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孔径变化的螺栓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171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9:08
一种可适应孔径变化的螺栓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及螺栓,所述螺栓包括螺杆,所述螺母本体上设有通孔,该通孔内设有螺纹,所述螺母本体朝向被安装部件的端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沿径向设有滑动槽,该滑动槽内设有缝隙支撑机构,所述螺杆外周面上沿径向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有膨胀机构及控制机构,通孔孔径发生热胀冷缩的尺寸变化,膨胀件便会及时沿安装槽径向滑动,随时与通孔保持贴合,有效防止间隙产生。旋紧螺母后,安装面逐渐靠近被安装部件的通孔,此时通过操作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及弹性件在滑动槽中的径向位置,使得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填充端对准通孔与螺栓之间的间隙,因为支架呈针型,填充端为尖角状,方便插入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适应孔径变化的螺栓螺母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可变径的螺栓螺母。
技术介绍
螺栓螺母,是汽车上常用的紧固零件之一,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这种连接形式称螺栓连接。如把螺母从螺栓上旋下,又可以使这两个零件分开,故螺栓连接是属于可拆卸连接。而因为汽车运行的环境因素复杂,被连接的两个带通孔零件收到温度变化、颠簸震动,常常出现通孔孔径受热胀冷缩变形,孔径变大之后,螺栓外周面与通孔之间产生间隙,又因为车辆的颠簸震动接连不断,使得被连接件与螺栓之间利用间隙相互碰撞,使得连接结构不稳地。传统的膨胀螺栓无法随时变化径向尺寸,一旦孔径收缩便会与通孔卡死,使用不方便,难以灵活安装拆卸。而与其配合的常规螺母,只起到锁紧作用,对于通孔内的间隙束手无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适应孔径变化,自行填补通孔内间隙的螺栓螺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可适应孔径变化的螺栓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及螺栓,所述螺栓包括螺杆,所述螺母本体上设有通孔,该通孔内设有螺纹,所述螺母本体朝向被安装部件的端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沿径向设有滑动槽,该滑动槽内设有缝隙支撑机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适应孔径变化的螺栓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及螺栓,所述螺栓包括螺杆,所述螺母本体上设有通孔,该通孔内设有螺纹,所述螺母本体朝向被安装部件的端面为安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上沿径向设有滑动槽,该滑动槽内设有缝隙支撑机构,所述缝隙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上均设置于滑动槽内沿径向做滑动配合,该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上均设有垂直于径向滑动槽的旋转柱,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均呈针型且均包括旋转端及填充端,该旋转端设有旋转孔,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分别通过旋转孔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旋转柱做旋转配合,所述填充端呈尖角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应孔径变化的螺栓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及螺栓,所述螺栓包括螺杆,所述螺母本体上设有通孔,该通孔内设有螺纹,所述螺母本体朝向被安装部件的端面为安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上沿径向设有滑动槽,该滑动槽内设有缝隙支撑机构,所述缝隙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上均设置于滑动槽内沿径向做滑动配合,该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上均设有垂直于径向滑动槽的旋转柱,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均呈针型且均包括旋转端及填充端,该旋转端设有旋转孔,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分别通过旋转孔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旋转柱做旋转配合,所述填充端呈尖角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填充端相互铰接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压缩设置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驱动两者沿滑动槽相互远离;所述螺杆外周面上沿径向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有膨胀机构及控制机构,所述膨胀机构包括膨胀件及第三弹性件,所述膨胀件形状与安装槽形状相适配并做径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弹性件压缩设置与膨胀件与安装槽槽底之间,该第三弹性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膨胀件与安装槽槽底;所述安装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金财姜兴国木文良叶芳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亿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