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加工前处理的除油剂及除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7194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6:14
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金属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金属除油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4份、非离子聚丙烯酰胺4~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3份、非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1~3份、甘氨酸2~4份、氯化锌2~6份、硼砂2~5份、柠檬酸钠5~9份、葡萄糖酸钠0.5~2份、三乙醇胺3~5份、苯并三氮唑1~2份、硅乳1~4份、水80~100份;该金属除油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表面活性剂和碱性助剂混合,再加入配方中其它助剂搅拌均匀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属加工前处理的除油剂及除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清洗
,涉及一种除油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加工前处理的除油剂及除油方法。
技术介绍
除油剂是以水基质的有机与无机化学品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是利用“乳化”“皂化”原理而研制的新型工业除油剂。在金属加工、食品、纺织、交通、船舶、建筑、电器、医药、化工等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虽然清洗的表面基质不尽相同,但清洗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恢复基质表面的洁净度及保持基质表面的完整性。除油剂主要是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及助洗剂等配制而成,用于工业清洗的主要是金属除油剂和塑胶除油剂两大类。金属除油剂一般呈碱性,从清洗效果和清洗成本上来说是比较实用的,但是要想严格控制腐蚀率比较困难。另外,由于现有除油剂中常含磷,对环境污染较大,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加工前处理的除油剂及除油方法,能够清洗金属制品表面的油污,除油效率高,产生泡沫少,不产生二次污染,并且对金属制品的腐蚀性较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除油剂对金属加工前进行除油处理除油方法,步骤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金属加工前处理的除油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4份、非离子聚丙烯酰胺4~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3份、非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1~3份、甘氨酸2~4份、氯化锌2~6份、硼砂2~5份、柠檬酸钠5~9份、葡萄糖酸钠0.5~2份、三乙醇胺3~5份、苯并三氮唑1~2份、硅乳1~4份、水80~1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加工前处理的除油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4份、非离子聚丙烯酰胺4~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3份、非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1~3份、甘氨酸2~4份、氯化锌2~6份、硼砂2~5份、柠檬酸钠5~9份、葡萄糖酸钠0.5~2份、三乙醇胺3~5份、苯并三氮唑1~2份、硅乳1~4份、水80~1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加工前处理的除油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3份、非离子聚丙烯酰胺4~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2份、非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2~3份、甘氨酸2~3份、氯化锌3~5份、硼砂3~4份、柠檬酸钠5~7份、葡萄糖酸钠1~2份、三乙醇胺3~4份、苯并三氮唑1~2份、硅乳2~4份、水90~10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金属加工前处理的除油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禹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金盛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