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介绍
硅藻土为单细胞藻类生物形成的硅质沉积岩,常见的硅藻土形貌有圆盘形、圆筒形和圆筛形,我国硅藻土储量、产量仅次于美国,为世界上第二大的硅藻土富集区,仅吉林省白山地区已经探明的储量就已多达3.4亿吨。硅藻土主要化学成分为具有短程有序网状结构的非晶态的SiO2。其网状结构中的Si-O-缺陷,极易结合H+而形成具有强亲水性的硅羟基(Si-OH),且硅藻土表面覆盖有大量羟基和氢键,因而其呈弱酸性(pH值为6.0~7.0);同时硅藻不但上下壳体具有类“盒子”结构,而且硅藻盘边缘富有类墨水瓶形孔道,这些微孔孔径半径、孔体积、孔隙率和比表面积主要集中在50nm~800nm,0.45cm3/g~0.98cm3/g,80%~90%,15m2/g~60m2/g,内部的超微细孔是活性碳的5000~6000倍,使其表现出极强的物理吸附性,可快速吸收自重1.5~4倍的水和1.1~1.5倍的油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秸秆产量。据统计现阶段我国秸秆年产量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的原料包括:秸秆纤维10重量份~30重量份,硫铝酸盐水泥40重量份~70重量份,硅藻土5重量份~30重量份,粉煤灰5重量份~10重量份,膨润土5重量份~10重量份,聚乳酸树脂5重量份~15重量份,乙烯基三硅烷3重量份~8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重量份~5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的原料包括:秸秆纤维10重量份~30重量份,硫铝酸盐水泥40重量份~70重量份,硅藻土5重量份~30重量份,粉煤灰5重量份~10重量份,膨润土5重量份~10重量份,聚乳酸树脂5重量份~15重量份,乙烯基三硅烷3重量份~8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重量份~5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纤维含水率在10%~20%,除尘处理,经过除尘处理后秸秆纤维长度控制在5mm~10mm及10mm~25mm两种长度区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铝酸盐水泥的强度为52.5MPa,细度为350㎡/k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的制备过程如下:将三级硅藻土在球磨机转速为250r/min~500r/min的条件下,粉磨至比表面积为15m2/g~30m2/g,将粉磨后的硅藻土置于高温马弗炉中煅烧,依次经过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得到本发明所需硅藻土,其中升温阶段的温度为20℃~40℃,时间为100min~120min,恒温阶段的温度为500℃~700℃,时间为90min~150min,降温阶段的温度为100℃~200℃,时间为120min~15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三硅烷和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分析纯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的等级为二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为三级钙基膨润土。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树脂最低成膜温度为20℃~90℃,分散于水中后平均粒径在1μm~2μm。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硅藻土改性秸秆纤维建筑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长度区段分别为5mm~10mm、10mm~25mm的秸秆纤维;2)按重量比1:1称取步骤1)中两种长度区段的秸秆纤维,混合均匀,向混合后的秸秆纤维表面均匀喷射浓度为3%的聚乳酸树脂溶液,干燥成膜收集备用;3)处理硅藻土:将三级硅藻土在球磨机转速为250r/min~500r/min的条件下,粉磨至比表面积为15m2/g~30m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力光,刘喜旭,蒋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