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放散阀气密性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746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放散阀气密性试验机,其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测试区,测试区包括前、后腔,前腔设有多个测试工位,每个测试工位处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呈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于前腔底板上,待测阀门的两端搁置于两个支撑架上,前腔还设有与待测阀门两端分别对应配合的前端密封组件和后端密封组件,后端密封组件连接有气缸驱动机构,气缸驱动机构位于后腔,前端密封组件的中心设有前端测试孔,前端测试孔连接有用于与外接气源衔接的前端接头,所述后端密封组件的中心设有后端测试孔,后端测试孔设有与外接气源衔接的后端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试验机具有多工位同时测试、检测准确、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放散阀气密性试验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门气密性检测
,尤其是一种PE放散阀气密性试验机。
技术介绍
PE放散阀是燃气管道中常见的控制部件之一。一般的PE阀门体积较大,用于干路通路,常常深埋于地下,不轻易开闭;放散阀体积通常较小,开闭较容易,常与主阀门一起组成单放散或双放散阀门,放散阀可置于管件末端,一端与大气联通,用于调节管道压力。由于PE放散阀常应用在燃气输送管道,其密封性能至关重要,所以每个放散阀出厂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气密性测试。针对放散阀的气密性测试,传统的测试方式是采用入水测试的方法,采用简单机械装置和密封垫配合,由工人手工操作,将管件两端密封,将管件浸入水中,并向管件中充入一定量气体,使管件中压力升高后,肉眼观察水中气泡来判断是否漏气。传统测试方式中存在以下问题:1、肉眼观察和判断很容易错判漏判;2、入水深度对于气泡形成有影响,不利于微泄漏的判断;3、充气压力一般无法掌控,只取决于气源压力;4、没有测试过程中的记录,无法进行后续的跟踪和工艺的改进;5、大量依赖人力,效率低下;6、浸入水中通常只能测出阀门是否向外漏气,而对于置于末端的放散阀来说,关闭时保证阀门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放散阀气密性试验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测试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区经挡板隔离分成前腔和后腔,前腔包括若干个沿测试区左右方向并列分布的测试工位,测试工位处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呈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于前腔底板上,待测阀门的两端搁置于两个支撑架上,两个支撑架的外侧分别设有与待测阀门两端分别对应配合的前端密封组件和后端密封组件,前端密封组件固定安装于前腔的前侧端面上,所述后端密封组件连接有气缸驱动机构,气缸驱动机构位于后腔中,气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穿过挡板与后端密封组件固定连接,前端密封组件的中心设有前端测试孔,前端测试孔连接有用于与外接气源衔接的前端接头,所述后端密封组件的中心设有后端测试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放散阀气密性试验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测试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区经挡板隔离分成前腔和后腔,前腔包括若干个沿测试区左右方向并列分布的测试工位,测试工位处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呈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于前腔底板上,待测阀门的两端搁置于两个支撑架上,两个支撑架的外侧分别设有与待测阀门两端分别对应配合的前端密封组件和后端密封组件,前端密封组件固定安装于前腔的前侧端面上,所述后端密封组件连接有气缸驱动机构,气缸驱动机构位于后腔中,气缸驱动机构的活塞杆穿过挡板与后端密封组件固定连接,前端密封组件的中心设有前端测试孔,前端测试孔连接有用于与外接气源衔接的前端接头,所述后端密封组件的中心设有后端测试孔,后端测试孔设有与外接气源衔接的后端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放散阀气密性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承托板,承托板正面设有承托槽,承托板背面设有过渡板,过渡板通过螺钉安装于前腔底板上,前腔底板上设有若干组螺纹孔,若干组螺纹孔沿支撑架的前后方向分布,分别为内螺纹孔组、中螺纹孔组和外螺纹孔组,两个支撑架下方均各自匹配有内、中、外螺纹孔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E放散阀气密性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相应匹配有支撑气缸,支撑气缸安装于前腔底板下方,支撑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前腔底板上的活塞杆孔后抵接于过渡板背面。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PE放散阀气密性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密封组件包括固装于前腔前侧端面上的密封安装板,密封安装板上安装有前端盖,前端盖上安装有密封垫,密封垫的密封端面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垫中心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钢海杨其华应刘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