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灌井洗井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06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灌井洗井施工结构,应用在回灌井施工领域,解决了在想要快速拉动上气囊和下气囊时,上气囊和下气囊受到向下的负压,不易拉动,从而不能很好达到清洗效果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回灌井内壁且管口向上的竖直滤管,所述滤管外壁与土层之间填充设有滤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管内壁悬设有由地面上吊机吊住且与滤管同轴的拉杆,所述拉杆外壁套设有橡胶活塞片,所述拉杆外壁设有固定橡胶活塞片的安装件,所述橡胶活塞片为环形且直径小于滤管直径一至三毫米;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减小拉杆被快速拉动时受到的负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灌井洗井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回灌井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灌井洗井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告号为CN2025966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源热泵系统中进一步洗井的洗井装置,它包括其包括有上气囊、下气囊、潜水泵、泵管、变频控制器、充气胶管、水泵电缆、空气压缩机,所述潜水泵置于所述上气囊与所述下气囊之间,所述上气囊上设有通孔,所述泵管穿过所述上气囊上的所述通孔与所述潜水泵出水口连接,所述变频控制器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置于所述上气囊上方,所述水泵电缆由所述上气囊上的所述通孔穿过,所述水泵电缆的一端与所述潜水泵信号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变频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充气胶管与所述上气囊和所述下气囊连通。这种洗井装置虽然能够进一步洗净水源热泵系统中,回灌井砾料层中泥土、细沙粒及残存泥浆,但在为了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时需要快速洗井,由于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抵触于滤水管的内壁,在想要快速拉动上气囊和下气囊时,上气囊和下气囊受到向下的负压,不易拉动,从而不能很好达到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灌井洗井施工结构,其优点是:减小拉杆被快速拉动时受到的负压。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回灌井洗井施工结构,包括设置在回灌井内壁且管口向上的竖直滤管,所述滤管外壁与回灌井井壁之间填充设有滤料层,所述滤管内壁悬设有由地面上吊机吊住且与滤管同轴的拉杆,所述拉杆外壁套设有橡胶活塞片,所述拉杆外壁设有固定橡胶活塞片的安装件;所述橡胶活塞片为环形且直径小于滤管直径一至三毫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吊机快速拉动拉杆,从而使得固定在拉杆上的橡胶活塞片快速移动,橡胶活塞片快速移动产生较大的压力变化,从而将滤管外滤料层中的细小杂质吸出,达到洗井的目的,因为橡胶活塞片直径小于滤管直径一至三毫米所以并未完全封闭滤管,所以即使快速拉动橡胶活塞片也不会因为受到的向下负压太大而导致拉动不了,又因为橡胶活塞片与滤管内壁的距离没有过大而导致不会产生吸力,达到洗井的要求,实现了减小拉杆被快速拉动时受到的负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拉杆外壁上且沿拉杆周向方向的下安装圆环,所述拉杆外壁上滑动套设有平行于下安装圆环的上安装圆环,所述上安装圆环和下安装圆环夹持住橡胶活塞片,所述上安装圆环和下安装圆环之间螺纹连接有若干沿拉杆长度方向分布的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过上安装圆环、橡胶活塞片和下安装圆环后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的配合使得原本活动的上安装圆环被限定,从而固定夹持住橡胶活塞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安装圆环侧壁一周沿拉杆周向设有若干压制杆,所述压制杆远离下安装圆环的一端延伸至橡胶活塞片下侧面的边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拉动拉杆时,压制杆可以进一步减少橡胶活塞片因为快速移动而受到负压发生的形变,从而增加清洁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制杆远离下安装圆环的一端设有圆弧倒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橡胶活塞片受到负压被压迫到压制杆上时,圆弧倒角可以减少橡胶活塞片受到的伤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拉杆外壁上且沿拉杆周向方向的固定安装圆环,所述固定安装圆环上侧面设有若干球形凸起,所述橡胶活塞片下侧面开设有供球形凸起嵌入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体积小于球形凸起的体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盈配合的的球形凸起和容纳腔保证了正常使用时橡胶活塞片不会掉落,同时洗井时橡胶活塞片主要受到向下的力,而固定安装圆环就阻拦了橡胶活塞片的运动趋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安装圆环上侧面边缘设有若干进入橡胶活塞片的限定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定杆在橡胶活塞片发生横向移动时限定了从限定杆到拉杆之间的橡胶活塞片的位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活塞片上侧面设有数量为4~8个直径为2毫米的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孔增加了橡胶活塞片在被快速拉动时的灵活性同时又不会影响橡胶活塞片产生的负压吸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杆下螺纹连接有与拉杆形状一致的副杆,所述安装件和橡胶活塞片设置在副杆外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组安装将和橡胶活塞片之间的间隙可以更好的产生吸附杂质的负压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管管口通过拆卸螺栓可拆卸连接有镂空盖板,所述镂空盖板中间设有套在拉杆外壁的竖直的套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竖直的套筒可以限制拉杆的位移方向只能竖直移动,从而减少拉杆在横向上的移动,减少橡胶活塞片与滤管内壁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内壁设有抵触于拉杆外壁的滚珠。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滚珠将拉杆和套筒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有害摩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橡胶活塞片与滤管内壁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3mm使得拉动橡胶活塞片也不会因为受到的向下负压太大而导致拉动不了,同时又因为橡胶活塞片与滤管内壁的距离没有过大而导致不会产生较大的吸力,实现了减小拉杆被快速拉动时受到的负压;2.通过设置的套筒限制了拉杆的移动方向,减少了因为拉杆摆动而导致的橡胶活塞片与滤管内壁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橡胶活塞片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中竖直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中滚珠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2中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回灌井井壁;11、滤管;12、滤料层;13、吊机;14、拉杆;15、橡胶活塞片;2、安装件;21、下安装圆环;22、上安装圆环;23、锁紧螺栓;24、锁紧螺母;25、固定安装圆环;26、球形凸起;27、容纳腔;31、压制杆;32、圆弧倒角;33、限定杆;34、通孔;35、副杆;36、镂空盖板;37、套筒;38、滚珠;39、拆卸螺栓;41、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回灌井洗井施工结构,参考图1和图2,包括设置在回灌井内壁的竖直滤管11,滤管11与回灌井内壁形状一致且管口朝上且延伸出地面,滤管11外壁与回灌井井壁1之间填充设有滤料层12,滤管11内悬设有与滤管11同轴的拉杆14。拉杆14延伸出滤管11管口的一端被地面上的吊机13吊住,拉杆14外壁套设有橡胶活塞片15,拉杆14通过设置在拉杆14外壁的安装件2将橡胶活塞片15固定(如图4)。橡胶活塞片15呈内径与拉杆14截面直径一致的环形,橡胶活塞片15的外径小于滤管11直径一至三毫米,在实施例1中橡胶活塞片15的外径小于滤管11直径两毫米。施工过程中,操作者通过吊机13拉动拉杆14,拉杆14被快速拉动,从而带动被固定在拉杆14外的橡胶活塞片15被快速拉动,由于橡胶活塞片15和滤管11之间存在间隙而不是完全密封,所以在快速拉动的过程中,橡胶活塞片15下方的负压不会大到使得橡胶活塞片15无法移动,同时又因为橡胶活塞片15与滤管11内壁的距离没有过大而导致不会产生较大的吸力,吸力将滤管11外滤料层12中的细小杂质吸出,达到洗井的目的,增加了回灌井的透水效率,实现了减小拉杆14被快速拉动时受到的负压。参考图4,安装件2包括固定设置在拉杆14外壁上安装圆环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灌井洗井施工结构,包括设置在回灌井内壁且管口向上的竖直的滤管(11),所述滤管(11)外壁与回灌井井壁(1)之间填充设有滤料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管(11)内壁悬设有由吊机(13)吊住且与滤管(11)同轴的拉杆(14),所述拉杆(14)外壁套设有橡胶活塞片(15),所述拉杆(14)外壁设有固定橡胶活塞片(15)的安装件(2);所述橡胶活塞片(15)为环形且直径小于滤管(11)直径一至三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灌井洗井施工结构,包括设置在回灌井内壁且管口向上的竖直的滤管(11),所述滤管(11)外壁与回灌井井壁(1)之间填充设有滤料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管(11)内壁悬设有由吊机(13)吊住且与滤管(11)同轴的拉杆(14),所述拉杆(14)外壁套设有橡胶活塞片(15),所述拉杆(14)外壁设有固定橡胶活塞片(15)的安装件(2);所述橡胶活塞片(15)为环形且直径小于滤管(11)直径一至三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灌井洗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包括固定设置在拉杆(14)外壁上且沿拉杆(14)周向方向的下安装圆环(21),所述拉杆(14)外壁上滑动套设有平行于下安装圆环(21)的上安装圆环(22),所述上安装圆环(22)和下安装圆环(21)夹持住橡胶活塞片(15),所述上安装圆环(22)和下安装圆环(21)之间螺纹连接有若干沿拉杆(14)长度方向分布的锁紧螺栓(23),所述锁紧螺栓(23)穿过上安装圆环(22)、橡胶活塞片(15)和下安装圆环(21)后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灌井洗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圆环(21)侧壁一周沿拉杆(14)周向设有若干压制杆(31),所述压制杆(31)远离下安装圆环(21)的一端延伸至橡胶活塞片(15)下侧面的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灌井洗井施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实王钰车灿辉刘静刘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达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