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小区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874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43
一种应用在小区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小区住户身体上的住户标记物、复数个分别安装在小区设施上的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所述住户标记物存储有对应的住户个人信息。通过设置住户标记物、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三者相互配合,使得固定式监控平台能够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采集到的行人图像信息和住户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进行匹配,若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住户个人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便能够自动控制固定式监控平台拍照、录像,从而能够对小区内的可疑人员进行有效地监管,避免擅入小区的可疑人员对小区内的儿童、财产产生威胁,对现在的小区安全管理而言,必将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在小区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区管理系统
,尤其是指一种应用在小区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小区,是指在城市一定区域内、具有相对独立居住环境的大片居民住宅,同时是配有成套的生活服务设施。现有的小区大多具有封闭性,因此许多家庭的小孩均会在小区内自由玩耍,甚至有时没有家长监护;也有的家庭为了通风等原因,在白天并不会关紧门窗,因此这便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如果有拐卖儿童的人贩子或者专门实施入户盗窃的窃贼骗过门卫进入小区内,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智能小区电脑监控管理系统(公开号CN108040229A),包括小区电脑室、无线摄像头,所述小区电脑室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连接到无线摄像头,实时监控无线摄像头的信息,并将无线摄像头与小区主体内容绑定,在主体内容出现异常时发出警报,及时处理。其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减少人工,降低成本,监控力度高,满足了市场使用需求,有利于产品推广。该方案虽然对于小区管理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其监控对象是小区主体,局限性大,并不能对小区内的可疑人员进行有效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在小区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对小区内的可疑人员进行有效监控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在小区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小区住户身体上的住户标记物、复数个分别安装在小区设施上的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所述住户标记物存储有对应的住户个人信息,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固定式监控平台中的第一摄像头实时采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行人图像信息,并将该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位于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小区住户身体上的住户标记物能够将其存储的住户个人信息发送给固定式监控平台,再由固定式监控平台将该住户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并与步骤1中采集的行人图像信息相匹配;3)若步骤1中服务器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步骤2中的服务器接收到的住户个人信息相匹配的,则服务器自动控制该固定式监控平台进行拍照、录像;4)步骤3进行的同时,服务器还能够将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数据中心进行信息核查,以获得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所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中心为国家数据库、公安数据库或运营商数据库。进一步的,还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临时进入小区的访客身体上的访客标记物,所述访客标记物存储有对应的访客个人信息;位于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访客身体上的访客标记物能够将其存储的访客个人信息发送给固定式监控平台,再由固定式监控平台将该访客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并与步骤1中采集的行人图像信息相匹配;若步骤1中服务器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均无法与服务器接收到的住户个人信息、访客个人信息相匹配的,则服务器自动控制该固定式监控平台进行拍照、录像,同时服务器还能够将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数据中心进行信息核查,以获得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所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进一步的,所述访客标记物为植入式芯片、手机、身份证、携带式手环、携带式指环、携带式臂环中的一种。进一步的,若步骤4中,经所述数据中心进行信息核查后得出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所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为危险分子,则服务器报警。进一步的,经所述数据中心进行信息核查后得出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所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为危险分子后,所述服务器还能将该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与该固定式监控平台相邻的其它固定式监控平台使负责该其它固定式监控平台的工作人员同时出动。进一步的,若步骤1中服务器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步骤2中的服务器接收到的住户个人信息相匹配的,则服务器自动将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与该固定式监控平台相邻的其它固定式监控平台以对该行人进行监控,并依此绘制出该行人的移动轨迹图。进一步的,还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小区内车辆上或手持对讲机上的移动式监控平台。进一步的,所述住户标记物为植入式芯片、手机、身份证、携带式手环、携带式指环、携带式臂环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行人图像信息包括行人的脸部轮廓、行人的肢体动作、行人的骨骼、行人的穿着、行人的发型、行人的面部胎记。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住户标记物、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三者相互配合,使得固定式监控平台能够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采集到的行人图像信息和住户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进行匹配,若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住户个人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便能够自动控制固定式监控平台拍照、录像,从而能够对小区内的可疑人员进行有效地监管,避免擅入小区的可疑人员对小区内的儿童、财产产生威胁,对现在的小区安全管理而言,必将得到一个质的提升。2、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访客标记物与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三者相互配合,使得固定式监控平台还能够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采集到的行人图像信息和访客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进行匹配,若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均无法与住户个人信息和访客个人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便能够自动控制固定式监控平台拍照、录像,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误报率。3、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服务器能够绘制出无法与住户个人信息相匹配的行人的移动轨迹图,可以切实地监控到可疑人员的动向,对预防小区内犯罪及及时打击小区内犯罪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4、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移动式监控平台,能够进一步扩大监控范围,提高了小区监控覆盖率,让擅入小区的可疑分子无处遁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应用在小区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小区住户身体上的住户标记物1、复数个分别安装在小区设施(如公寓过道、小区内的植株上等)上的固定式监控平台2、服务器3;服务器3可以安装在小区内由小区安保人员进行监控;住户标记物存储有对应的住户个人信息,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固定式监控平台2中的第一摄像头21实时采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行人图像信息,并将该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可以为第一摄像头21的有效监控范围;2)位于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小区住户身体上的住户标记物能够将其存储的住户个人信息发送给固定式监控平台,再由固定式监控平台将该住户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并与步骤1中采集的行人图像信息相匹配;3)若步骤1中服务器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步骤2中的服务器接收到的住户个人信息相匹配的,则服务器自动控制该固定式监控平台进行拍照、录像;4)步骤3进行的同时,服务器3还能够将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数据中心6进行信息核查,以获得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所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住户标记物、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三者相互配合,使得固定式监控平台能够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采集到的行人图像信息和住户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进行匹配,若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住户个人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便能够自动控制固定式监控平台拍照、录像,从而能够对可疑人员进行有效地监管,避免擅入小区的可疑人员对小区内的儿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在小区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小区住户身体上的住户标记物、复数个分别安装在小区设施上的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所述住户标记物存储有对应的住户个人信息,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固定式监控平台中的第一摄像头实时采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行人图像信息,并将该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 位于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小区住户身体上的住户标记物能够将其存储的住户个人信息发送给固定式监控平台,再由固定式监控平台将该住户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并与步骤1中采集的行人图像信息相匹配;3) 若步骤1中服务器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步骤2中的服务器接收到的住户个人信息相匹配的,则服务器自动控制该固定式监控平台进行拍照、录像;4) 步骤3进行的同时,服务器还能够将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数据中心进行信息核查,以获得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所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小区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小区住户身体上的住户标记物、复数个分别安装在小区设施上的固定式监控平台、服务器;所述住户标记物存储有对应的住户个人信息,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固定式监控平台中的第一摄像头实时采集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行人图像信息,并将该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位于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小区住户身体上的住户标记物能够将其存储的住户个人信息发送给固定式监控平台,再由固定式监控平台将该住户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并与步骤1中采集的行人图像信息相匹配;3)若步骤1中服务器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无法与步骤2中的服务器接收到的住户个人信息相匹配的,则服务器自动控制该固定式监控平台进行拍照、录像;4)步骤3进行的同时,服务器还能够将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数据中心进行信息核查,以获得该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所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在小区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为国家数据库、公安数据库或运营商数据库。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在小区的智能物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个分别安装在每个临时进入小区的访客身体上的访客标记物,所述访客标记物存储有对应的访客个人信息;位于该监控平台信号接收范围内的访客身体上的访客标记物能够将其存储的访客个人信息发送给固定式监控平台,再由固定式监控平台将该访客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并与步骤1中采集的行人图像信息相匹配;若步骤1中服务器接收到的行人图像信息中存在均无法与服务器接收到的住户个人信息、访客个人信息相匹配的,则服务器自动控制该固定式监控平台进行拍照、录像,同时服务器还能够将无法匹配的行人图像信息发送给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安市大大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