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振业专利>正文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9179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包括扎丝,扎丝的一端自下而上形成若干圈体,圈体自下而上截面逐渐变大,圈体整体呈锥形结构,锥形结构内设有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柞蚕裸蛹的空腔,扎丝的另一端自圈体延伸出一段距离,在该扎丝的末端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固定于树干的悬挂支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通过设置由若干圈体组成的锥形结构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的柞蚕裸蛹,避免了雨季放蜂时,雨水对柞蚕裸蛹的破坏,同时也大大减少树上蚂蚁侵袭柞蚕裸蛹的几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并可重复使用,大大减少生物防治成本,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杨树是河南省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是每年危害杨树健康生长的主要食叶害虫,全省每年使用化学防治面积达1200万亩,防治费用1.5亿以上。白蛾黑棒啮小蜂是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杨树食叶害虫的本土天敌,2013年经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杨忠岐教授鉴定为河南本土优势天敌。经漯河市豫中南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研究中心近几年规模批量繁育及在河南省各地应用,防治效果很好。裸蛹繁殖白蛾黑棒啮小蜂,就是采用无茧的柞蚕蛹直接进行接蜂、培养,具有便于检查和剔除病蛹、烂蛹及死蛹,接蜂率高的优点,适合大规模批量室内接蜂,具有大幅度降低繁育成本、提高繁蜂质量、利于生产、快速推广普及等特点,对加快使用天敌白蛾黑棒啮小蜂防治以杨扇舟蛾、杨小舟蛾为主的杨树食叶害虫的进程,促进绿色防治,大幅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避免农药污染意义重大。放蜂时间应与杨树食叶害虫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吻合。杨树食叶害虫以第2代和第3代幼虫危害最重,而第2代,第3代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就是河南的雨季7、8月份。释放白蛾黑棒啮小蜂的过程,雨水的破坏和树上蚂蚁的侵害,都会直接影响放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包括扎丝,所述扎丝的一端自下而上形成若干圈体,所述圈体自下而上截面逐渐变大,所述圈体整体呈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内设有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柞蚕裸蛹的空腔,所述扎丝的另一端自圈体延伸出一段距离,在该扎丝的末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树干的悬挂支杆上。进一步地,所述悬挂支杆为图钉,所述图钉的长度大于等于1㎝。进一步地,所述扎丝为镀锌扎丝。进一步地,所述扎丝的长度为25-30㎝,直径为0.9mm。进一步地,所述圈体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圈体为三个,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圈体、第二圈体和第三圈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相距1㎝,所述第二圈体和第三圈体相距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圈体的直径为1-1.5㎝,所述第二圈体的直径为1.5-2cm,所述第三圈体的直径为3-3.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的直径为0.5-1cm。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通过设置由若干圈体组成的锥形结构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的柞蚕裸蛹,另一端延伸出的扎丝通过设置固定环,便于固定在树干上,避免了雨季放蜂时,雨水对柞蚕裸蛹的破坏,同时也大大减少树上蚂蚁侵袭柞蚕裸蛹的几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并可重复使用,大大减少生物防治成本,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扎丝;2、圈体;21、第一圈体;22、第二圈体;23、第三圈体;3、柞蚕裸蛹;4、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包括扎丝1,扎丝1的一端自下而上形成若干圈体2,圈体2自下而上截面逐渐变大,圈体2整体呈锥形结构,锥形结构内设有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的柞蚕裸蛹3的空腔。优选的,圈体2为圆形。圈体2为三个,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圈体21、第二圈体22和第三圈体23。第一圈体21和第二圈体22相距1㎝,第二圈体22和第三圈体23相距2㎝。柞蚕裸蛹3最宽处2.1-2.5cm,为更好的放置柞蚕裸蛹3,优选的,第一圈体21的直径为1-1.5㎝,第二圈体22的直径为1.5-2cm,第三圈体23的直径为3-3.5㎝,圈体2的形状、数量以及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扎丝1的另一端自圆形圈体延伸出一段距离,握成横“一”字形,在该扎丝的末端设有固定环4,优选的,固定环4的直径为0.5-1cm。固定环4固定于树干的悬挂支杆上(图中未画出)。具体的,悬挂支杆可以为图钉,为了更好地悬挂固定,图钉的长度大于等于1㎝。扎丝1选择镀锌扎丝,可稳定保持弯曲度,耐腐蚀,扎丝1的长度为25-30㎝,直径为0.9mm。本专利技术的释放装置使用时,在需要防治区域按照规定标准设释放点,根据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规律,在发生严重的第2代和第3代时,开展放蜂工作,每个防治区域连续释放不少于3-5年,释放点分布均匀,每个释放点选一棵树并悬挂一个繁育白蛾黑棒啮小蜂的柞蚕裸蛹3,柞蚕裸蛹3放置于释放装置的锥体内。使柞蚕裸蛹3远离树干,避免了雨季释放时,雨水对柞蚕裸蛹3的破坏,同时也大大减少树上蚂蚁侵袭柞蚕裸蛹的几率。将采用本专利技术释放装置的锥形扎丝释放法和纸袋漏斗释放法进行对比,在相同条件下,每种释放方式调查200亩,每亩释放量为6个/次,统计蚂蚁对柞蚕裸蛹的破坏率结果如表1所示,相同条件下统计雨水对柞蚕裸蛹的破坏率,每种释放方式调查150亩,每亩释放量为6个/次,结果如表2所示。表1表2释放方式悬挂总裸蛹数雨水破坏裸蛹数破坏率(%)锥形扎丝释放法90031535纸袋漏斗释放法90039644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申请释放装置的锥形扎丝释放法和纸袋漏斗释放法相比,蚂蚁和雨水对裸蛹的破坏率较低,由此可见采用本申请的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通过设置由若干圈体2组成的锥形结构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的柞蚕裸蛹3,避免了雨季放蜂时,雨水对柞蚕裸蛹3的破坏,同时也大大减少树上蚂蚁侵袭柞蚕裸蛹3的几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并可重复使用,大大减少生物防治成本,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扎丝,所述扎丝的一端自下而上形成若干圈体,所述圈体自下而上截面逐渐变大,所述圈体整体呈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内设有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柞蚕裸蛹的空腔,所述扎丝的另一端自圈体延伸出一段距离,在该扎丝的末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树干的悬挂支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扎丝,所述扎丝的一端自下而上形成若干圈体,所述圈体自下而上截面逐渐变大,所述圈体整体呈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内设有放置寄生有白蛾黑棒啮小蜂柞蚕裸蛹的空腔,所述扎丝的另一端自圈体延伸出一段距离,在该扎丝的末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树干的悬挂支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杆为图钉,所述图钉的长度大于等于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丝为镀锌扎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白蛾黑棒啮小蜂树干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丝的长度为25-30㎝,直径为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业王月妹承青春刘全山尚俊平贾自峰焦保山李娜冯战阳殷艳辉刘晓慧左叶蕾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郭振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