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8403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光线透过率,改善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效果。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以及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的导光部件;由第一表面一侧传播至发光区的至少部分光线在导光部件的内部发生全反射,并经过透光区出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新型的显示技术不断涌现。目前,在诸如展厅展馆的场合通常会希望设置透明显示屏。当透明显示屏工作时,位于透明显示屏的出光侧的用户不仅能够看到该透明显示屏本身所显示的画面,而且还能够透过该透明显示屏观看到位于该透明显示屏背面的景象,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视觉感受。但是,目前在透明显示屏的设计中,由于显示屏中的金属走线以及薄膜晶体管等都为不透光材料形成,因此,导致显示屏背面的环境光的穿透率不足,使显示屏的透明显示效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光线透过率,改善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效果。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的导光部件;由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传播至所述发光区的至少部分光线在所述导光部件的内部发生全反射,并经过所述透光区出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设置导光部件,这样,对于由第一表面一侧传播至显示面板的光线来说,导光部件的设置能够使原本经过发光区传播的至少部分光线在该导光部件中发生全反射,从而使这部分光线改变传播方向,使这部分光线能够经过透光区射出显示面板,从而能够减少被发光区遮挡的光线数量,使更多的光线从透光区出射,提高该显示面板的光线透过率,改善该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透明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导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单个透光区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应当理解,尽管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基板,但这些基板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基板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基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基板,类似地,第二基板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基板。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透明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1’和透光区2’,发光区1’中设置有用于发光的子像素10’。在该显示面板工作时,子像素10’发出的光到达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用户,从而使用户在该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能够观看到显示图像。并且,位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环境光能够经透光区2’射出也到达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用户,以使用户观察到位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物体,实现透明显示的效果。但是,如图1所示,由于发光区1’中包括金属走线和薄膜晶体管等由不透光材料构成的部件,因此,对于由显示面板的背光侧入射的较大一部分环境光,如图1中沿方向Z2’和方向Z3’传播的光线来说,这部分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将被发光区1’阻挡而无法射出显示面板,因此,导致该显示面板的光线透过率较低,使该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效果受到影响。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1和透光区2,以及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510的导光部件3。其中,由第一表面510一侧传播至发光区1的至少部分光线在导光部件3的内部发生全反射,并经过透光区2出射。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其中发光区1可以设置子像素10,在该显示面板工作时,子像素10发出的光线从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520射出显示面板,即,第二表面520所在侧为该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发光区1用于显示该显示面板本身所需显示的画面。与第二表面520相对的第一表面510所在侧为该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且,对于由第一表面510一侧传播至显示面板的光线,即便其入射方向经过发光区1,如图2中沿方向Z2和方向Z3传播的光线,由于导光部件3的设置,这部分光线将进入导光部件3,在导光部件3内部发生全反射后改变传播方向,然后经透光区2射出显示面板,到达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用户,从而使用户能够观察到位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物体,即,使显示面板实现透明显示。通过上述对显示面板的工作过程的说明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510设置导光部件3,这样,对于由第一表面510一侧传播至显示面板的光线来说,导光部件3的设置能够使原本经过发光区1传播的至少部分光线在该导光部件3中发生全反射,从而使这部分光线改变传播方向,使这部分光线能够经过透光区2射出显示面板,以减少被发光区1遮挡的光线数量,使更多的光线从透光区2出射,提高该显示面板的光线透过率,改善该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效果。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透光区2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区1之间,以使与透光区2对应设置的导光部件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投影至少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区1之间,降低原本射向这两个发光区1的光线进入导光部件3的难度。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导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光部件3包括相对设置的入光面31、出光面32和位于入光面31和出光面32之间的侧面33,其中,出光面32位于入光面31的靠近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一侧,侧面用于连接入光面31和出光面32;由第一表面510一侧传播至发光区1的至少部分光线经由入光面31进入导光部件3内部,并在侧面33发生全反射后从出光面32射出导光部件3。如图2所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入光面31与发光区1设置为具有交叠部分,能够使垂直射向显示面板的发光区1的与入光面31交叠的部分的光线进入导光部件3内部,从而使这部分光线在导光部件3内部发生全反射后,从透光区2出射,以提高该显示面板的光线透过率。并且,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入光面31的面积设置为大于出光面32的面积,能够使更多的由显示面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的导光部件;由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传播至所述发光区的至少部分光线在所述导光部件的内部发生全反射,并经过所述透光区出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的导光部件;由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传播至所述发光区的至少部分光线在所述导光部件的内部发生全反射,并经过所述透光区出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区之间;所述导光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出光面和位于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的侧面;由所述第一表面一侧传播至所述发光区的至少部分光线经由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部件内部,并在所述侧面发生全反射后从所述出光面射出所述导光部件;所述入光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出光面的面积,且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发光区具有交叠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件的外部包括围绕所述导光部件的侧面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与所述导光部件的侧面接触,所述填充物的折射率低于所述导光部件的折射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包括空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覆盖所述出光面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投影。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入光面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投影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件的形状为圆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传利李嘉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