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901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该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上设置有测度风量的风速计,风速计用于测试风机驱动装置发出的风的速度大小,然后结合外壳体的截面积大小计算出风量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设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其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定时测试防排烟系统的运行状况,其通过收集各防排烟系统的风量大小,以确定风机驱动装置运行是否正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
,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
技术介绍
防排烟系统,包括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设备。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建筑,当楼梯间设置加压关风井(管)道确有困难时,楼梯间可采用用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传统的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没有测试风量的装置,为了提高防排烟系统的智能化,需要加装一个测试风量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有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进风端设置有风机驱动装置及卷闸门驱动装置,并在所述外壳体内壁至少设置有一组测试风量的风速计;所述风机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进风端中部的齿轮支架、设置于所述齿轮支架中部的第一齿轮、设置所述齿轮支架支杆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设置于外壳体外侧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部连接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朝向出风方向端中心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风扇;所述卷闸门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外侧部的卷闸驱动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体风道内的卷闸门,所述卷闸门驱动装置的外部壳体与外壳体之间为密封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卷闸门为圆形。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烟气浓度检测模块、烟气流速检测模块、电源模块、风量流速测试模块、卷闸门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进一步的,所述烟气浓度检测模块控制并连接设置于所述外壳体风道内的烟气浓度感应器。进一步的,所述烟气流速检测模块控制并连接设置于所述外壳体风道内的烟气流速感应器。进一步的,所述风量流速测试模块控制并连接所述风速计。进一步的,所述卷闸门控制模块控制并连接卷闸门驱动装置的驱动部。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驱动模块控制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上设置有测度风量的风速计,风速计用于测试风机驱动装置发出的风的速度大小,然后结合外壳体的截面积大小计算出风量大小,本技术装置设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其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定时测试防排烟系统的运行状况,其通过收集各防排烟系统的风量大小,以确定风机驱动装置运行是否正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上的控制模块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三个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卷闸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照附图1-4,本技术的一种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设有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进风端设置有风机驱动装置及卷闸门驱动装置7,并在所述外壳体1内壁至少设置有一组测试风量的风速计2;所述风机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进风端中部的齿轮支架、设置于所述齿轮支架中部的第一齿轮9、设置所述齿轮支架支杆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9啮合的第二齿轮10、设置于外壳体1外侧且与所述第二齿轮10啮合的第三齿轮11和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驱动部连接第三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9朝向出风方向端中心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风扇8;所述卷闸门驱动装置7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外侧部的卷闸驱动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风道内的卷闸门71,所述卷闸门驱动装置7的外部壳体与外壳体1之间为密封结构。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卷闸门71为圆形,其一端固定在卷闸门驱动装置的卷闸驱动部的杆体上,卷闸驱动部驱动卷闸门卷起或放下,进而控制风道的出风量。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板3,所述控制板3上设置有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无线信号收发模块6、烟气浓度检测模块、烟气流速检测模块、电源模块、风量流速测试模块、卷闸门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烟气浓度检测模块控制并连接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风道内的烟气浓度感应器4。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烟气流速检测模块控制并连接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风道内的烟气流速感应器5。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量流速测试模块控制并连接所述风速计2。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卷闸门控制模块控制并连接卷闸门驱动装置7的驱动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驱动模块控制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2。本技术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上设置有测度风量的风速计,风速计用于测试风机驱动装置发出的风的速度大小,然后结合外壳体的截面积大小计算出风量大小,本技术装置设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其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定时测试防排烟系统的运行状况,其通过收集各防排烟系统的风量大小,以确定风机驱动装置运行是否正常。本技术的防排烟系统可以定时控制驱动电机运行,驱动电机带动第三齿轮旋转,第三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风扇旋转,风扇发出的风吹向风道,风速计计算出风速,并与外壳体的截面大小,计算出风量大小,以此来检测整个装置是否运行正常。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设有进风端和出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设置有风机驱动装置及卷闸门驱动装置(7),并在所述外壳体(1)内壁至少设置有一组测试风量的风速计(2);所述风机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进风端中部的齿轮支架、设置于所述齿轮支架中部的第一齿轮(9)、设置所述齿轮支架支杆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9)啮合的第二齿轮(10)、设置于外壳体(1)外侧且与所述第二齿轮(10)啮合的第三齿轮(11)和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驱动部连接第三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9)朝向出风方向端中心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风扇(8);所述卷闸门驱动装置(7)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外侧部的卷闸驱动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风道内的卷闸门,所述卷闸门驱动装置(7)的外部壳体与外壳体(1)之间为密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设有进风端和出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设置有风机驱动装置及卷闸门驱动装置(7),并在所述外壳体(1)内壁至少设置有一组测试风量的风速计(2);所述风机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进风端中部的齿轮支架、设置于所述齿轮支架中部的第一齿轮(9)、设置所述齿轮支架支杆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9)啮合的第二齿轮(10)、设置于外壳体(1)外侧且与所述第二齿轮(10)啮合的第三齿轮(11)和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驱动部连接第三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9)朝向出风方向端中心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风扇(8);所述卷闸门驱动装置(7)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外侧部的卷闸驱动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风道内的卷闸门,所述卷闸门驱动装置(7)的外部壳体与外壳体(1)之间为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测试防排烟系统风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闸门为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测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