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微结构的透光结构体及具有该透光结构体的灯具
本技术关于灯具,尤其是关于一种具有微结构的透光结构体及具有该透光结构体的灯具。
技术介绍
传统习知的灯具为具有一灯罩的灯具主体,而该灯罩为一无法透光的导光结构体,用以装饰、遮蔽光源,并使灯具主体中的至少一发光件所产生的多束光线,可经由该灯罩而提供一照明方向。然而,习知的灯罩于实际应用上仍有些许问题存在。举例来说,由于习知的灯罩为了遮蔽光源,而不具有可透光性,因而遮蔽了位于灯罩后方的建材装潢或是背板装饰,像是艺术装置、艺术陈列物等,而不具有视觉穿透性,从而影响了整体空间的视觉性以及开阔性。再者,为在灯具领域中为了追求更佳的照明效果,习知的灯具除了不具有视觉性以及开阔性之外,仍有其他的问题存在,例如:需要提升整体灯具的光通量(相当于灯罩的出光率)以及提升灯具的出光范围。因此,习知具有灯罩的灯具通常选用更高功率的发光件(LED),抑或增设更多数量的发光件来改善上述的问题。然而,此举因使用高功率且较多数量的发光件,而易造成整体灯具的安装成本提高、使用上亦会产生过多热能以及光线折射时易会产生光斑等多种缺失。且,灯具增设高功率且较多数量的发光件,亦会同时造成灯具必需消耗更多的电力,进而提升灯具的使用成本。有鉴于此,对于目前市面上具有灯罩的灯具该如何具有视觉性以及开阔性,并同时能提升整体的照明效果,实仍须思考如何能以更简单的技术手段解决此现有技术问题,便为本技术发展的主要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微结构的透光结构体及具有该透光结构体的灯具,通过结构设计而能够提升整体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微结构的透光结构体,用以接收多束光线,其特征在于,该透光结构体至少包括:一第一出光表面;一第二出光表面,相对应于该第一出光表面设置;以及多个微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出光表面;其中,每一该微结构至少包括一第一结构折射面以及一第二结构折射面;其中,该多束光线的光行进方向与该多个微结构间呈一垂直干涉关系,或者呈一非平行干涉关系,且每一该第一结构折射面所接收并折射后的一光通量高于每一该第二结构折射面所接收并折射后的另一光通量。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24 CN 201721067584X1.一种具有微结构的透光结构体,用以接收多束光线,其特征在于,该透光结构体至少包括:一第一出光表面;一第二出光表面,相对应于该第一出光表面设置;以及多个微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出光表面;其中,每一该微结构至少包括一第一结构折射面以及一第二结构折射面;其中,该多束光线的光行进方向与该多个微结构间呈一垂直干涉关系,或者呈一非平行干涉关系,且每一该第一结构折射面所接收并折射后的一光通量高于每一该第二结构折射面所接收并折射后的另一光通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垂直干涉关系为该多个微结构完全或部分垂直地接收并折射该多束光线,而该非平行干涉关系为该多个微结构完全非平行地或部分非平行地接收并折射该多束光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微结构为V型光学折射结构、U型光学折射结构及曲面光学折射结构中的一者或其组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微结构中的至少一组两相邻微结构间的间距不同于该多个微结构中的至少另一组两相邻微结构间的间距。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微结构中任两相邻的该微结构间的间距,是沿着远离该多束光线的光源方向呈渐窄或渐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微结构与该第二出光表面之间的深度,是沿着远离该多束光线的光源方向呈渐浅或渐深。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微结构中的该第一结构折射面与该第二出光表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该第二结构折射面与该第二出光表面之间的锐角夹角。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微结构与其相邻的另一该微结构间为连续相接、非连续相接或部分连续相接的排列设置方式。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透光结构体未接收该多束光线时,该透光结构体处于一视觉穿透状态,而当该多个微结构接收并折射该多束光线时,该透光结构体处于一出光状态。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视觉穿透状态是指视觉可自该第一出光表面处透视到位于该第二出光表面处的至少一物件,而该出光状态是指该透光结构体因接收并折射该多束光线,而使自该第一出光表面所透出的一光通量高于自该第二出光表面所透出的另一光通量。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透光结构体的材料为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其结合。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透光结构体为一圆形透光结构体、一方形透光结构体、一多边形透光结构体或一不规则形状的透光结构体。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透光结构体设置于照明装置、门窗面板或展示框架。14.一种具有微结构的透光结构体,接收一灯具的至少一发光件的多束光线,其特征在于,该透光结构体至少包括:一第一出光表面;一第二出光表面,与该第一出光表面之间具有一光通道而相对应设置;以及多个微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出光表面;其中,当该多个微结构未接收该多束光线时,该透光结构体处于一视觉穿透状态,而当该多个微结构接收并折射该多束光线时,该透光结构体处于一出光状态,且自该第一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的光线的一光通量高于自该第二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的光线的另一光通量。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视觉穿透状态为视觉穿透位于该第二出光表面处的一物件,该出光状态为该多个微结构接收并折射该多束光线后,使自该第一出光表面所透出的一光通量高于自该第二出光表面所透出的另一光通量。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透光结构体为一中空透光结构体,该第一出光表面以及该第二出光表面分别位于一第一透光板体以及一第二透光板体;其中,该中空透光结构体中的该第二出光表面包括一第二出光内表面以及一第二出光外表面,该第二出光内表面较于该第二出光外表面更邻近于该第一出光表面,而该多个微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出光外表面。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光通道为一间隙,其位于该第二出光内表面与该第一出光表面之间,以供该多束光线行进。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微结构中的至少一组两相邻微结构间的间距不同于该多个微结构中的至少另一组两相邻微结构间的间距;或者该多个微结构中任两相邻的该微结构间的间距,是沿着远离该多束光线的光源方向呈渐窄或渐宽;或者每一该微结构与该第二出光外表面之间的深度,是沿着远离该多束光线的光源方向呈渐浅或渐深。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微结构包括一第一结构折射面与一第二结构折射面;其中,该第一结构折射面与该第二出光外表面之间的锐角夹角小于该第二结构折射面与该第二出光外表面之间的锐角夹角。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微结构接收并折射该多束光线,而使其中部分光线平均分布于该第二出光表面,并平均地向外散射。21.一种具有微结构的透光结构体,接收一灯具的至少一发光件的多束光线,其特征在于,该透光结构体至少包括:一入光表面,用以接收该多束光线;一第一出光表面,位于该入光表面的一侧边;一第二出光表面,位于该入光表面的另一侧边,且与该第一出光表面相对应设置;以及多个微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出光表面;其中,该多个微结构用以接收并折射该多束光线以使其分别自该第一出光表面与该第二出光表面透出;其中,自该第一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的光线的一光通量高于自该第二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的光线的另一光通量。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透光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入光表面与该第二出光表面垂直,以使该多个微结构部分垂直地接收并折射该多束光线;或者该入光表面与该第二出光表面为非平行,以使该多个微结构部分非平行地接收并折射该多束光线。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巨扬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