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整间隙的导向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670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板卷轧机生产线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整间隙的导向切换装置,包括上夹送辊摆臂总成、上导向切换装置和下导向切换装置;上导向切换装置由支撑连接臂、第一连接横梁、第二连接横梁、挂钩、气缸、刮水耐磨板和上导向板组成;下导向切换装置由调整螺杆、下切换导向液压缸、下溜槽板和下切换导向框架组成,下溜槽板的一端通过连接销轴连接在下切换导向框架上,另一端通过两组的调整螺杆连接在下切换导向框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薄规格带钢头部薄上翘缠入上夹送辊的问题,同时还避免厚规格头部下扣钻入下溜槽板间隙及在下夹送辊和卷取机卷筒之间的堆钢事故,保证了生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整间隙的导向切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板卷轧机生产线机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调整间隙的导向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钢铁厂CSP热轧卷板生产线有两套地下卷取机,正常情况下交替进行卷取生产。每套地下卷取机前有一台夹送辊。上夹送辊直径范围880mm-900mm,下夹送辊直径范围470mm-500mm,上下夹送辊轴向轴向中心线位置偏心200mm,且上夹送辊位置靠近卷取机。下夹送辊安装在下机架内,上夹送辊安装在上摆臂上总成上,上摆臂总成通过两侧的带有位置及压力控制的液压缸升降动作来设定夹送辊辊缝。两个液压缸均安装位置传感器,进行实际辊缝的检测反馈。在液压缸的两侧连接管线处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以便于进行压力控制。夹送辊功能是将带钢头部通过夹送辊后往下折射,通过上摆臂总成的上导向装置、上下溜槽板进入卷取机,通过卷取机架助卷辊、弧形板和卷筒形成的环形进行卷取。带钢进入夹送辊之前,夹送辊辊缝设定是位置控制,辊缝大小工艺人员可以通过一级程序进行设定,其辊缝设定为:带钢厚度hX(0.6-0.8),如2.0mm以下带钢系数设置为0.6;2.0-4.0mm范围带钢系数设定为0.7;4.0mm以上带钢系数设定为0.8。主要考虑薄规格带钢头部太薄,2.0mm左右厚度规格的钢板头部在0.6-0.7mm,受到上夹送辊冷却的冷却,头部上翘,易缠上夹送辊堆钢,而厚规格的带钢头部进入夹送辊后下扣,易进入间隙堆钢。当带钢头部进入夹送辊时,压力随位置实际值的变化转换为压力控制。当物料跟踪系统到带钢的尾部时,又切换到位置控制。当带钢尾部离开了夹送辊,上夹送辊抬起最高设定位置,为另一台卷取生产做准备。如果单卷取生产时,则重新准备位置,为下一块带钢卷取做好准备。随着CSP生产线产品结构调整,厚度1.8mm以下薄规格钢卷产量大幅增加,在卷取穿带过程中易发生堆钢事故,特别在夹送辊处易发生缠辊堆钢事故,虽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但间隙无法消除,而且薄规格钢板头部厚度只有0.6mm左右,发生缠辊事故,会造成非计划停浇。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整间隙的导向切换装置,避免了薄规格带钢头部薄上翘缠入上夹送辊的问题,同时还避免了带钢头部下扣缠入下夹送辊,避免厚规格头部下扣钻入下溜槽板间隙及在下夹送辊和卷取机卷筒之间的堆钢事故,保证了生产稳定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调整间隙的导向切换装置,包括上夹送辊摆臂总成、上导向切换装置和下导向切换装置,所述上夹送辊摆臂总成上安装有上夹送辊,所述上夹送辊摆臂总成上安装有上导向切换装置,所述上夹送辊的斜下方设有下夹送辊,所述下夹送辊的侧面排列有输送辊道,下夹送辊的斜下方安装下导向切换装置;所述上导向切换装置由支撑连接臂、第一连接横梁、第二连接横梁、挂钩、气缸、刮水耐磨板和上导向板组成,所述支撑连接臂通过上摆臂液压缸连接上夹送辊摆臂总成,所述支撑连接臂通过连接螺栓分别安装在上夹送辊摆臂总成的两侧,所述支撑连接臂通过连接螺栓分别安装第一连接横梁和第二连接横梁,所述第一连接横梁通过连接螺栓安装有挂钩,所述挂钩挂在上导向板上,所述上导向板靠近上夹送辊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栓安装有刮水耐磨板,所述气缸的两端通过连接销轴分别安装在第二连接横梁和上导向板上;所述下导向切换装置由调整螺杆、下切换导向液压缸、下溜槽板和下切换导向框架组成,所述下切换导向框架安装在下夹送辊两侧辊径处,所述下切换导向框架上安装下溜槽板,所述下溜槽板的一端通过连接销轴连接在下切换导向框架上,另一端通过两组的调整螺杆连接在下切换导向框架上,所述下切换导向框架连接在下切换导向液压缸上。进一步地,所述下溜槽板搭接在卷取机机架上,所述卷取机机架的内部安装卷取机卷筒,卷取机卷筒通过上溜槽板连接另一组的输送辊道。进一步地,所述上摆臂液压缸和下切换导向液压缸均带有位置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刮水耐磨板与上夹送辊的接触面设置成尖头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挂钩挂在上导向板凹型结构的弯曲销轴上。进一步地,所述下溜槽板与下夹送辊的接触面设置成尖头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下导向切换装置的回转线为下夹送辊的轴向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出的自动调整间隙的导向切换装置,通过本技术的切换导向装置的实施,切换导向装置导向平滑,气缸推动上导向板绕着挂钩转动,刮水耐磨板与上夹送辊的磨损间隙由气缸进行补偿消除,刮水耐磨板刮去上夹送辊表面的冷却水,防止冷却水漏到钢板头部表面而减小头部上翘程度,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就避免了薄规格带钢头部薄上翘缠入上夹送辊的问题。2、本技术提出的自动调整间隙的导向切换装置,通过对下导向切换装置进行改造为带位置传感器的下切换导向液压缸控制的搭接式可调溜槽板结构,消除了下溜槽板和下切换导向框架的间隙,避免厚规格带钢头部下扣插入下夹送辊和下溜槽板间隙。下溜槽板和下夹送辊的间隙通过调整螺杆进行消除,避免了带钢头部下扣缠入下夹送辊,避免厚规格头部下扣钻入下溜槽板间隙及在下夹送辊和卷取机卷筒之间的堆钢事故,保证了生产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导向切换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导向切换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挂钩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挂钩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刮水耐磨板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图6的AA向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上导向板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图8的AA向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图9的AA向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的切换后状态示意图。图中:1、上夹送辊摆臂总成;2、上夹送辊;3、上导向切换装置;31、支撑连接臂;32、第一连接横梁;33、第二连接横梁;34、挂钩;35、气缸;36、刮水耐磨板;37、上导向板;4、上摆臂液压缸;5、连接销轴;6、下导向切换装置;61、调整螺杆;62、下切换导向液压缸;63、下溜槽板;64、下切换导向框架;7、下夹送辊;8、输送辊道;9、卷取机机架;10、卷取机卷筒;11、上溜槽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自动调整间隙的导向切换装置,包括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上导向切换装置3和下导向切换装置6,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上安装有上夹送辊2,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可以绕着上夹送辊2转动,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上安装有上导向切换装置3,上夹送辊2的斜下方设有下夹送辊7,下夹送辊7的侧面排列有输送辊道8,下夹送辊7的斜下方安装下导向切换装置6。请参阅图1-10,上导向切换装置3由支撑连接臂31、第一连接横梁32、第二连接横梁33、挂钩34、气缸35、刮水耐磨板36和上导向板37组成,支撑连接臂31通过上摆臂液压缸4连接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上摆臂液压缸4带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对上摆臂液压缸4实现精确控制,上摆臂液压缸4推动可以使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可以绕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整间隙的导向切换装置,包括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上导向切换装置(3)和下导向切换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上安装有上夹送辊(2),所述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上安装有上导向切换装置(3),所述上夹送辊(2)的斜下方设有下夹送辊(7),所述下夹送辊(7)的侧面排列有输送辊道(8),下夹送辊(7)的斜下方安装下导向切换装置(6);所述上导向切换装置(3)由支撑连接臂(31)、第一连接横梁(32)、第二连接横梁(33)、挂钩(34)、气缸(35)、刮水耐磨板(36)和上导向板(37)组成,所述支撑连接臂(31)通过上摆臂液压缸(4)连接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所述支撑连接臂(31)通过连接螺栓分别安装在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的两侧,所述支撑连接臂(31)通过连接螺栓分别安装第一连接横梁(32)和第二连接横梁(33),所述第一连接横梁(32)通过连接螺栓安装有挂钩(34),所述挂钩(34)挂在上导向板(37)上,所述上导向板(37)靠近上夹送辊(2)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栓安装有刮水耐磨板(36),所述气缸(35)的两端通过连接销轴(5)分别安装在第二连接横梁(33)和上导向板(37)上;所述下导向切换装置(6)由调整螺杆(61)、下切换导向液压缸(62)、下溜槽板(63)和下切换导向框架(64)组成,所述下切换导向框架(64)安装在下夹送辊(7)两侧辊径处,所述下切换导向框架(64)上安装下溜槽板(63),所述下溜槽板(63)的一端通过连接销轴(5)连接在下切换导向框架(64)上,另一端通过两组的调整螺杆(61)连接在下切换导向框架(64)上,所述下切换导向框架(64)连接在下切换导向液压缸(6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整间隙的导向切换装置,包括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上导向切换装置(3)和下导向切换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上安装有上夹送辊(2),所述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上安装有上导向切换装置(3),所述上夹送辊(2)的斜下方设有下夹送辊(7),所述下夹送辊(7)的侧面排列有输送辊道(8),下夹送辊(7)的斜下方安装下导向切换装置(6);所述上导向切换装置(3)由支撑连接臂(31)、第一连接横梁(32)、第二连接横梁(33)、挂钩(34)、气缸(35)、刮水耐磨板(36)和上导向板(37)组成,所述支撑连接臂(31)通过上摆臂液压缸(4)连接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所述支撑连接臂(31)通过连接螺栓分别安装在上夹送辊摆臂总成(1)的两侧,所述支撑连接臂(31)通过连接螺栓分别安装第一连接横梁(32)和第二连接横梁(33),所述第一连接横梁(32)通过连接螺栓安装有挂钩(34),所述挂钩(34)挂在上导向板(37)上,所述上导向板(37)靠近上夹送辊(2)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栓安装有刮水耐磨板(36),所述气缸(35)的两端通过连接销轴(5)分别安装在第二连接横梁(33)和上导向板(37)上;所述下导向切换装置(6)由调整螺杆(61)、下切换导向液压缸(62)、下溜槽板(63)和下切换导向框架(64)组成,所述下切换导向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令明胡玉畅王程解安东周峰雷杰殷文忠史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