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海东专利>正文

电动自漏风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1 阅读:5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自漏风车,由盛谷斗[3]、供谷斗[2]、风箱[4]和风鼓[9]等组成,在风箱内设有壮谷斗[6]和秕谷斗[5],在风鼓[9]内设有扇风叶轮[17],在盛谷斗和风箱之间设有漏谷门[19],在叶轮轴一端接有电动机,取代人力摇柄,在盛谷斗[3]上方设有能上插入高位谷堆自动供料的供谷斗[2],它与电动机一块作为现有风车的更新构件,将使数以千万计的人力手摇风车焕发青春,为农户减轻劳动强度带来福音。(*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谷物或米糠风力分离除尘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动自漏风车。传统和现引在用的人力风车,又名扇车,由木箱和装有叶片的轴构成,人力手摇连接轴的曲柄转动叶片扇风分离壮谷和秕谷、米糠灰尘。这种农具在中国稻产区几乎每户必备,它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经久耐用。但是它由人力摇柄扇风和人力高位供谷,劳动强度大。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人力摇柄和高位供谷的电动自漏风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对现行人力风车做两处改进,其一是将风车叶轮转轴一端装设电动机、电动机轴套装于风车叶轮轴内由销或键固定,叶轮轴两端装有滚珠轴承,后者通过轴承座装于支架上,在支架上还装有电源插座、开关、电阻器与电机组成供电电路;其二是在风车上部的盛谷斗上方增设一个供谷倒立漏斗形供谷斗,其斗口管可上插入高处的粮堆自动供谷。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详细描述如下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叶轮与电机连接关系图附图3是本技术叶轮轴与电机轴的连接方式图附图4是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图中标号说明1-供谷斗管道,2-上供谷斗,3-盛谷斗,4-风箱,5-秕谷斗,6-壮谷斗,7-电动机,8-转轴,9-风鼓,10-电阻器,11-电源开关,12-电源插座,13-风车支架,14-电机轴,15-叶轮轴,16-轴承座,17-叶轮,18-风叶片,19-漏谷门。参见附图1本技术由支架[7]、供谷斗[2]、盛谷斗[3]、风鼓[9]、风箱[4]、壮谷斗[6]、秕谷斗[5]组成、盛谷斗[3]、装于风鼓[9]和风箱[4]上部的支架上,风箱与风鼓水平连通,在风箱[3]内设有壮谷斗[6]和秕谷斗[5],在风鼓[9]内装有叶轮[17]和叶片[18],叶轮通过叶轮轴[15]装于支架[13]上,在谷斗[3门下口设有能转动的斗门[19],在叶轮轴的一端接有电动机[7]以取代原有 形手摇柄。参见附图2、3叶轮转轴[15]两端装于设在支架上的滚珠轴承座[16]上,电动机[14]与叶轮轴[15]通过插套连接用键或销固定,参见附图4,在电动机所在的支架[13]的立柱上,安装电源插座[12]、开关[11]和电阻器[10],它们和电动机[7]一同组成动力电路,电阻器[10]的作用在于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来控制风扇叶轮转速。装于盛谷斗[3]上的供谷斗[2]便于高处谷堆通过管道[1]自动供谷以免除人力提升装料之苦。此种动力装置和供谷斗可以作为现有人力风谷车的更新构件将使数以千万计的人力风谷车焕发青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漏风车,由装于支架[13]上部的盛谷斗[3]中部的风箱[4]和风鼓[9]组成,风箱和风鼓水平连通,风箱内设有壮谷斗[6]和秕谷斗[5],风鼓[9]内设有扇风叶轮[17]和风叶片[18],其特征在于风扇叶轮轴[15]的一端套装有取代人力手摇柄的电动机[7];在盛谷斗[3]的上方设有可拆卸的高位供谷斗[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漏风车,由装于支架[13]上部的盛谷斗[3]中部的风箱[4]和风鼓[9]组成,风箱和风鼓水平连通,风箱内设有壮谷斗[6]和秕谷斗[5],风鼓[9]内设有扇风叶轮[17]和风叶片[18],其特征在于风扇叶轮轴[15]的一端套装有取代人力手摇柄的电动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唐海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