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颗粒(碳纤维、石墨等)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兼具金属的高导电导热、良好强韧性、耐腐蚀性能和碳纤维的高强韧性、石墨的润滑特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导热材料、导电材料、摩擦材料等领域。近年来,研究人员为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碳/金属界面润湿性的改进、通过碳的加入,如碳表面镀覆金属、金属中加入其他合金元素降低与碳的界面润湿性,使用人造颗粒、碳纤维来改善材料的抗氧化性能,通过酚醛树脂包覆处理,促进金属氧化物膜层的还原,从而促进金属的烧结扩散。公开号为CN108018506A公开了一种短碳纤维改性高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碳纤维改性高摩复合材料其所用原料包括下述组分:树脂包覆-固化处理短碳纤维1~3wt.%;纳米氧化物弥散强化铜粉大于等于15wt%;所述纳米氧化物弥散强化铜粉中,纳米氧化物通过原位生成。采用树脂包覆-固化处理短碳纤维与金属铜粉球磨制备预合金粉,再与其他组元粉末混合,通过压制烧结,制备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材料与酚醛树脂粉末I和基体金属A球磨得到表面和内部嵌有碳颗粒和酚醛树脂粉末的金属粉末;将该球磨得到的金属粉末进行超声处理结合低温加热‑激冷工艺,去除其表面的碳颗粒,得到备用料;将包含备用料与酚醛树脂粉末II、还选择性包含颗粒相B在内的原料混料后压制‑烧结,得到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材料与酚醛树脂粉末I和基体金属A球磨得到表面和内部嵌有碳颗粒和酚醛树脂粉末的金属粉末;将该球磨得到的金属粉末进行超声处理结合低温加热-激冷工艺,去除其表面的碳颗粒,得到备用料;将包含备用料与酚醛树脂粉末II、还选择性包含颗粒相B在内的原料混料后压制-烧结,得到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材料为零维、一维、二维、三维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人造石墨颗粒、碳纤维、纤维碳颗粒、石墨颗粒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碳材料为短碳纤维;长度优选为1~5mm;直径优选为6~8μm;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碳材料为脱胶处理的短碳纤维;所述脱胶短碳纤维的制备工艺为:将短碳纤维束在惰性气氛或真空条件下,于650~800℃热处理20~90min即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金属A的氧化物难用和/或可用H2、CO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原性气氛还原;和/或,所述基体金属A的氧化物也可用H2、CO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原性气氛还原;优选地,所述基体金属A为铝、钛、锆、铜、铁、镍、铬、锰、银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铜、铝、钛、镍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醛树脂粉末I的粒径小于等于100μm,优选为10~80μm;所述金属粉体A、碳材料和酚醛树脂粉末I的体积比为80~99:0.01~1:1~19。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转速为220~350r/min;所述球磨中,碳材料与酚醛树脂粉末I和基体金属A的总质量与磨球的质量比为1:5~8;时间至少为6h。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处理结合低温加热-激冷工艺为:将球磨得到的金属粉末经超声处理,将超声后的物料在150~300℃下热处理,将热处理后的物料在液氮中激冷,激冷处理后的物料再经超声处理,即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