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补风节能通风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69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补风节能通风柜,包括通风柜柜体,所述通风柜柜体上设有工作内腔,所述工作内腔的正面设有移门,所述通风柜柜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移门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工作内腔的顶部设有能将工作内腔内的有害气体排出的通风组件,所述工作内腔的顶部设有能采用室外风对移门的缝隙处进行补风从而减少室内风进入通风柜内带来的能耗损失的补风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室内的风引入工作腔内,在移门的缝隙处进行补风,减少缝隙处的室内风进入通风柜内部,减少随之散失的室内冷荷或热荷,达到将能耗降到最低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补风节能通风柜
本技术涉及实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内补风节能通风柜。
技术介绍
在医院、学校、各类研究所等研究场所经常需要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室中,由于各种化学物质的使用,常常造成实验室的空气污染,有些物质不但味道难闻,而且还有害健康,因此需要采用通风柜来进行实验研究。普通的通风柜主体为一箱体,箱体上设置排风通道和补风通道,使用时将实验设备置于通风柜的箱体内,从而将有害气体会排出以及向内部通风。但是由于市场上普遍的补风型通风柜,只从通风柜的上部或下部进行室外补风,由于补风面积受到限制,还是有不少室内的空气不断进入通风柜,导致室内冷荷或热荷随之散失,因此不可能达到能耗最小。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356386U中公开了一种中置补风节能通风柜,由上箱体和下箱体两部分组成,包括背板和上箱体上部的顶板,被台面所分隔,其特征在于:顶板上有排风口,上箱体中的顶板、背板、平衡门、台面及双侧板所围成的空间形成通风柜的负压工作区,紧邻该工作区、在前部的进气区域即台面的前沿上设计有补风口;多段导流板与背板和两侧板围成排风道。该装置虽然能够减少一定的能耗,但是只从通风柜的下部进行室外补风,补风面积受到限制,还是有不少室内的空气不断进入通风柜,导致室内冷荷或热荷随之散失,能耗还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能耗的内补风节能通风柜。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补风节能通风柜,包括通风柜柜体,所述通风柜柜体上设有工作内腔,所述工作内腔的正面设有移门,所述通风柜柜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移门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工作内腔的顶部设有能将工作内腔内的有害气体排出的通风组件,所述工作内腔的顶部设有能采用室外风对移门的缝隙处进行补风从而减少室内风进入通风柜内带来的能耗损失的补风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室内的风引入工作腔内,在移门的缝隙处进行补风,减少缝隙处的室内风进入通风柜内部,减少随之散失的室内冷荷或热荷,达到将能耗降到最低的效果。优选地,所述补风组件包括设于工作内腔顶部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补风集气罩、设于移门上部缝隙处且与补风集气罩通过补风腔体A相连通的上部补风口、设于移门左侧缝隙处且通过补风通道B与补风腔体A相连通的左侧补风口、设于移门右侧缝隙处且通过补风通道C与补风腔体A相连通的右侧补风口,以及将室外的风引入补风集气罩内的风机。将补风腔体A与补风通道B、补风通道C形成一个相互连通的腔体,将室外的风通过风机引入这个腔体内,并分配至移门的多个缝隙处,形成一个巨大的风幕,减少缝隙处的室内风进入通风柜内部,减少随之散失的室内冷荷或热荷,达到将能耗降到最低的效果。优选地,所述上部补风口倾斜设置。倾斜设置上部补风口,在向作内腔内补充室外风的同时,减少室外风通过缝隙向室内流出的量,降低风机的能耗。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工作内腔内部的两个同步轮、绕射在两个同步轮上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两端分别与移门、重锤相连。优选地,所述移门与重锤的质量相等。采用质量相等的移门与重锤,在推动移门省力的同时还能防止出现在不扶移门时不让移门从高处掉落砸伤实验人员的情况。优选地,所述通风组件包括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排风集气罩、将工作内腔内的有害气体抽经排风集气罩进而排到室外的风机。优选地,所述工作内腔内设有左侧内衬板、右侧内衬板、顶部内衬板及后侧内衬板,所述工作内腔的后部设有导流板组件,所述导流板组件与所述后侧内衬板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和排风腔体D,所述通风组件位于所述导流通道和排风腔体D的上方。采用左侧内衬板、右侧内衬板、顶部内衬板及后侧内衬板能够减少有害气体对通风柜柜体的腐蚀,更换时只需要更换内衬板,降低设备维护成本;采用导流通道和排风腔体D能够对有害气体进行导流,使得有害气体从移门的缝隙处逸出的量减少。优选地,所述导流板组件包括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顶部内衬板上,所述上导流板的中下端固定在所述后侧内衬板上,所述下导流板固定在所述后侧内衬板上,所述上导流板与所述下导流板之间设有第一导流口,所述下导流板与台面之间设有第二导流口。通过设置多个导流口使工作内腔内的有害气体充分排尽。优选地,所述上导流板的上端通过第一固定夹固定在所述顶部内衬板上,所述上导流板的中下端通过第二固定夹固定在所述后侧内衬板上,所述下导流板通过第三固定夹固定在所述后侧内衬板上。采用固定夹将导流板固定内衬板上,能够在增加固定牢度的同时,降低固定夹对风带来的阻挡,减少风机的额外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1-通风柜柜体;11-台面;12-下柜体;2-工作内腔;21-后侧内衬板;22-顶部内衬板;3-移门;4-排风集气罩;51-补风集气罩;52-上部补风口;53-左侧补风口;54-右侧补风口;61-同步轮;62-同步带;7-重锤;8-导流板组件;81-上导流板;82-下导流板;83-第一导流口;84-第二导流口;85-第一固定夹;86-第二固定夹;87-第三固定夹;9-导流通道;A-补风腔体;B-补风通道;C-补风通道;D-排风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内补风节能通风柜,包括通风柜柜体1。通过台面11将所述通风柜柜体1分隔成在上部的工作内腔2以及在下部的下柜体12。所述工作内腔2的正面设有移门3,所述通风柜柜体1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移门3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工作内腔2的顶部设有能将工作内腔2内的有害气体排出的通风组件,所述工作内腔2的顶部设有能采用室外风对移门3的缝隙处进行补风从而减少室内风进入通风柜内带来的能耗损失的补风组件。所述补风组件包括设于工作内腔2顶部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补风集气罩51、设于移门3上部缝隙处且与补风集气罩51通过补风腔体A相连通的上部补风口52、设于移门3左侧缝隙处且通过补风通道B与补风腔体A相连通的左侧补风口53、设于移门3右侧缝隙处且通过补风通道C与补风腔体A相连通的右侧补风口54,以及将室外的风引入补风集气罩51内的风机。通过风机向补风集气罩51内补充室外的风,通过补风腔体A分散成三股风从上部补风口52、左侧补风口53和右侧补风口54进入工作内腔2,补充由于通风组件带来的负压情况,将缝隙处进来的室内风带来的冷荷和热荷的损失降到最低,将能耗降到最低。所述上部补风口52优选倾斜设置,也可水平设置或其他设置方式。工作内腔2内还可设置有能够检测有害气体浓度的浓度传感器和能够检测工作内腔2内气压变化的气压检测仪。该浓度传感器、检测仪均与PLC控制器相连,PLC控制器与风机相连,实现自动化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工作内腔2内部的两个同步轮61、绕射在两个同步轮61上的同步带62,所述同步带62的两端分别与移门3、重锤7相连。上下移动移门3,使得同步带62在转动的同步轮61上移动,从而使重锤7上下移动。为使推动移门3省力以及不扶移门3时不让移门3从高处掉落,优选所述移门3与重锤7的质量相等。所述通风组件包括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补风节能通风柜,包括通风柜柜体(1),所述通风柜柜体(1)上设有工作内腔(2),所述工作内腔(2)的正面设有移门(3),所述通风柜柜体(1)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移门(3)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工作内腔(2)的顶部设有能将工作内腔(2)内的有害气体排出的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内腔(2)的顶部设有能采用室外风对移门(3)的缝隙处进行补风从而减少室内风进入通风柜内带来的能耗损失的补风组件,所述补风组件包括设于工作内腔(2)顶部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补风集气罩(51)、设于移门(3)上部缝隙处且与补风集气罩(51)通过补风腔体A相连通的上部补风口(52)、设于移门(3)左侧缝隙处且通过补风通道B与补风腔体A相连通的左侧补风口(53)、设于移门(3)右侧缝隙处且通过补风通道C与补风腔体A相连通的右侧补风口(54),以及将室外的风引入补风集气罩(51)内的风机,所述工作内腔(2)内设置有能够检测有害气体浓度的浓度传感器和能够检测工作内腔(2)内气压变化的气压检测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补风节能通风柜,包括通风柜柜体(1),所述通风柜柜体(1)上设有工作内腔(2),所述工作内腔(2)的正面设有移门(3),所述通风柜柜体(1)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移门(3)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工作内腔(2)的顶部设有能将工作内腔(2)内的有害气体排出的通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内腔(2)的顶部设有能采用室外风对移门(3)的缝隙处进行补风从而减少室内风进入通风柜内带来的能耗损失的补风组件,所述补风组件包括设于工作内腔(2)顶部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补风集气罩(51)、设于移门(3)上部缝隙处且与补风集气罩(51)通过补风腔体A相连通的上部补风口(52)、设于移门(3)左侧缝隙处且通过补风通道B与补风腔体A相连通的左侧补风口(53)、设于移门(3)右侧缝隙处且通过补风通道C与补风腔体A相连通的右侧补风口(54),以及将室外的风引入补风集气罩(51)内的风机,所述工作内腔(2)内设置有能够检测有害气体浓度的浓度传感器和能够检测工作内腔(2)内气压变化的气压检测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补风节能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补风口(52)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补风节能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工作内腔(2)内部的两个同步轮(61)、绕射在两个同步轮(61)上的同步带(62),所述同步带(62)的两端分别与移门(3)、重锤(7)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补风节能通风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法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特福佳实验室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