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的防高压冲击输入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87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的防高压冲击输入电路,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USB接口J1、三极管Q4、P‑MOS晶体管Q5和稳压二极管D5,USB接口J1的引脚1通过电阻R46、R44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USB接口J1的引脚1与P‑MOS晶体管Q5的源极连接,USB接口J1的引脚1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P‑MOS晶体管Q5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5接地,稳压二极管D5正极接地,负极接在电阻R44与R46之间,P‑MOS晶体管Q5的漏极接VIN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移动电源的输入端加入防高压冲击电路,有效地提高了移动电源的充电安全性,降低产品使用时因为过高的电压造成产品损坏数量,提高产品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电源的防高压冲击输入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电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电源的防高压冲击输入电路。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已经成为旅游出差的必备物品,在为手机充电的同时,移动电源自身也需要进行电能补充。目前,常见的移动电源,直接通过手机充电器对移动电源进行直接充电,在插头连接时,会产生瞬时电流,移动电源往往因瞬时电流电压过大,而造成移动电源损坏,破坏移动电源电池,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甚至能够造成爆炸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源的防高压冲击输入电路,通过在移动电源的输入端加入防高压冲击电路,有效地提高了移动电源的充电安全性,降低产品使用时因为过高的电压造成产品损坏数量,提高产品的良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移动电源的防高压冲击输入电路,包括USB接口J1、电阻R2、R43、R44、R45、R46、电容C2、CP6、三极管Q4、P-MOS晶体管Q5和稳压二极管D5,所述USB接口J1的引脚1通过串联的电阻R2、电容C2接地,电阻R2与电容C2组成滤波电路,对输入电流进行滤波处理,所述USB接口J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电源的防高压冲击输入电路,包括USB接口J1、电阻R2、R43、R44、R45、R46、电容C2、CP6、三极管Q4、P‑MOS晶体管Q5和稳压二极管D5,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J1的引脚1通过串联的电阻R2、电容C2接地,所述USB接口J1的引脚4、5、6、7均接地,所述USB接口J1的引脚2、3均接空,所述USB接口J1的引脚1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USB接口J1的引脚1通过串联的电阻R46、R44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5正极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5负极接在电阻R44与电阻R46之间,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5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的防高压冲击输入电路,包括USB接口J1、电阻R2、R43、R44、R45、R46、电容C2、CP6、三极管Q4、P-MOS晶体管Q5和稳压二极管D5,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J1的引脚1通过串联的电阻R2、电容C2接地,所述USB接口J1的引脚4、5、6、7均接地,所述USB接口J1的引脚2、3均接空,所述USB接口J1的引脚1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USB接口J1的引脚1通过串联的电阻R46、R44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5正极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5负极接在电阻R44与电阻R46之间,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5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3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森瑞达贴装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