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设备以及结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60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识别设备以及结算设备。其中,识别设备包括识别模块和控制器。所述识别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入口和出口;第一开关机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入口;第二开关机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口;以及RFID阅读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识别进入所述壳体的物品。所述控制器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开关机构、所述第二开关机构以及所述RFID阅读器通信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识别设备以及结算设备
本技术专利申请涉及RIFD智能识别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识别设备以及结算设备。
技术介绍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包含:超市、百货、书店、药店等,但不限于此。本技术不仅可以对商品智能识别,还能实现自助结算,并且基于RFID应用还可以实现系统实时盘点。当前,RFID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RFID技术的一个具体应用就是智能超市。超市的经营者将RFID标签分别设置在各个商品上,并且在结算设备处设置RFID阅读器,就能够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和结算。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超市,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物一码(RFID标签码)的操作:购物者在选购商品后,将购物篮放置于RFID全息扫台购物篮放置区,通过皮带传输至识别防损区,识别完成后由客户扫码付款,系统推送购物小票,并将购物篮传送离开识别区至取货区,由客户取走商品从而完成购物。目前,智能超市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RFID的识别,一种是RFID感应门技术,另一种是RFID自助结算设备。RFID感应门一般设置在超市出口处,门上设置有RFID阅读器。当盗窃人员携带未拆除RFID标签的商品通过感应门时,感应门上的RFID阅读器会识别商品上的RFID标签,进而发出警报。但是,RFID感应门存在以下不足:1、从功能上讲,RFID感应门只能用于防损而不能用于实现一物一码的结算操作,因此功能单一;2、为防止RFID感应门误扫贴有RFID标签商品,因此顾客需远离RFID感应门,从而造成了商场空间的浪费;3、RFID感应门的RFID阅读器需要一直保持感应信号的开放,由于电磁功率大,因此会造成电磁污染。而现有的RFID自助结算设备则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感应信号是开放式的,因此需远离商品,否则容易将未进行结算的商品误识别;电磁功率大且开放式,易造成电磁污染;防损措施不严谨,人货未分离;设备不够集约,占地面积大。由此可见,无论是RFID感应门还是RFID自助结算设备,由于其所采用的RFID识别设备本身存在着众多缺陷,导致智能超市等应用仍然存在众多不尽人意的缺陷。针对上述RFID感应门以及RFID自助结算设备所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识别设备以及结算设备,以至少解决RFID感应门以及RFID自助结算设备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设备,包括识别模块和控制器。识别模块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入口和出口;第一开关机构,用于打开或关闭入口;第二开关机构,用于打开或关闭出口;以及RFID阅读器,设置于壳体内,用于识别进入壳体的物品。控制器配置为与第一开关机构、第二开关机构以及RFID阅读器通信连接。可选地,识别模块还包括:传输带,其中传输带延伸通过壳体的入口和出口;传输带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传输带。传输带驱动机构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可选地,识别模块还包括位于壳体上游的第一红外模块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第二红外模块,并且第一红外模块与第二红外模块配置为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可选地,识别模块还包括重量感应模块,重量感应模块设置于壳体内并且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可选地,识别设备还包括底座,配置用于支撑识别模块。可选地,识别设备还包括电控模块,电控模块设置于底座内,用于控制识别模块。可选地,第一开关机构和所述第二开关机构为卷帘门。可选地,识别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外侧的指示灯模块,指示灯模块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结算设备,包括如上面任一项所述的识别设备。结算设备还包括:操作屏,设置于识别设备的识别模块的壳体外侧,并且与识别设备的控制器通信连接。可选地,结算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外侧的支付模块,支付模块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实现支付功能。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识别设备,从而克服了现有的RFID识别设备存在的缺陷,并且提供了一种采用该识别设备的结算设备,进而使得智能超市等应用更加完善。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识别设备通过将RFID阅读器设置于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壳体内,在壳体的入口和出口设置第一开关机构和第二开关机构,并且将RFID阅读器、第一开关机构和第二开关机构设置为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使得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机构、第二开关机构以及所述RFID阅读器的工作顺序。从而,所述RFID阅读器可以在第一开关机构和第二开关机构打开时处于不工作的休眠状态,从而减少电磁污染。当需要识别的物品进入壳体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机构和第二开关机构关闭入口和出口,然后激活RFID阅读器识别物品。此时,由于入口和出口已经关闭,因此即便是RFID阅读器工作,也可以避免电磁辐射的泄漏,从而避免电磁污染。从而本申请解决了RFID感应门以及RFID自助结算设备所存在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专利申请的实施例1所述的识别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专利申请的实施例1所述的识别设备的控制器与其他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专利申请的实施例2所述的结算设备的主视图;以及图4是根据本技术专利申请的实施例2所述的结算设备的控制器与其他部件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传输带;21:传输带驱动机构;3:壳体;31:RFID阅读器;4A:第一红外模块;4B:第二红外模块;5A:第一开关机构;5B第二开关机构;6:指示灯模块;7:重量感应模块;8:电控模块;9:操作屏;10:支付模块;11:控制器;12:识别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实施例1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识别设备,包括识别模块(12)和控制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12)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包括入口和出口;第一开关机构(5A),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入口;第二开关机构(5B),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口;以及RFID阅读器(31),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用于识别进入所述壳体(3)的物品,并且,所述控制器(11)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开关机构(5A)、所述第二开关机构(5B)以及所述RFID阅读器(31)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识别设备,包括识别模块(12)和控制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12)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包括入口和出口;第一开关机构(5A),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入口;第二开关机构(5B),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口;以及RFID阅读器(31),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用于识别进入所述壳体(3)的物品,并且,所述控制器(11)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开关机构(5A)、所述第二开关机构(5B)以及所述RFID阅读器(31)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12)还包括:传输带(2),其中所述传输带(2)延伸通过所述壳体(3)的入口和出口;传输带驱动机构(21),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带(2),其中所述传输带驱动机构(21)与所述控制器(11)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12)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3)上游的第一红外模块(4A)以及位于所述壳体(3)内的第二红外模块(4B),并且所述第一红外模块(4A)与所述第二红外模块(4B)配置为与所述控制器(11)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12)还包括重量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帅马三生
申请(专利权)人:斑马快过北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