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860MPa级预应力钢绞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7261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预应力钢绞线技术领域,涉及1×19结构的钢绞线,尤其是一种1860MPa级预应力钢绞线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一根中心丝、六根内层丝、六根外层粗丝和六根外层细丝,其特征在于:19根丝同时捻制,捻向为左捻,捻距为386毫米,所述中心丝的直径为6.60‑6.66毫米,内层丝的直径为6.10‑6.16毫米,外层粗丝的直径为6.60‑6.66毫米,外层细丝的直径为4.86‑4.92毫米,捻制后的公称直径Φ为28.6毫米;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相邻内层丝之间的缝隙为0.20‑0.25毫米,相邻外层粗丝和外层细丝之间的缝隙为0.20‑0.23毫米;所述外层粗丝与钢绞线形成的外接圆相内切,外层细丝不超出钢绞线形成的外接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860MPa级预应力钢绞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应力钢绞线
,涉及1×19结构的钢绞线,尤其是一种1860MPa级预应力钢绞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现有1×19W-Φ28.6mm预应力钢绞线,多应用在煤矿支护领域,且强度级别为1720、1770级,而日本等国家已经将其推广到建筑工程领域,强度级别达到1860级。而国内现有1×19W-Φ28.6mm1860MPa级钢绞线受制于原料、设备、工艺设计等多方面原因造成钢绞线的成材率极低,甚至无法做到批量生产。一般厂家只能通过提高原材料直径及强度,来提高1×19W-Φ28.6mm1860MPa级钢绞线的强度,但现阶段热轧控冷盘条的轧制水平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飞跃,现阶段多数厂家生产出的钢绞线不能保证钢绞线达到1860MPa级,力学合格率达不到批量生产的需求。另外,1×19W-Φ28.6mm钢绞线的结构特征,也影响了其力学性能的检测结果。现有1×19W-Φ28.6mm钢绞线的外层丝有粗丝和细丝两种尺寸,经捻制之后,外层细丝多是超出钢绞线形成的外接圆的。因此,在之后的力学试验、松弛试验,还有在混凝土结构中进行使用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860MPa级预应力钢绞线,包括一根中心丝、六根内层丝、六根外层粗丝和六根外层细丝,其特征在于:19根丝同时捻制,捻向为左捻,捻距为386毫米,所述中心丝的直径为6.60‑6.66毫米,内层丝的直径为6.10‑6.16毫米,外层粗丝的直径为6.60‑6.66毫米,外层细丝的直径为4.86‑4.92毫米,捻制后的公称直径Φ为28.6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860MPa级预应力钢绞线,包括一根中心丝、六根内层丝、六根外层粗丝和六根外层细丝,其特征在于:19根丝同时捻制,捻向为左捻,捻距为386毫米,所述中心丝的直径为6.60-6.66毫米,内层丝的直径为6.10-6.16毫米,外层粗丝的直径为6.60-6.66毫米,外层细丝的直径为4.86-4.92毫米,捻制后的公称直径Φ为28.6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860MPa级预应力钢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相邻内层丝之间的缝隙为0.20-0.25毫米,相邻外层粗丝和外层细丝之间的缝隙为0.20-0.23毫米;所述外层粗丝与钢绞线形成的外接圆相内切,外层细丝不超出钢绞线形成的外接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860MPa级预应力钢绞线,其特征在于:捻制和稳定化处理后的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强度大于等于1860兆帕,最大力大于等于990千牛,最大力总伸长率达到3.5%以上,1000小时松弛值小于2.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1860MPa级预应力钢绞线的制造方法,工序包括,盘条选取→检、试验→酸洗、磷化→检验→拉拔→半成品检、试验→捻股→稳定化处理→层绕→成品检、试验→包装→入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条选取工序中,选取的盘条为82B盘条高碳线材;盘条化学成分为:C:0.78-0.85%、Si:0.10-0.30%、Mn:0.60-0.90%、S≤0.025%、P≤0.025%、Cr:0.40%、V:0.060-0.09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盘条索氏体含量应≥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喜蔺秀艳李博杨志强王鸿利王正康潘捷梁颖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冶金集团中兴盛达钢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