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反射式超宽频光的滤波与选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7923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反射式超宽频光的滤波与选频装置,包括直角反射镜、第一平面镜、闪耀光栅、第二平面镜、柱凹面镜、第三平面镜、选频狭缝和第四平面镜。其中闪耀光栅与第三平面镜到柱凹面镜的距离均为柱凹面镜的焦距,选频狭缝紧贴其后的第三平面镜且能够相对第三平面镜左右移动,便于调节狭缝大小,以实现对超宽频光频率及带宽的选择;第三平面镜要偏转一个很小的角度,保证出射光与入射光的空间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全部采用反射光学元件搭建,在实现对激光频率及带宽在宽频光谱允许范围内的自由选择的基础上,避免了光束因经过透射元件而引起的色散,大大减少对大量滤光片及消色散元件的使用,节省了实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反射式超宽频光的滤波与选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短脉冲激光滤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飞秒脉冲的全反射式超宽频光滤波与选频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随着超短脉冲激光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脉冲宽度和脉冲能量的提高都得到了实质性突破,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材料与信息科学等研究领域,开创了诸如强场物理、量子控制、超快光谱学等一些全新的研究领域。目前,科学家已经可以在实验室内实现只有一个或几个光学周期的超短脉冲。对于傅里叶转变极限脉冲而言,脉冲宽度与光谱带宽成反比,比如要得到中心波长为800纳米的亚5飞秒脉冲,光谱带宽往往需要超过200纳米。因此,要想得到脉冲宽度极窄的超短脉冲,往往需要首先对原脉冲激光进行光谱学展宽,然后再进行脉冲压缩,消除色散,才能得到符合傅里叶转变极限的超短脉冲。所以,超短脉冲激光通常为超宽频光。在利用超宽频光进行非线性光学和时间分辨光谱学研究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光路中插入带通或截止滤光片来对超宽频光频率、带宽以及脉宽进行调整与选择,以适应光学研究的需要。但是,普通的滤光片往往具有一定的介质厚度,在使用时会引起一定的光学色散。要消除这些色散需要进一步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反射式超宽频光的滤波与选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的直角反射镜、第一平面镜、闪耀光栅、第二平面镜、柱凹面镜、第三平面镜、选频狭缝、以及可调节角度的第四平面镜;所述第一平面镜与直角反射镜的斜边面相对设置,并位于其一侧;所述第一平面镜、第三平面镜、闪耀光栅和柱凹面镜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且相互之间相隔90度,从而构成用于滤波和选频的反射圈;所述第二平面镜设置在反射圈的中部,用于激光的反射;所述选频狭缝安装在第三平面镜的正面,与第三平面镜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四平面镜位于直角反射镜的另一侧,其反射面与出射光线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平面镜与出射光线之间的角度可调;入射激光依次经过直角反射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反射式超宽频光的滤波与选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的直角反射镜、第一平面镜、闪耀光栅、第二平面镜、柱凹面镜、第三平面镜、选频狭缝、以及可调节角度的第四平面镜;所述第一平面镜与直角反射镜的斜边面相对设置,并位于其一侧;所述第一平面镜、第三平面镜、闪耀光栅和柱凹面镜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且相互之间相隔90度,从而构成用于滤波和选频的反射圈;所述第二平面镜设置在反射圈的中部,用于激光的反射;所述选频狭缝安装在第三平面镜的正面,与第三平面镜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四平面镜位于直角反射镜的另一侧,其反射面与出射光线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平面镜与出射光线之间的角度可调;入射激光依次经过直角反射镜、第一平面镜、闪耀光栅、第二平面镜、柱凹面镜最后到达第三平面镜进行选频并偏转一个角度后反射回去;反射激光依次经过柱凹面镜、第二平面镜、闪耀光栅、第一平面镜后达到第四平面镜并形成滤波和选频后的出射激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射式超宽频光的滤波与选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兆刚赵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