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户外巡视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04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户外巡视机器人,包括: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对称布置于车体两侧的行走轮及车体底部的编码器电机,所述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各项户外指标的传感器设备和摄像头;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布置于车体顶部的物联网终端、GPS天线、GPRS天线,所述GPS天线、GPRS天线分别接入物联网终端中的GPS定位系统、GPRS无线通信系统,且传感器设备、摄像头、编码器电机均接入物联网终端中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和GPS技术,把监测到的各个地点的各项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处理并发布,供人们参考,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在物联网平台上对巡视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使得户外移动式监测愈加简单、高效、智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户外巡视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户外巡视机器人,属于物联网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户外活动给人们提供了很好的生活方式。而人们往往在没能及时获得准确的室外各项指标时就盲目的外出,造成了很多困惑、慌乱,因此急需一种设备或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由于很多设备都是定点测量,无法全面反映各项数据,同时也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具体地点指标的获得。除此之外,原有技术只能实现单向数据传输,无法对定点设备进行控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户外移动式监测可愈加高效简单化、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户外巡视机器人,利用物联网技术和GPS技术,把监测到的各个地点的各项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处理并发布,供人们参考,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在物联网平台上对巡视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使得户外移动式监测愈加简单、高效、智能。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户外巡视机器人,包括车体、行走机构、监测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和供电系统;其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对称布置于车体两侧的行走轮及车体底部的编码器电机,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分别位于车体中部、顶部的传感器设备和摄像头;所述传感器设备包括姿态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且摄像头通过云台布置于车体顶部;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布置于车体顶部的物联网终端、GPS天线、GPRS天线,所述物联网终端包括GPS定位系统、GPRS无线通信系统和控制器;所述GPS天线、GPRS天线分别接入物联网终端中的GPS定位系统、GPRS无线通信系统,且传感器设备、摄像头、编码器电机均接入物联网终端中的控制器;所述供电系统位于车体中部。进一步的,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防护罩,起到防护作用,以提高顶部摄像头等器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采用STM32微处理器。进一步的,所述车体顶部布置有太阳能充电板,且太阳能充电板通过整流电路与供电系统相连,晴天时可通过太阳能为供电系统进行户外充电,节能环保。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电量显示模块及相应的供电电路,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充电或更换电池。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户外巡视机器人,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物联网技术和GPS技术,把监测到的各个地点的各项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处理并发布,方便人们及时获得准确的室外各项指标;2、管理人员可以在物联网平台上对巡视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管理更加方便,且户外移动式监测愈加简单、高效、智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包括:1、车体,2、行走轮,3、编码器电机,4、供电系统,5、传感器设备,6、物联网终端,7、摄像头,8、GPS天线,9、GPRS天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户外巡视机器人,包括车体1、行走机构、监测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和供电系统4;其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对称布置于车体1两侧的行走轮2及车体1底部的编码器电机3,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分别位于车体1中部、顶部的传感器设备5和摄像头7;所述传感器设备5包括姿态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且摄像头7通过云台布置于车体1顶部;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布置于车体1顶部的物联网终端6、GPS天线8、GPRS天线9,所述物联网终端6包括GPS定位系统、GPRS无线通信系统和控制器;所述GPS天线8、GPRS天线9分别接入物联网终端6中的GPS定位系统、GPRS无线通信系统,且传感器设备5、摄像头7、编码器电机3均接入物联网终端6中的控制器;所述供电系统4位于车体1中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采用STM32微处理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顶部布置有太阳能充电板,且太阳能充电板通过整流电路与供电系统4相连;所述供电系统4包括蓄电池、电量显示模块及相应的供电电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工作时控制器通过姿态传感器和编码器电机3传回的数据来控制行走系统的平衡,并通过GPRS无线通信系统把传感器设备5、摄像头7与GPS定位系统传来的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处理并发布,而红外传感器把地面上的轨迹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让行走系统按指定轨迹行驶。同时管理人员可通过物联网平台向GPRS无线通信系统下发规定指令,GPRS无线通信系统解析后给控制器发指令,控制器根据指令,执行不同动作。晴天时可通过太阳能为供电系统4进行户外充电,节能环保,而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电量显示模块可通过GPRS无线通信系统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充电或更换电池。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户外巡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行走机构、监测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和供电系统(4);其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对称布置于车体(1)两侧的行走轮(2)及车体(1)底部的编码器电机(3),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分别位于车体(1)中部、顶部的传感器设备(5)和摄像头(7);所述传感器设备(5)包括姿态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且摄像头(7)通过云台布置于车体(1)顶部;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布置于车体(1)顶部的物联网终端(6)、GPS天线(8)、GPRS天线(9),所述物联网终端(6)包括GPS定位系统、GPRS无线通信系统和控制器;所述GPS天线(8)、GPRS天线(9)分别接入物联网终端(6)中的GPS定位系统、GPRS无线通信系统,且传感器设备(5)、摄像头(7)、编码器电机(3)均接入物联网终端(6)中的控制器;所述供电系统(4)位于车体(1)中部;所述车体(1)顶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控制器采用STM32微处理器;所述车体(1)顶部布置有太阳能充电板,且太阳能充电板通过整流电路与供电系统(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户外巡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行走机构、监测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和供电系统(4);其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对称布置于车体(1)两侧的行走轮(2)及车体(1)底部的编码器电机(3),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分别位于车体(1)中部、顶部的传感器设备(5)和摄像头(7);所述传感器设备(5)包括姿态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且摄像头(7)通过云台布置于车体(1)顶部;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布置于车体(1)顶部的物联网终端(6)、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龙伟刘卓殷子羿景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