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7933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系统,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发光模块、光扩散元件、波长转换装置以及分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用以发出第一激光光束。发光模块用以发出第二、第三激光光束。光扩散元件位于发光模块与分光元件之间,且用以允许第二、第三激光光束通过。波长转换装置被第一激光光束激发出转换光束。分光元件配置于通过光扩散元件后的第二、第三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配置于第一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及转换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分光元件用以将第二、第三激光光束以及转换光束导引至同一传递方向。从外,一种投影装置也被提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具有简单结构以及较低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激光投影机的光源模块的架构中通常设置有两个蓝光激光模块,两个蓝光激光模块其中之一用以提供连续的蓝色光束,其中之另一则用以照射黄光荧光粉上,以产生黄色光束。光源模块再透过滤光片将黄色光束分成红色光束以及绿色光束。基于上述的架构,若要得到较纯的红色光束,则需要将滤光片的可通过波段更往红光波段的方向偏移。但是,剩下的光束则会偏黄,也就是绿色光束会呈现较黄的现象,反之亦然。因此,上述的激光投影机并无法达到广色域的色彩表现。并且,由于上述的架构是透过滤光片以过滤黄色光束而得到绿色光束以及红色光束,并无法任意地调整激光投影机所投影的投影画面中的红色光束与绿色光束之间的比例。“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所述内容或者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其具有简单的结构以及较低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使应用此照明系统的投影装置简便地对投影画面的色彩表现进行调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具有简单的结构以及较低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简便地对投影画面的色彩表现进行调变。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照明系统,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发光模块、光扩散元件、波长转换装置以及分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用以发出第一激光光束。所述发光模块用以发出第二激光光束及第三激光光束,其中所述第二激光光束的波长不同于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的波长。光扩散元件位于发光模块与分光元件之间,用以允许第二激光光束以及第三激光光束通过。波长转换装置配置于第一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波长转换装置被第一激光光束激发出转换光束。分光元件配置于通过光扩散元件后的第二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及第三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配置于第一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及配置于转换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分光元件用以将第二激光光束、第三激光光束以及转换光束导引至同一传递方向。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装置,包括上述的照明系统、至少一光阀以及投影镜头。至少一光阀用以将转换光束转换成第一影像光束,将第二激光光束转换成第二影像光束,将第三激光光束转换成第三影像光束。投影镜头配置于第一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第二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及第三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将第一影像光束、第二影像光束以及第三影像光束投影至投影媒介上。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照明系统中,第一发光元件所提供的第一激光光束激发波长转换装置而形成转换光束,且发光模块用以发出具有不同波长的第二激光光束以及第三激光光束。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照明系统能够透过控制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激光光束所各别具有的光强度来简便地调变输出于此照明系统的集成光束的颜色性质。进一步来说,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投影装置包括上述的照明系统,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投影装置可以透过调整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激光光束所各别具有的光强度来简便地调整投影画面的颜色性质。再者,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中,光扩散元件同时配置于第二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以及第三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具有简单结构以及较低的制造成本。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图1A为图1第一发光元件中三个蓝光激光二极管模块的光路示意图。图1B为图1A合光元件的部分示意图。图2A为第一激光光束以及转换光束于图1照明系统中的光路示意图。图2B为第二激光光束于图1照明系统中的光路示意图。图2C为第三激光光束于图1照明系统中的光路示意图。图2D为图1中光扩散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图2E为图1光扩散元件的俯视示意图。图2F绘示在CIE1931色彩空间色度图中REC.709标准色域所界定的区域、DCI-P3标准色域所界定的区域、图1中的投影装置的色域所界定的区域以及已知技术中的激光投影机的色域所界定的区域。图3A为第一激光光束以及转换光束于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照明系统中的光路示意图。图3B为第二激光光束于图3A的照明系统中的光路示意图。图3C为第三激光光束于图3A的照明系统中的光路示意图。图4A为第一激光光束以及转换光束于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照明系统中的光路示意图。图4B为第二激光光束于图4A的照明系统中的光路示意图。图4C为第三激光光束于图4A的照明系统中的光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图1A为图1第一发光元件中三个蓝光激光二极管模块的光路示意图。图1B为图1A合光元件的部分示意图。图2A为第一激光光束以及转换光束于图1照明系统中的光路示意图。图2B为第二激光光束于图1照明系统中的光路示意图。图2C为第三激光光束于图1照明系统中的光路示意图。图2D为图1中光扩散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图2E为图1光扩散元件的俯视示意图。图2F绘示在CIE1931色彩空间色度图中REC.709标准色域所界定的区域、DCI-P3标准色域所界定的区域、图1中的投影装置的色域所界定的区域以及已知技术中的激光投影机的色域所界定的区域。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200包括照明系统100、至少一光阀210以及投影镜头220。照明系统100用以输出光束至至少一光阀210。照明系统100包括第一发光元件110、发光模块120、光扩散元件130、波长转换装置140以及分光元件150。于以下段落中会详细地说明上述各元件。请参照图1以及图2A,第一发光元件110包括蓝光激光二极管模块或者是由多个蓝光激光二极管模块所组成的阵列,但不以此为限制。蓝光激光二极管模块中包括蓝光激光二极管晶片(LaserDiode,LD)且可由多个蓝光激光二极管晶片阵列(LaserDiodeBank)所组成。如图1A及图1B的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110包括三个蓝光激光二极管模块112a、112b、112c及一个合光元件114,合光元件114可由两个或三个合光板组合成一X板(X-Plate),图1A绘示为两个合光板114a、114b组成合光元件114,其中本实施例中,合光板114a或114b可为透光板且具有如图1B所示的彼此交替设置的多个穿透区TA及多个反射区RA,穿透区TA可涂布抗反射膜(Anti-reflectioncoating)而反射区RA可涂布反射膜,于其它实施例中,合光板可为具有反射功能的板件且于穿透区设置通孔,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蓝光激光二极管模块112b、112c分别配置于合光元件114的两相对侧,合光元件114位于蓝光激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系统,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发光模块、光扩散元件、波长转换装置以及分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用以发出第一激光光束;所述发光模块用以发出第二激光光束及第三激光光束,其中所述第二激光光束的波长不同于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的波长;所述光扩散元件位于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分光元件之间,用以允许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以及所述第三激光光束通过;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配置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被所述第一激光光束激发出转换光束;以及所述分光元件配置于通过所述光扩散元件后的所述第二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及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配置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及配置于所述转换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其中,所述分光元件用以将所述第二激光光束、所述第三激光光束以及所述转换光束导引至同一传递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系统,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发光模块、光扩散元件、波长转换装置以及分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用以发出第一激光光束;所述发光模块用以发出第二激光光束及第三激光光束,其中所述第二激光光束的波长不同于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的波长;所述光扩散元件位于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分光元件之间,用以允许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以及所述第三激光光束通过;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配置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被所述第一激光光束激发出转换光束;以及所述分光元件配置于通过所述光扩散元件后的所述第二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及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配置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及配置于所述转换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其中,所述分光元件用以将所述第二激光光束、所述第三激光光束以及所述转换光束导引至同一传递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第二发光元件以及第三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用以发出所述第二激光光束,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用以发出所述第三激光光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还包括合光元件,且所述合光元件用以使通过所述合光元件后的所述第二激光光束的光路以及通过所述合光元件后的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的光路一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光路与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的光路彼此垂直,且交于所述分光元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光路与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的光路彼此平行,且交于所述分光元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元件用以使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以及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穿透,且反射所述转换光束。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元件用以反射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以及所述第三激光光束,且使所述转换光束穿透。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元件包括所述光扩散结构以及抗反射镀膜,所述抗反射镀膜及所述光扩散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光扩散元件的两相对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以及所述第三激光光束依序通过所述抗反射镀膜以及所述光扩散结构后传递至所述分光元件。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为红色激光光束,所述第一激光光束与所述第三激光光束为蓝色激光光束,且所述转换光束为黄色光束或绿色光束。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元件包括第一分光板以及第二分光板,所述第一分光板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二分光板包括第二部分以及第四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用以反射所述第一激光光束、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以及所述第三激光光束,所述第二部分用以使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穿透且反射所述转换光束,所述第三部分用以反射所述第一激光光束、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以及第三激光光束且使所述转换光束穿透,所述第四部分用以使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以及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穿透且反射所述转换光束。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第二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以及合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用以发出所述第二激光光束,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用以发出所述第三激光光束,所述合光元件用以使通过所述合光元件后的所述第二激光光束的光路以及通过所述合光元件后的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的光路一致,其中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光路与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的光路彼此垂直,且交于所述分光元件,所述分光元件用以使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以及所述第三激光光束穿透,且反射所述转换光束,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为红色激光光束,所述第一激光光束与所述第三激光光束为蓝色激光光束,且所述转换光束为黄色光束或绿色光束。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元件包括所述光扩散结构以及抗反射镀膜,所述抗反射镀膜及所述光扩散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光扩散元件的两相对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激光光束以及所述第三激光光束依序通过所述抗反射镀膜以及所述光扩散结构后传递至所述分光元件。13.一种投影装置,包括:照明系统、至少一光阀及投影镜头;所述照明系统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发光模块、光扩散元件、波长转换装置以及分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用以发出第一激光光束;所述发光模块用以发出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