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769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41
塑胶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入水口、顶端敞口结构的第一混合桶、第一旋转电机、支架、顶端敞口结构的第二混合桶、第二旋转电机、漏斗、沉淀收集装置、存水箱和排水管。所述入水口设于箱体顶部,所述排水管设于箱体底部,所述支架设于箱体内,所述第一混合桶通过底部的第一旋转电机设于支架顶部,所述第二混合桶通过第二旋转电机设于支架底部,所述漏斗的顶部与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漏斗的底部设于第二混合桶上方,所述存水箱设于箱体底部,所述沉淀收集装置设于第二混合桶与存水箱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利用混合桶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快速调和污水与絮凝剂,使之高速融合,并聚集在箱体底部,水由过滤网渗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胶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胶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塑胶污水处理中常常需要加入絮凝剂,使污水中的污物絮凝,这样污水中的污物更加容易进行过滤。但是,现阶段使用一般的设备在塑胶污水中加入絮凝剂无法使絮凝剂和污水充分混合,使得大量的絮凝剂被浪费掉,使得水处理成本大幅上升,且难以达到想要的水处理效果,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型塑胶污水处理混溶器,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由于现有的混溶器没有沉淀收集装置,每次需要清理沉淀物时,都需要等污水排尽才能进行清理,不能进行连续操作,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污水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塑胶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入水口、顶端敞口结构的第一混合桶、第一旋转电机、支架、顶端敞口结构的第二混合桶、第二旋转电机、漏斗、沉淀收集装置、存水箱和排水管。所述入水口设于箱体顶部,所述排水管设于箱体底部,所述支架设于箱体内,所述第一混合桶通过底部的第一旋转电机设于支架顶部,所述第二混合桶通过第二旋转电机设于支架底部,所述漏斗的顶部与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漏斗的底部设于第二混合桶上方,所述存水箱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塑胶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入水口、顶端敞口结构的第一混合桶、第一旋转电机、支架、顶端敞口结构的第二混合桶、第二旋转电机、漏斗、沉淀收集装置、存水箱和排水管;所述入水口设于箱体顶部,所述排水管设于箱体底部,所述支架设于箱体内,所述第一混合桶通过底部的第一旋转电机设于支架顶部,所述第二混合桶通过第二旋转电机设于支架底部,所述漏斗的顶部与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漏斗的底部设于第二混合桶上方,所述存水箱设于箱体底部,所述沉淀收集装置设于第二混合桶与存水箱之间;所述沉淀收集装置包括一侧设有凹槽的过滤板、气缸、挡板、推板、限位板、滑块、弹簧杆和活塞杆,所述过滤板两端分别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塑胶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入水口、顶端敞口结构的第一混合桶、第一旋转电机、支架、顶端敞口结构的第二混合桶、第二旋转电机、漏斗、沉淀收集装置、存水箱和排水管;所述入水口设于箱体顶部,所述排水管设于箱体底部,所述支架设于箱体内,所述第一混合桶通过底部的第一旋转电机设于支架顶部,所述第二混合桶通过第二旋转电机设于支架底部,所述漏斗的顶部与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漏斗的底部设于第二混合桶上方,所述存水箱设于箱体底部,所述沉淀收集装置设于第二混合桶与存水箱之间;所述沉淀收集装置包括一侧设有凹槽的过滤板、气缸、挡板、推板、限位板、滑块、弹簧杆和活塞杆,所述过滤板两端分别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杆底部固定于过滤板的凹槽内,顶部与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方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长业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