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128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包括止回装置,所述下法兰与所述下隔板之间形成第一中间腔,所述中隔板与所述上隔板之间内形成第二中间腔,所述第一中间腔至第二中间腔通过所述止回装置单向导通,由于所述止回装置单向导通第一中间腔和第二中间腔,因此制冷剂只能够从第一中间腔流向第二中间腔,不会从第二中间腔回流至第一中间腔,能够避免第二中间腔内的制冷剂回流至第一中间腔内造成的能量损耗,降低第二中间腔内制冷剂的压力脉动,减小中压制冷剂流动损失,降低压缩机的功耗,进而提升压缩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
技术介绍
普通空调系统采用常规单级滚动转子式压缩机,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压缩机的制冷剂吸气比容变大,导致系统制冷剂循环量减少,制热量不断下降;压缩机的压比增加,制热能效大幅衰减;当环境温度过低时,会因排气温度过高而无法稳定运行。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将一次压缩机过程分解为两次压缩,降低压缩机单个气缸的压比,并通过对运行容积比和排量的双重调节,实现变容积比的双级压缩,通过中间补气大幅提高系统的制热能力和能效,拓宽空调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现有技术中的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有一个高压级气缸和两个低压级气缸,其中上气缸为高压级气缸,中气缸及下气缸为低压级气缸,下气缸为变容气缸,即可处于工作状态或卸载状态;具有两个中间腔,即中隔板中间腔和下法兰中间腔,中气缸排气直接进入中隔板中间腔,下气缸排气直接进入下法兰中间腔,中隔板中间腔与下法兰中间腔通过中压流道相连通。在双缸运行模式下,下气缸(即变容气缸)处于卸载状态,低压级气缸仅有中气缸进行排气,且是间歇性的,同时上气缸的吸气量是呈周期性的变化。当中气缸排气量大于上气缸吸气量时,造成中隔板中间腔内的压力高于下法兰中间腔内的压力,中隔板中间腔内的制冷剂会向下法兰中间腔内流动;当上气缸吸气量大于中气缸排气量时,中隔板中间腔内的压力会逐渐降低,并低于下法兰中间腔内的压力,下法兰中间腔内的制冷剂又会回流至中隔板中间腔。在三缸运行模式下,两个低压级气缸同时工作,但两个低压级气缸(中、下气缸)的排气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当中气缸有排气而下气缸不进行排气时,中隔板中间腔内的压力略高于中压流道内的压力,此时中隔板中间腔内制冷剂会向下法兰中间腔内流动;当下气缸进行排气时,下法兰中间腔内的压力逐步上升,当大于中隔板中间腔内的压力,下法兰中间腔内的中压制冷剂又向中隔板中间腔内流动。如上所述的中压制冷剂在中隔板中间腔和下法兰中间腔之间的流动会增加低压级气缸和高压级气缸间的中压制冷剂的压力脉动损失,增加压缩机功耗,造成压缩机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运行时中隔板中间腔内制冷剂的压力脉动较大,造成压缩机性能下降。(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包括止回装置和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盖板、下法兰、第一低压气缸、下隔板、第二低压气缸、中隔板、上隔板、高压气缸和上法兰,所述下法兰与所述下隔板之间形成第一中间腔,所述中隔板与所述上隔板之间内形成第二中间腔,所述第一中间腔和所述第二中间腔通过中压流道连通,所述第一中间腔至第二中间腔通过所述止回装置单向导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包括止回装置和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盖板、下法兰、第一低压气缸、下隔板、第二低压气缸、中隔板、上隔板、高压气缸和上法兰,所述第一中间腔和所述第二中间腔通过中压流道连通,所述第一中间腔至第二中间腔通过所述止回装置单向导通,由于所述止回装置单向导通第一中间腔和第二中间腔,因此制冷剂只能够从第一中间腔流向第二中间腔,当第一中间腔内的压力高于第二中间腔内的压力时,止回装置导通第一中间腔和第二中间腔,此时制冷剂能够从第一中间腔流向第二中间腔,而当第二中间腔内的压力大于第一中间腔内的压力时,由于止回装置的单向导通作用,第一中间腔和第二中间腔处于切断状态,制冷剂不会从第二中间腔回流至第一中间腔,能够避免第二中间腔内的制冷剂回流至第一中间腔内造成的能量损耗,降低第二中间腔内制冷剂的压力脉动,减小中压制冷剂流动损失,降低压缩机的功耗,进而提升压缩机的性能。进一步地,所述中压流道为贯穿所述下法兰、第一低压气缸、下隔板、上隔板和第二低压气缸的通道,所述中隔板上设有与所述中压流道连通的中压流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止回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中间腔内的第一止回阀片,所述第一止回阀片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压合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合端盖合在所述中压流通孔的上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止回阀片固定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进一步地,所述止回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另一端位于所述压合端的上侧,且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合端之间形成打开间隙。进一步地,所述止回装置包括第二止回阀片和固定件,所述第二止回阀片包括固定部和盖合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所述盖合部可开合的盖合在所述中压流通孔的上侧。进一步地,第二止回阀片还包括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呈圆环状,所述盖合部呈圆盘状,所述盖合部位于所述固定部内,所述盖合部外侧边缘上的一处向外凸出形成第一连接点,所述固定部内侧边缘上的一处向内凸出形成第二连接点,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点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点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圆弧状结构,圆弧状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点连通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点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内侧边缘和所述盖合部的外侧边缘之间形成螺旋状的通槽。进一步地,所述中隔板上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二止回阀片安装在所述第一沉槽内,且所述第二止回阀片与所述沉槽内壁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上隔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沉槽。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上端抵靠于所述第二沉槽的内端面上,下端抵靠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面。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圆筒状的挡圈,所述挡圈上端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沉槽的内壁面过盈配合,所述挡圈的下端抵靠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面。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容纳腔,所述下盖板、下法兰、第一低压气缸、下隔板、第二低压气缸、中隔板、上隔板、高压气缸和上法兰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进一步地,所述中压流道为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的传输管道,所述传输管道的两端均穿过所述壳体并分别与第一中间腔和第二中间腔连通,所述止回装置为设置在所述传输管道上的单向阀。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申请中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三缸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双缸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止回装置与中隔板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中止回装置与中隔板配合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一中一个示例所述的第一止回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一中另一个示例所述的第一止回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二中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二中所述止回装置与中隔板配合的剖视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二止回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三中所述第二止回阀片与中隔板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三中所述第二止回阀片与中隔板配合的剖视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三中第二止回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三中挡圈的俯视图;图15是实施例四中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三缸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实施例四中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双缸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第二低压气缸的俯视示意图;图18是本申请提供的三缸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回装置和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盖板、下法兰、第一低压气缸、下隔板、第二低压气缸、中隔板、上隔板、高压气缸和上法兰,所述下法兰与所述下隔板之间形成第一中间腔,所述中隔板与所述上隔板之间内形成第二中间腔,所述第一中间腔和所述第二中间腔通过中压流道连通,所述第一中间腔至第二中间腔通过所述止回装置单向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回装置和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盖板、下法兰、第一低压气缸、下隔板、第二低压气缸、中隔板、上隔板、高压气缸和上法兰,所述下法兰与所述下隔板之间形成第一中间腔,所述中隔板与所述上隔板之间内形成第二中间腔,所述第一中间腔和所述第二中间腔通过中压流道连通,所述第一中间腔至第二中间腔通过所述止回装置单向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流道为贯穿所述下法兰、第一低压气缸、下隔板、上隔板和第二低压气缸通道,所述中隔板上设有与所述中压流道连通的中压流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中间腔内的第一止回阀片,所述第一止回阀片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压合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合端盖合在所述中压流通孔的上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回阀片固定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另一端位于所述压合端的上侧,且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合端之间形成打开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装置包括第二止回阀片和固定件,所述第二止回阀片包括固定部和盖合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所述盖合部可开合的盖合在所述中压流通孔的上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止回阀片还包括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呈圆环状,所述盖合部呈圆盘状,所述盖合部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会军巩庆霞吴健罗惠芳杨欧翔柯达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