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冷凝器与储液罐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47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冷凝器与储液罐的连接结构,包括过滤网、汽车冷凝器的集流管、储液罐、转接座和支架,特点在于所述的集流管通过所述的转接座与所述的储液罐相固定,所述的集流管的下端面设置有集流孔,所述的储液罐上一体设置有与所述的集流孔相对应的储液孔,所述的转接座的中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的集流孔、导流孔和储液孔相连通,所述的集流管还通过所述的支架与所述的储液罐相固定,所述的过滤网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储液罐内;优点是储液罐上一体设置的突出部,可以避免因固定储液罐而对过滤网的安装产生阻碍,同时转接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进行了仿形加工处理,更好的贴合集流管和储液罐,在钎焊时更好的保障了各部件之间的密封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冷凝器与储液罐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冷凝器与储液罐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冷凝器总成多为过滤型冷凝器,过滤网固定在储液罐内拥有对流过的液体进行过滤,汽车冷凝器与储液罐通过转接座进行连接。现有的冷凝器与储液罐的一种连接方式是通过两端突出的转接座进行汽车冷凝器与储液罐进行连接,如公开号为CN201320767054.1的专利技术创造,如图6所示,两端突出的转接座001会伸入储液罐003内部,进而对过滤网002的安装造成阻碍,使安装过程复杂,且影响储液罐的内部结构设计,增加储液罐的制造困难。冷凝器与储液罐的另一种连接方式为储液罐与转接座一体成型式,如申请号为CN201721142776.2的专利技术创造,该专利技术创造需要复杂的开模模具,且焊接方式采用钎焊,进行钎焊会使储液罐与冷凝器的集流管软化,在焊接运送过程中会出现抖动,因此会使集流管与储液罐的焊接密封性变差甚至脱落,且传统设计在进行钎焊前需要进行点焊固定,点焊固定会使产品的外观粗糙且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汽车冷凝器与储液罐的连接结构,可简化安装程序且抗震性强、减小成本,钎焊时可有效固定冷凝器与储液罐。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冷凝器与储液罐的连接结构包括转接座和支架,汽车冷凝器的集流管的下端面设置有数量与所述的转接座相等的集流孔,储液罐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集流孔相对应的储液孔,所述的转接座的中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的集流孔。导流孔和储液孔一一对应地相连通,所述的集流管通过所述的转接座、所述的支架与所述的储液罐相固定。优选地,所述的储液罐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储液孔。优选地,所述的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的储液罐内部且位于相邻两个储液孔之间。优选地,所述的储液罐的外表面一体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的凸出部伸入所述的导流孔内且与所述的转接座相固定;避免储液罐与转接座相分离。优选地,所述的转接座的上端面与所述的集流管相贴合,且所述的转接座的下端面与所述的储液罐贴合;便于钎焊时对转接座与集流管和储液罐之间进行密封固定。优选地,所述的转接座上端面的中部一体设置有限位台,所述的限位台伸入所述的集流孔内且与所述的集流管相固定。优选地,所述的支架包括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的上端面一体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的集流管的上卡扣,所述的固定座的下端面一体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的储液罐的下卡扣。优选地,所述的集流管、转接座和储液罐采用钎焊密封固定,所述的集流管、支架和储液罐采用钎焊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储液罐外表面上一体设置的突出部,可以避免因固定储液罐而对过滤网的安装产生阻碍,同时转接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进行了加工处理,使其更好的贴合集流管和储液罐,在钎焊时更好的保障了各部件之间的密封圈。本设计设置的支架在钎焊前保证了转接座与集流管和储液罐之间的稳定性防止脱落,可免去产品进入钎焊炉焊接前的点焊操作,同时焊接固定后,可有效增加汽车冷凝器的抗震性、产品更加美观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转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转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现有的集流管与储液罐的转接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转接座3的上端面经过处理加工后与集流管2相匹配贴合,转接座3的下端面经过处理加工后与储液罐1相匹配贴合,转接座的上端面中部一体设置有限位台10,限位台10的中部和转接座3的中部设置有贯穿的导流孔8,导流孔8的下端部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台14,限位台10伸入集流孔7内且与集流管2相固定,对储液罐1进行翻边处理形,使储液罐1的外表面一体形成有第一凸出部9,第一凸出部9伸入导流孔8内且与固定台14相固定,集流管2与支架4的上卡扣12相固定,储液罐1与支架4的下卡扣13相固定,将各部件固定后进行钎焊,使集流管2、转接座3和储液罐1之间密封固定,支架4与集流管2和储液罐1相固定,钎焊完成后将过滤网5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储液孔6之间。实施例二,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转接座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经过加工处理后可分别与集流管2和储液罐1相匹配贴合,对集流孔7的侧壁做翻边处理,使集流管2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有第二凸出部15,转接座3的中部设置有导流孔8,导流孔8侧壁的上端部设置有上固定台141、下端部设置有下固定台142,储液罐1外表面上一体设置的第一凸出部9伸入导流孔8内且与导流孔8侧壁的下端部设置的下固定台142相固定,第二凸出部15伸入导流孔8内且与导流孔8侧壁的上端部设置的上固定台141相固定,集流管2与支架4的上卡扣12相固定,储液罐1与支架4的下卡扣13相固定,将各部件固定后进行钎焊,使集流管2、转接座3和储液罐1之间密封固定,支架4与集流管2和储液罐1相固定,钎焊完成后将过滤网5固定在两个相邻储液孔6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冷凝器与储液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座和支架,汽车冷凝器的集流管的下端面设置有数量与所述的转接座相等的集流孔,储液罐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集流孔相对应的储液孔,所述的转接座的中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的集流孔、导流孔和储液孔一一对应地相连通,所述的集流管通过所述的转接座、所述的支架与所述的储液罐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冷凝器与储液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座和支架,汽车冷凝器的集流管的下端面设置有数量与所述的转接座相等的集流孔,储液罐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集流孔相对应的储液孔,所述的转接座的中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的集流孔、导流孔和储液孔一一对应地相连通,所述的集流管通过所述的转接座、所述的支架与所述的储液罐相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冷凝器与储液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罐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储液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冷凝器与储液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罐内部设置有过滤网,且所述的过滤网位于相邻两个储液孔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冷凝器与储液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罐的外表面一体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的凸出部伸入所述的导流孔内且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春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昌同一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