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轻彩泥制作切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09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轻彩泥制作切段机构,特别涉及彩泥制作技术领域。这种超轻彩泥制作切段机构包括第一箱座、第二箱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传送线体,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能够控制所述传送线体传动,所述第二箱座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转盘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利用杆端关节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下端分别连接有刀片,通过这种结构设计,克服了彩泥切段不均匀不美观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超轻彩泥的销售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轻彩泥制作切段机构
本技术涉及彩泥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超轻彩泥制作切段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在帮助开发孩子智力上,家长们可谓煞费苦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纷纷投入研发生产各种能够促进孩子脑力和动手能力的玩具,其中尤其以超轻彩泥特别受欢迎,超轻彩泥在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的结果下,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造型,不仅能够活跃孩子们的思维更加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所以超轻彩泥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企业在生产制造超轻彩泥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材料倒入成型装置后挤出条状,然后将之分段成大小一致的小块彩泥,现有技术中,对超轻彩泥的这种制作和切段过程中,挤出的形状单一且切段时通常质量不均且切口不美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超轻彩泥的销售量。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超轻彩泥制作切段过程中存在的挤出形状单一且切段时通常质量不均且切口不美观,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超轻彩泥销售量的问题,提供的一种超轻彩泥制作切段机构。(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超轻彩泥制作切段机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轻彩泥制作切段机构,包括第一箱座、第二箱座、固定于所述第一箱座上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箱座上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内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电机座上设有传送线体,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能够控制所述传送线体传动,所述第二箱座上还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下端设有彩泥出口,所述彩泥出口设于所述传送线体一侧,所述支架上端固定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转盘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利用杆端关节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设有滑块,所述支架上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设于所述圆形转盘下方,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下端利用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下端利用销轴分别连接有刀片,2个所述刀片中部利用销轴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刀片刀口设于所述彩泥出口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一箱座上固定有转轴支撑座、彩泥输送筒,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利用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支撑座内,所述第一转轴右端穿过所述彩泥输送筒连接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叶设于所述彩泥输送筒内,所述彩泥输送筒上端连接有入料漏斗,所述彩泥输送筒右端连接有连接端帽,所述连接端帽利用螺纹连接有彩泥挤出端头。优选地,所述传送线体设于接近所述彩泥挤出端头一侧,所述刀片设于远离所述彩泥挤出端头一侧。优选地,所述传送线体设于远离所述彩泥挤出端头一侧,所述刀片设于接近所述彩泥挤出端头一侧。(3)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彩泥输送筒右端设置连接端帽,然后通过连接端帽利用螺纹连接彩泥挤出端头,通过更换彩泥挤出端头,能够变更彩泥挤出时的形状,然后通过设置第二驱动电机控制传送线体传送彩泥,通过设置支架,在支架上设置第三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将第三驱动电机与圆形转盘相连接,然后在圆形转盘一端连接第二转轴,将第二转轴与第一连杆相连接,使第一连杆能够偏心转动,然后通过杆端关节轴承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连接,将第二连杆通过滑块与滑轨进行滑动配合,然后在第二连杆下端利用销轴连接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通过销轴在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下端分别连接刀片,然后利用销轴将刀片中部安装在支架上,实现了当第三驱动电机带动圆形转盘转动的时候,第一连杆偏心摆动,第二连杆在滑轨上滑动,刀片分合剪切将挤出的彩泥均匀美观地切段,通过这种结构设计,克服了彩泥切段不均匀不美观的问题,使得彩泥挤出形状能够变更,从而提高了超轻彩泥的销售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超轻彩泥制作切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刀片的结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刀片的结构正视图。附图中标记为:1-第一箱座,2-第二箱座,3-第一驱动电机,51-电机座,5-第二驱动电机,6-传送线体,71-支架,711-彩泥出口,7-第三驱动电机,72-第一转轴,73-圆形转盘,74-第二转轴,75-第一连杆,76-第二连杆,761-滑块,77-滑轨,78-第一连接片,79-第二连接片,8-刀片,31-转轴支撑座,4-彩泥输送筒,32-第三转轴,33-螺旋叶,41-入料漏斗,42-连接端帽,43-彩泥挤出端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超轻彩泥制作切段机构,包括第一箱座1、第二箱座2、固定于所述第一箱座1上的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第二箱座2上设有电机座51,所述电机座51内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5,所述电机座51上设有传送线体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能够控制所述传送线体6传动,所述第二箱座2上还固定有支架71,所述支架71下端设有彩泥出口711,所述彩泥出口711设于所述传送线体6一侧,所述支架71上端固定有第三驱动电机7,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72,所述第一转轴72连接有圆形转盘73,所述圆形转盘73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74,所述第二转轴74连接有第一连杆75,所述第一连杆75利用杆端关节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杆76,所述第二连杆76设有滑块761,所述支架71上固定有滑轨77,所述滑轨77设于所述圆形转盘73下方,所述滑轨77与所述滑块76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76下端利用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接片78、第二连接片79,所述第一连接片78与所述第二连接片79下端利用销轴分别连接有刀片8,2个所述刀片8中部利用销轴安装于所述支架71上,所述刀片8刀口设于所述彩泥出口711一侧。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这种超轻彩泥制作切段机构的构造,达到挤出形状能够调整且使切段均匀美观的目的,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箱座1上固定有转轴支撑座31、彩泥输送筒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输出轴连接有第三转轴32,所述第三转轴32利用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支撑座31内,所述第三转轴32右端穿过所述彩泥输送筒4连接有螺旋叶33,所述螺旋叶33设于所述彩泥输送筒4内,所述彩泥输送筒4上端连接有入料漏斗41,所述彩泥输送筒4右端连接有连接端帽42,所述连接端帽42利用螺纹连接有彩泥挤出端头43,所述传送线体6设于接近所述彩泥挤出端头43一侧,所述刀片8设于远离所述彩泥挤出端头43一侧,所述传送线体6设于远离所述彩泥挤出端头43一侧,所述刀片8设于接近所述彩泥挤出端头43一侧。此外,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是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和变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此外,若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仅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轻彩泥制作切段机构,包括第一箱座(1)、第二箱座(2)、固定于所述第一箱座(1)上的第一驱动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座(2)上设有电机座(51),所述电机座(51)内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5),所述电机座(51)上设有传送线体(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能够控制所述传送线体(6)传动,所述第二箱座(2)上还固定有支架(71),所述支架(71)下端设有彩泥出口(711),所述彩泥出口(711)设于所述传送线体(6)一侧,所述支架(71)上端固定有第三驱动电机(7),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72),所述第一转轴(72)连接有圆形转盘(73),所述圆形转盘(73)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74),所述第二转轴(74)连接有第一连杆(75),所述第一连杆(75)利用杆端关节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杆(76),所述第二连杆(76)设有滑块(761),所述支架(71)上固定有滑轨(77),所述滑轨(77)设于所述圆形转盘(73)下方,所述滑轨(77)与所述滑块(76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76)下端利用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接片(78)、第二连接片(79),所述第一连接片(78)与所述第二连接片(79)下端利用销轴分别连接有刀片(8),2个所述刀片(8)中部利用销轴安装于所述支架(71)上,所述刀片(8)刀口设于所述彩泥出口(711)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轻彩泥制作切段机构,包括第一箱座(1)、第二箱座(2)、固定于所述第一箱座(1)上的第一驱动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座(2)上设有电机座(51),所述电机座(51)内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5),所述电机座(51)上设有传送线体(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能够控制所述传送线体(6)传动,所述第二箱座(2)上还固定有支架(71),所述支架(71)下端设有彩泥出口(711),所述彩泥出口(711)设于所述传送线体(6)一侧,所述支架(71)上端固定有第三驱动电机(7),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72),所述第一转轴(72)连接有圆形转盘(73),所述圆形转盘(73)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74),所述第二转轴(74)连接有第一连杆(75),所述第一连杆(75)利用杆端关节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杆(76),所述第二连杆(76)设有滑块(761),所述支架(71)上固定有滑轨(77),所述滑轨(77)设于所述圆形转盘(73)下方,所述滑轨(77)与所述滑块(76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76)下端利用销轴连接有第一连接片(78)、第二连接片(79),所述第一连接片(78)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代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