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新型多功能空调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435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空调扇,所述出风扇叶(2)设置在所述壳体(1)前表面,进风板(4)设置在壳体(1)的后表面,风轮组(3)通过支架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部,且风轮组(3)位于进风板(4)与出风扇叶(2)之间;进风板(4)上具有若干排若干列进风通道(5),各进风通道(5)的进风端(501)为喇叭口状,出风端(502)为圆筒状,且所述进风端(501)的口径d1大于所述出风端(502)的口径d2;所述进风端(501)的横向长度L1大于所述出风端(502)的横向长度L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然吹出凉风,具有天然空调的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多功能空调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空调扇。
技术介绍
风扇,指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电风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电风扇工作时(假设房间与外界没有热传递)室内的温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会升高,温度升高的原因:电风扇工作时,由于有电流通过电风扇的线圈,导线是有电阻的,所以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热量向外放热,故温度会升高,由于人体的体表有大量的汗液,当电风扇工作起来以后,室内的空气会流动起来,所以就能够促进汗液的急速蒸发,结合“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人们会感觉到凉爽。但是这种风扇吹时间长之后人体非常不适,有越吹越热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风扇本身吹出来的风就不是凉风。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吹出凉风的风扇,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空调扇,能够自然吹出凉风,具有天然空调的制冷效果。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空调扇,包括壳体、出风扇叶、风轮组和进风板,所述出风扇叶设置在所述壳体前表面,所述进风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后表面,所述风轮组通过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风轮组位于所述进风板与所述出风扇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板上具有若干排若干列进风通道,各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端为喇叭口状,出风端为圆筒状,且所述进风端的口径d1大于所述出风端的口径d2;所述进风端的横向长度L1大于所述出风端的横向长度L2。优选地,所述进风端的口径与所述出风端的口径之差d1-d2=0.5~0.75cm。进风端与出风端的口径之差d1-d2设置在0.5~0.75cm范围内,能够使得从出风端吹出的风的温度与从进风端进入的风的温度低0.5~1℃。优选地,所述进风端的口径d1为1~1.5cm,所述出风端的口径d2为0.5~0.75cm。进风端和出风端的口径大小会影响从出风端吹出的风的温度,本技术这样的设计更能有效降低出风端吹出的风的温度。优选地,所述进风端的横向长度与所述出风端的横向长度之差L1-L2=1~1.5cm。进风端与出风端的横向长度之差L1-L2设置在1~1.5cm范围内,能够使得从出风端吹出的风的温度与从进风端进入的风的温度低0.5~1℃。优选地,所述进风端的横向长度L1为1.5~2cm,所述出风端的横向长度L2为0.5cm。进风端和出风端的横向长度的大小会影响从出风端吹出的风的温度,本技术这样的设计更能有效降低出风端吹出的风的温度。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空调扇还包括冰晶储物架,所述冰晶储物架位于所述进风板与所述风轮组之间,且其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内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冰晶储物架的尺寸匹配的冰晶更换窗口。冰晶储物架的设置使得本空调扇的壳体内还可以通过冰晶储物架放置多个冰晶包,这样,已经经过进风通道的进风通道降温后吹出的风,还可以经冰晶包的再次降温之后再通过风轮组到达出风扇叶,从出风扇叶吹出到人体,经过进风通道的出风端和冰晶包的双重降温后,最终吹到人体的风比室内的空气温度降低约1~2℃,达到天然空调的制冷效果;当需要更换冰晶时,从冰晶更换窗口将冰晶储物架从壳体内部滑动抽出,更换上刚刚冷冻好的冰晶包之后,再将冰晶储物架从冰晶更换窗口滑动推入壳体内即可。优选地,所述冰晶储物架从上至下设置多层隔层。现有技术中的冰晶包一般就是置于壳体底部的冰晶储物槽内,这种方式只能保证壳体底部的风能够经过冰晶包的降温,对中上部的风则无降温作用;与现有技术中将冰晶包放置在壳体底部的冰晶储物槽内相比,本技术中,将冰晶储物架设置成上下多层隔层结构,多个冰晶包可以分别放置在冰晶储物架的各个隔层上,使得通过进风通道进入壳体内从上至下的风都可以经冰晶包降温,达到均匀降温的目的,使得本空调扇的降温效果更好。进一步地,在所述冰晶储物架底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蓄水槽。蓄水槽的设置是为了接收从冰晶储物架上冰晶包吸热后所滴的水滴。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空调扇还包括入风过滤网,所述入风过滤网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后表面,且所述进风板位于所述入风过滤网与所述冰晶储物架之间。入风过滤网的设置使得进入进风通道内的风已经被除杂过滤,使得从本空调扇吹出的风中几乎无污染物,符合目前健康生活的要求。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底部还设置移动万向轮;和/或,在所述壳体两侧还设置防撞护板。万向轮的设置使得本空调扇能够便捷移动;防撞护板的设置使得本空调扇在移动时能够有效防止被其它物体碰撞损坏。有益效果:在本技术中,启动风轮组之后,风轮组将壳体外部的风从进风板旋进壳体,在风经过进风板时,是通过进风板上若干的进风通道进入,由于进风通道的进风端的口径大于出风端的口径,类似膨胀阀的原理,气流从大口径、横向长度较大的进风端进入后,从小口径、横向长度较小的出风端吹出,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节流作用后,会降压降温,因而出气口需要小一点,这样,通过很多个进风通道的作用,就能够使从空调扇壳体内吹出的风比原来空气的温度低0.5~1℃;可见,本空调扇能够吹出自然凉风,具有天然空调的制冷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多功能空调扇的侧视图;图2为新型多功能空调扇的正视图;图3为进风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进风通道的尺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实施方式1: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空调扇,如图1~4所示,主要由壳体1、出风扇叶2、风轮组3、进风板4和入风过滤网8组成,壳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防撞护板10,底部设置四个万向轮9,出风扇叶2和入风过滤网8活动连接在壳体1的前后表面,风轮组3通过支架(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部,风轮组3的转轴与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的输出轴连接;进风板4设置在壳体1的后面且位于风轮组3与入风过滤网8之间,进风板4上具有若干排若干列进风通道5,如图3和4所示,各进风通道5的进风端501为喇叭口状,出风端502为圆筒状,且进风端501的口径d1为1~1.5cm,出风端502的口径d2为0.5~0.75cm,要保证进风端501的口径d1大于出风端502的口径d2,且二者之差d1-d2在0.5~0.75cm范围内;进风端501的横向长度L1为1.5~2cm,出风端502的横向长度L2为0.5cm,要保证L1大于L2,且二者之差L1-L2在1~1.5cm范围内。本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多功能空调扇在工作时,实现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风轮组3转动,壳体1外部的空气依次经入风过滤网8、进风板4、风轮组3和出风扇叶2后排出到壳体1外,在进风板4上,空气是从进风通道5的进风端501进入后经出风端502吹出,出风端502吹出的风的温度比进风端501的风的温度低0.5~1℃。实施方式2: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实施方式1中,虽然进风板4的特殊结构能够使得从出风扇叶吹出的风较周围空气温度低,但是毕竟降温效果不明显,天气太热时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进一步降低从出风扇叶2吹出的风的温度。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多功能空调扇中,在进风板4与风轮组3之间的壳体1内还设置冰晶储物架6,如图1,该冰晶储物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功能空调扇,包括壳体(1)、出风扇叶(2)、风轮组(3)和进风板(4),所述出风扇叶(2)设置在所述壳体(1)前表面,所述进风板(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后表面,所述风轮组(3)通过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内部,且所述风轮组(3)位于所述进风板(4)与所述出风扇叶(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板(4)上具有若干排若干列进风通道(5),各所述进风通道(5)的进风端(501)为喇叭口状,出风端(502)为圆筒状,且所述进风端(501)的口径d1大于所述出风端(502)的口径d2;所述进风端(501)的横向长度L1大于所述出风端(502)的横向长度L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空调扇,包括壳体(1)、出风扇叶(2)、风轮组(3)和进风板(4),所述出风扇叶(2)设置在所述壳体(1)前表面,所述进风板(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后表面,所述风轮组(3)通过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内部,且所述风轮组(3)位于所述进风板(4)与所述出风扇叶(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板(4)上具有若干排若干列进风通道(5),各所述进风通道(5)的进风端(501)为喇叭口状,出风端(502)为圆筒状,且所述进风端(501)的口径d1大于所述出风端(502)的口径d2;所述进风端(501)的横向长度L1大于所述出风端(502)的横向长度L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501)的口径与所述出风端(502)的口径之差d1-d2=0.5~0.75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501)的口径d1为1~1.5cm,所述出风端(502)的口径d2为0.5~0.7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501)的横向长度与所述出风端(502)的横向长度之差L1-L2=1~1.5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卫红沈浩杰徐晓琴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