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道用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7610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用缓冲装置,涉及电梯技术领域。该电梯井道用缓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板,所述复位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表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不少于七个,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该电梯井道用缓冲装置,通过对复位板、支撑块、复位弹簧、减震垫、支撑腿、滚轮、第一防滑层、隔板、第二防滑层、限位板的设置,起到了通过缓冲装置可减小冲击力,可减轻人们的伤亡,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道用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电梯井道用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电梯井道是轿厢和对重装置或和液压缸柱塞运动的空间。此空间是以井道底坑的底、井道壁和井道顶为界限的。电梯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发生故障,为了安全电梯井道内要设置缓冲装置,如果没有缓冲装置,当电梯发生意外坠落后冲击不能减小,会增加伤亡,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道用缓冲装置,解决了如果没有缓冲装置,当电梯发生意外坠落后冲击不能减小,会增加伤亡,不便于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道用缓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耐磨层(2),所述第一耐磨层(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板(3),所述复位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下表面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所述支撑块(6)下表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的数量不少于七个,所述复位弹簧(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8),所述支撑块(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9),所述支撑腿(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10),所述复位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层(11),所述第一耐磨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用缓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耐磨层(2),所述第一耐磨层(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板(3),所述复位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下表面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所述支撑块(6)下表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的数量不少于七个,所述复位弹簧(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8),所述支撑块(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9),所述支撑腿(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10),所述复位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层(11),所述第一耐磨层(2)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2),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锈层(19),所述底座(1)和防锈层(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耐磨颗粒(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用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林席鹏温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市仁通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