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通常是指受到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排出的废水,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出到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城市景观、医疗、环保和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不过,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中,一部分装置工作效率低,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不能满足日常需求且净化率低,容易再度造成污染,另一部分装置设备复杂,占地面积达,成本昂贵,也不宜于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装置净化率低,工作效率低,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不能满足日常需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桶体、锥形桶体、第二桶体、绞轮、进水管、排污管、电机、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过滤网、第一排水管、箱体、第二排水管、活性炭吸附层、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塞体、第二竖杆、第三竖杆、套筒和第四横杆;所述第一桶体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桶体(7)、锥形桶体(8)、第二桶体(9)、绞轮(11)、进水管(32)、排污管(14)、电机(5)、第一斜齿轮(12)、第二斜齿轮(22)、过滤网(10)、第一排水管(28)、箱体(16)、第二排水管(26)、活性炭吸附层(29)、第一单向阀(30)、第二单向阀(27)、塞体(17)、第二竖杆(18)、第三竖杆(20)、套筒(24)和第四横杆(23);所述第一桶体(7)的下端与所述锥形桶体(8)的上端连通,所述进水管(32)与所述第一桶体(7)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桶体(9)设在所述第一桶体(7)和锥形桶体(8)的内部,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桶体(7)、锥形桶体(8)、第二桶体(9)、绞轮(11)、进水管(32)、排污管(14)、电机(5)、第一斜齿轮(12)、第二斜齿轮(22)、过滤网(10)、第一排水管(28)、箱体(16)、第二排水管(26)、活性炭吸附层(29)、第一单向阀(30)、第二单向阀(27)、塞体(17)、第二竖杆(18)、第三竖杆(20)、套筒(24)和第四横杆(23);所述第一桶体(7)的下端与所述锥形桶体(8)的上端连通,所述进水管(32)与所述第一桶体(7)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桶体(9)设在所述第一桶体(7)和锥形桶体(8)的内部,所述第二桶体(9)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桶体(7)的上端面密封连接且其上端的侧壁处所述排污管(14)连通,所述第二桶体(9)的下端口与所述锥形桶体(8)的下端口之间设有过滤网(10)且其下端的侧壁处设有进污孔(13),所述绞轮(11)设在所述第二桶体(9)的内部且上端穿出所述第二桶体(9)及第二桶体(7)与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斜齿轮(12),所述锥形桶体(8)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排水管(28)与所述箱体(16)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28)中设有活性炭吸附层(29)和第一单向阀(30),所述箱体(16)与所述第二排水管(26)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26)中设有第二单向阀(27),所述塞体(17)设在所述箱体(16)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竖杆(1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杆(18)穿出所述箱体(16)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竖杆(2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竖杆(20)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24)的侧壁垂直连接,所述第四横杆(23)的一端插在所述套筒(24)中,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齿轮(22)端面的圆周处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斜齿轮(22)与所述第一斜齿轮(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张秀娟,范卫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