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时间轮片的动态烟雾检测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367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轮片的动态烟雾检测算法,依次包括检测阶段、时间轮逐次逼近和时间轮退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计算不发光电压平均值mx、发光电压平均值my和补偿值Δm,第二阶段时间轮逐次逼近,更改时间轮权重,计算出实际烟雾浓度Δe,达到报警阈值报警,小于报警阈值进入时间轮退出阶段,第三阶段时间轮退出,计算退出权重,如果持续波动保持权重,直到Δe趋势是下降的进入时间轮退出,Δe趋势是上升进入逐次逼近。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用软件替换掉烟雾专用检测芯片,准确判定出烟雾光学迷宫中光电数值,进而判定出是否发生烟雾报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产品通信扩展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时间轮片的动态烟雾检测算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光电烟雾报警器的运行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时间轮片的动态烟雾检测算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单片机加专用烟雾检测芯片的模式,这种方式多是由专门检测芯片将报警信号以电平的方式传出,运行过程中不能动态的调整检测参数,灵敏度固定,在某些环境下漏检和误检的概率较高。传统的单片机加烟雾检测芯片的方案,是在出厂时将烟雾检测的的各种参数通过特殊烧写软件烧录软件烧录进芯片,单片机只作为通信功能,并不参与烟雾的检测和烟雾报警的判定,不能针对环境快速调整算法判定参数,有效量化数据信息,检测模式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常规的烟雾光学迷宫,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时间轮逐次逼近烟雾检测算法,算法中判决要素都可以通过MCU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环境对感烟报警器的灵敏度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时间轮片的动态烟雾检测算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检测阶段、时间轮逐次逼近和时间轮退出三个阶段;检测阶段:光电烟雾报警器在运行状态下,开始建立时间轮片,以当前最大轮片刻度为间隔,每个最大轮片刻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时间轮片的动态烟雾检测算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检测阶段、时间轮逐次逼近和时间轮退出三个阶段;检测阶段:光电烟雾报警器在运行状态下,开始建立时间轮片,以当前最大轮片刻度为间隔,每个最大轮片刻度的起始刻度计算一次不发光电压平均值mx和发光电压平均值my,计算出实际烟雾浓度Δe=my‑mx,设定烟雾报警阀阈值t0、烟雾浓度报警的第一逼近阈值t1和第二逼近阈值t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时间轮片的动态烟雾检测算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检测阶段、时间轮逐次逼近和时间轮退出三个阶段;检测阶段:光电烟雾报警器在运行状态下,开始建立时间轮片,以当前最大轮片刻度为间隔,每个最大轮片刻度的起始刻度计算一次不发光电压平均值mx和发光电压平均值my,计算出实际烟雾浓度Δe=my-mx,设定烟雾报警阀阈值t0、烟雾浓度报警的第一逼近阈值t1和第二逼近阈值t2,当Δe小于第一逼近阈值t1时候,进入时间轮片休眠期,休眠时间为一个最大轮片刻度,然后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循环,当Δe大于或等于第一逼近阈值t1,进入时间轮逐次逼近阶段;时间轮逐次逼近阶段:进入时间轮逐次逼近阶段后,将Δe与t1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更改时间轮片刻度,确定休眠时间,也即是最大轮片刻度,Δe越接近t1,休眠时间越短,当Δe的值大于或等于烟雾报警阈值t0,时间轮片刻度为0,重复检测阶段,对实际烟雾浓度Δe进行持续检测计算;当实际烟雾浓度Δe的值退化到烟雾报警阀阈值t0以下,时间轮进入退出阶段;时间轮退出阶段:进入时间轮退出阶段,将Δe与t0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更改时间轮片刻度,确定休眠时间,也即是最大轮片刻度,Δe越小,休眠时间越长,当Δe的烟雾浓度报警的第一逼近阈值t1,以最大时间轮片刻度间隔休眠,轮片逐次逼近阶段退出,光电烟雾报警器按照检测阶段方法,进行常规监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烟雾检测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烟雾报警器在出厂阶段进行标定,标定方法如下:光电烟雾报警器出厂初始时,在时间段T内多次采集记录当前烟雾光学迷宫的发光电压和不发光电压,求出不发光电压求平均值记为mx,和发光电压求平均值记为my,将my和mx的差值记为Δm,即Δm=my-mx,Δm为补偿值,光电烟雾报警器在运行状态下,实际烟雾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西刚吴华意何辉汪志冰刘景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