起所述接触部602,使得所述接触部602中所述插接部601的断路位置被接触连通,所述插接部601正常通电,最终所述插接部601电生磁,磁力排斥并向外顶起,卡合在所述扶手5上,保证所述扶手5的安装强度。另一方面,所述扶手5需要卸下时,克服所述插接部601的刚性力并部分向上提起所述扶手5,使得所述触发部603首先失去按压力,最终整个所述插接部601失去电力,整个所述固定单元6失去固定效果,所述扶手5完成整个装卸操作,具有装卸方便,以及结构强度足够的优点。所述固定单元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底面上并用于设置所述触发部603的底面槽604,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侧面上并用于设置所述接触部602的竖向侧槽605,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侧面上并用于设置所述插接部601且与所述竖向侧槽605相连通的横向侧槽606。所述触发部603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面槽604以及竖向侧槽605上的弯折气囊段603a,设置在所述弯折气囊段603a上并通过向上膨胀撑开方式以用于触发所述接触部602进行接触连通的折叠气囊段604b,以及设置在所述弯折气囊段603a两端并用于在所述竖向侧槽605侧面开槽上进行插接固定的两侧气囊段603c,所述弯折气囊段603a向上凸出设置在所述底面槽604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气囊段604b为现有弹簧状伸缩段,其特点是内压增大,被撑开顶起,内压恢复,靠自身收缩结构回复压缩状态。另一方面,所述弯折气囊段603a、折叠气囊段604b以及两侧气囊段603c相互连通且封闭,其中充入的气体量适宜,使得所述弯折气囊段603a水平部分受压后,所述折叠气囊段604b撑开,所述扶手5向上提起即所述弯折气囊段603a失去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转椅,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主体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上的靠背(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上的安装槽(4),插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上的扶手(5),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并通过磁力排斥顶起方式以引用在所述扶手(5)侧面上进行卡合固定的固定单元(6),所述固定单元(6)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并通过磁力排斥顶起方式以用于卡合固定所述扶手(5)的插接部(601),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并用于通电连接所述插接部(601)的接触部(602),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并通过所述扶手(5)插入后挤压变形方式以引用接触连通所述接触部(602)的触发部(6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转椅,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主体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上的靠背(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上的安装槽(4),插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上的扶手(5),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并通过磁力排斥顶起方式以引用在所述扶手(5)侧面上进行卡合固定的固定单元(6),所述固定单元(6)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并通过磁力排斥顶起方式以用于卡合固定所述扶手(5)的插接部(601),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并用于通电连接所述插接部(601)的接触部(602),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并通过所述扶手(5)插入后挤压变形方式以引用接触连通所述接触部(602)的触发部(6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底面上并用于设置所述触发部(603)的底面槽(604),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侧面上并用于设置所述接触部(602)的竖向侧槽(605),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侧面上并用于设置所述插接部(601)且与所述竖向侧槽(605)相连通的横向侧槽(6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603)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面槽(604)以及竖向侧槽(605)上的弯折气囊段(603a),设置在所述弯折气囊段(603a)上并通过向上膨胀撑开方式以用于触发所述接触部(602)进行接触连通的折叠气囊段(604b),以及设置在所述弯折气囊段(603a)两端并用于在所述竖向侧槽(605)侧面开槽上进行插接固定的两侧气囊段(603c),所述弯折气囊段(603a)向上凸出设置在所述底面槽(604)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602)包括设置在所述竖向侧槽(605)内顶面上的插接安装柱(602a),两端套在所述插接安装柱(602a)上的推动板(602b),设置在所述竖向侧槽(605)内顶面上固定导电环(602c),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板(602b)上并通过接触所述固定导电环(602c)方式以用于通电连接所述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丹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长乐区鑫达家居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