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保护装置及其加热结构、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880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保护装置及其加热结构、电子设备,其中,加热结构包括基板,基板开设有容纳空间,加热结构还包括置于容纳空间内的加热器,加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对应的电极以便在电池保护装置触发保护时通电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热结构能够减小体积,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保护装置及其加热结构、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池保护
,具体涉及电池保护装置的加热结构、电池保护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锂离子电池也已被普遍应用。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流、过压等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寿命,还可能发生起火等危险。为防止出现上述问题,一般为锂离子电池设置保护电路,例如图1所示的电路,包括检测电路、开关管、熔断器和加热器等。当发生过流时,熔断器可熔断以进行过流保护,当发生过压时,检测电路检测到过压信号后控制开关管导通,加热器通电加热,使熔断器熔断以进行过压保护。目前,上述电路中的熔断器和加热器等部件已实现了模块化设计和生产,通过模块化设计,使得各个部件合理排布,利于安装和使用。然而在目前的设计中,一般是将加热器设计成一个片状结构,并贴设在陶瓷基板上。这种结构使得电池保护装置的加热结构体积较大,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电池保护装置及其加热结构、电子设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保护装置的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开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保护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开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加热结构还包括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对应的电极以便在所述电池保护装置触发保护时通电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保护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开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加热结构还包括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对应的电极以便在所述电池保护装置触发保护时通电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为至少两个,所述加热结构包括一一对应置于至少两个容纳空间内的至少两个加热器,每个所述加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对应的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为竖向贯穿孔或竖向沉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为横向贯穿孔或横向通槽。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容纳空间相配合,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基板为一体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陶瓷基板,所述加热器与所述陶瓷基板通过共烧法或烧结法一体成型。7.一种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结构,其中,所述容纳空间为在所述基板的第一面开设的竖向沉槽;第一加热电极和第二加热电极,所述第一加热电极与每个所述加热器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二加热电极与每个所述加热器的另一端相接;第一熔断器,所述第一熔断器置于所述基板的第一面;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置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第一熔断器之间;第一熔断电极和第二熔断电极,所述第一熔断电极和所述第二熔断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熔断器的两个侧边相接。8.一种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结构,其中,所述容纳空间为竖向贯穿孔;第三加热电极,所述第三加热电极贴设在所述基板的第一面,并与每个所述加热器的一端相连;第四加热电极,所述第四加热电极贴设在所述基板的第二面,并与每个所述加热器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熔断器,所述第二熔断器贴设在所述第三加热电极上;第三熔断电极和第四熔断电极,所述第三熔断电极和所述第四熔断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熔断器的两个侧边相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两侧分别开设电极通孔,所述第三熔断电极和所述第四熔断电极均包括贴设在所述基板的第一面的第一部分、贴设在所述基板的第二面的第二部分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且位于所述电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陈忆彭鳌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钧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