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冬季工况下能量桩换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量桩换热
,具体涉及一种冬季工况下能量桩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浅层土壤或水源中的地热能作为冷(热)源的空调系统,但地源热泵技术的钻孔埋管施工成本高,且占用大量地下空间,从而限制其发展,近年来,工程技术人员将常规建筑桩基础中的基桩和地源热泵换热管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的基础桩,即能量桩,能量桩既能满足桩基力学性能的要求,又能通过桩体埋管内换热液的循环实现上部建筑与浅层地能的热交换,能量桩在夏季使用时,是通过热泵机组将上部建筑物内的热量转移到浅层土壤或水源中,冬季将浅层土壤热量传递到上部建筑内;现有的冬季工况下是将能量桩中的换热管与水箱连接,水箱中放置冰水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对水箱中换热管内的循环液进行冷却,使流入能量桩内的循环液处于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低温换热液在换热管内循环的目的,但是由于投入水箱中的冰水混合物无法处于稳定的温度,致使换热管内循环液的温度不稳定,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运行工作效率低,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高效、可持续换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冬季工况下能量桩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装置和循环装置,所述的制冷装置包括冷凝器、气体压缩机和氟利昂储蓄罐,氟利昂储蓄罐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气体压缩机进口,气体压缩机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冷凝器进口,所述的循环装置包括保温水箱,保温水箱内设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进口上连通节流阀,冷凝器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节流阀进口,节流阀出口连通第二管道进口,第二管道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氟利昂储蓄罐进口;所述的循环装置还包括换热管,换热管置于能量桩内,保温水箱下方还设有出液口,出液口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换热管进口,换热管出口通过第四管道连通保温水箱的上方,所述出液口处设有温度探头,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季工况下能量桩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装置和循环装置,所述的制冷装置包括冷凝器、气体压缩机和氟利昂储蓄罐,氟利昂储蓄罐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气体压缩机进口,气体压缩机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冷凝器进口,所述的循环装置包括保温水箱,保温水箱内设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进口上连通节流阀,冷凝器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节流阀进口,节流阀出口连通第二管道进口,第二管道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氟利昂储蓄罐进口;所述的循环装置还包括换热管,换热管置于能量桩内,保温水箱下方还设有出液口,出液口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换热管进口,换热管出口通过第四管道连通保温水箱的上方,所述出液口处设有温度探头,温度探头连接温控器,温控器连接接触器,接触器连接气体压缩机电源和冷凝器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季工况下能量桩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口与第三管道通过第一水管转换头连接,第一水管转换头内设有第一阀门,换热管的进口与第三管道通过第二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任连伟,芮大虎,杨健辉,顿志林,王树仁,刘希亮,张敏霞,常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