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砂浆保温试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77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砂浆保温试模,涉及保温试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一组L形挡板、底板和一组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组件能够将底板安装在两个L形挡板之间,L形挡板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一表面开设有一环形孔,环形孔一相对内壁均开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固定组件包括外壳、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外壳为环形壳体结构,外壳与环形孔间隙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L形挡板的凹槽之间设置底板,并在底板上设置网状板,能够进行加固,保证砂浆浇铸时模具底部保持平整,通过连接板、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环形孔和固定组件的配合使用,便于安装和拆除两个L形挡板,解决了现有的试模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砂浆保温试模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温试模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砂浆保温试模。
技术介绍
现有的塑料砂浆保温试模价格较低,适用于实验室等需要大批量使用模具的场所,但现有塑料保温试模都是不带底设计,需要配合玻璃板使用,使用塑料保温试模对浇铸技术和浇铸场地条件要求较高,场地不平整容易导致试块表面凹凸不平。现有的钢质砂浆保温试模一般为带底设计,避免了塑料试模对浇铸技术和场地的要求,但钢质砂浆保温试模成本较高,无法大批量采用,而实验室所浇铸试块较多,需要大量模具,如实验室都采用钢质模具将会造成资源和经济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砂浆保温试模,通过在L形挡板的凹槽之间设置底板,并在底板上设置网状板,能够进行加固,保证砂浆浇铸时模具底部保持平整,通过连接板、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环形孔和固定组件的配合使用,便于安装和拆除两个L形挡板,解决了现有的试模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砂浆保温试模,包括一组L形挡板、底板和一组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组件能够将底板安装在两个L形挡板之间;所述L形挡板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表面开设有一环形孔,所述环形孔一相对内壁均开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外壳、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外壳为环形壳体结构,所述外壳与环形孔间隙配合,所述外壳内表面固定有一隔板,所述外壳两端均开设有一贯穿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一端固定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一端固定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分别与外壳两端的贯穿孔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均位于外壳内部且分别位于隔板两侧的位置;所述第一滑动板一表面和第二滑动板一表面均固定有一弹簧,两所述弹簧均位于外壳内部,两所述弹簧分别环绕设置在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一表面均固定有一插接块,所述连接板一表面开设有一组插接孔,所述插接块与插接孔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形状结构特征相同,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和环形孔组成一空隙,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空隙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一表面固定有网格板,两所述L形挡板形成第一矩形腔体,所述网格板与第一矩形腔体间隙配合。进一步地,两所述L形挡板一表面开设有凹槽,两所述L形挡板上的凹槽形成第二矩形腔体,所述底板与第二矩形腔体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L形挡板和底板均由ABS塑料制成,所述L形挡板为U形板结构,所述U形板内壁固定有八个加强筋,加强筋避免L形挡板出现受压变形的情况。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一表面固定有一拉环,所述拉环外表面粘接固定有橡胶垫。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L形挡板的凹槽之间设置底板,并在底板上设置网状板,能够进行加固,能够保证砂浆浇铸时模具底部保持平整,避免现有塑料试模浇铸试块的表面不平整问题,价格低廉,适合大规模使用,对浇铸场地要求较低,方便使用者的使用。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接板上开设环形孔、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能够将固定组件穿过两个连接板,通过将第一固定板上插接块插接在一个连接板上的插接孔,通过轴承能够调节第二固定板的角度,从而能够将第二固定板上的插接块插接在另一个连接板上的插接孔内,通过弹簧的弹力能够带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贴附在两个连接板一侧,能够将两个L形挡板固定在一起,方便安装和拆除试模,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砂浆保温试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L形挡板后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L形挡板前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固定组件的结构剖视图;图8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L形挡板,2-底板,3-固定组件,101-连接板,102-环形孔,103-第一缺口,104-第二缺口,105-插接孔,106-凹槽,107-加强筋,201-网格板,301-外壳,302-第一固定板,303-第二固定板,304-隔板,305-贯穿孔,306-第一滑动杆,307-第一滑动板,308-第二滑动杆,309-第二滑动板,310-弹簧,311-插接块,312-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0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砂浆保温试模,包括一组L形挡板1、底板2和一组固定组件3,通过固定组件3能够将底板2安装在两个L形挡板1之间;L形挡板1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101,连接板101一表面开设有一环形孔102,环形孔102一相对内壁均开设有第一缺口103和第二缺口104;固定组件3包括外壳301、第一固定板302和第二固定板303;外壳301为环形壳体结构,外壳301与环形孔102间隙配合,外壳301内表面固定有一隔板304,外壳301两端均开设有一贯穿孔305;第一固定板302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滑动杆306,第一滑动杆306一端固定有第一滑动板307;第二固定板303一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308,第二滑动杆308一端固定有第二滑动板309;第一滑动杆306和第二滑动杆308分别与外壳301两端的贯穿孔305滑动配合,第一滑动板307和第二滑动板309均位于外壳301内部且分别位于隔板304两侧的位置;第一滑动板307一表面和第二滑动板309一表面均固定有一弹簧310,两弹簧310均位于外壳301内部,两弹簧310分别环绕设置在第一滑动杆306和第二滑动杆308外表面。其中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固定板302和第二固定板303一表面均固定有一插接块311,连接板101一表面开设有一组插接孔105,插接块311与插接孔105间隙配合。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板302和第二固定板303形状结构特征相同,第一缺口103、第二缺口104和环形孔102组成一空隙,第一固定板302与空隙间隙配合。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2一表面固定有网格板201,两L形挡板1形成第一矩形腔体,网格板201与第一矩形腔体间隙配合。其中如图1和图5所示,两L形挡板1一表面开设有凹槽106,两L形挡板1上的凹槽106形成第二矩形腔体,底板2与第二矩形腔体间隙配合。其中如图3所示,L形挡板1和底板2均由ABS塑料制成,L形挡板1为U形板结构,U形板内壁固定有八个加强筋107,加强筋107避免L形挡板1出现受压变形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砂浆保温试模,包括一组L形挡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固定组件(3);所述L形挡板(1)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101),所述连接板(101)一表面开设有一环形孔(102),所述环形孔(102)一相对内壁均开设有第一缺口(103)和第二缺口(104);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外壳(301)、第一固定板(302)和第二固定板(303);所述外壳(301)为环形壳体结构,所述外壳(301)与环形孔(102)间隙配合,所述外壳(301)内表面固定有一隔板(304),所述外壳(301)两端均开设有一贯穿孔(305);所述第一固定板(302)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滑动杆(306),所述第一滑动杆(306)一端固定有第一滑动板(307);所述第二固定板(303)一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308),所述第二滑动杆(308)一端固定有第二滑动板(309);所述第一滑动杆(306)和第二滑动杆(308)分别与外壳(301)两端的贯穿孔(305)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板(307)和第二滑动板(309)均位于外壳(301)内部且分别位于隔板(304)两侧的位置;所述第一滑动板(307)一表面和第二滑动板(309)一表面均固定有一弹簧(310),两所述弹簧(310)均位于外壳(301)内部,两所述弹簧(310)分别环绕设置在第一滑动杆(306)和第二滑动杆(308)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砂浆保温试模,包括一组L形挡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固定组件(3);所述L形挡板(1)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101),所述连接板(101)一表面开设有一环形孔(102),所述环形孔(102)一相对内壁均开设有第一缺口(103)和第二缺口(104);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外壳(301)、第一固定板(302)和第二固定板(303);所述外壳(301)为环形壳体结构,所述外壳(301)与环形孔(102)间隙配合,所述外壳(301)内表面固定有一隔板(304),所述外壳(301)两端均开设有一贯穿孔(305);所述第一固定板(302)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滑动杆(306),所述第一滑动杆(306)一端固定有第一滑动板(307);所述第二固定板(303)一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308),所述第二滑动杆(308)一端固定有第二滑动板(309);所述第一滑动杆(306)和第二滑动杆(308)分别与外壳(301)两端的贯穿孔(305)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板(307)和第二滑动板(309)均位于外壳(301)内部且分别位于隔板(304)两侧的位置;所述第一滑动板(307)一表面和第二滑动板(309)一表面均固定有一弹簧(310),两所述弹簧(310)均位于外壳(301)内部,两所述弹簧(310)分别环绕设置在第一滑动杆(306)和第二滑动杆(308)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兴罗冬梅周应龙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