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油温加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492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油温加热设备,属于汽车内饰件机械制造领域,包括平台支架、安装在平台支架上的下加热模组和上加热模组,下加热模组旁设有防护板,上加热模组一侧设有侧防护板,平台支架上还装有主动组件和张紧组件,主动组件和张紧组件上装有特氟龙网带;平台支架上端设置有油温加热机和液压系统,油温加热机和液压系统通过油管及油路软管与下加热模组和上加热模组相接,平台支架上端外围设有防护栏及爬梯。本发明专利技术导热油温度自由调节、温度偏差小,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内饰件板材受热均匀,可配合机器人或其他自动上下料装置,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件油温加热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汽车内饰件的自动油温加热设备,尤其是对ABS片材或ABS/PVC复合表皮以及对亚麻等内饰件板材进行均匀加热的加热设备,属于汽车内饰件机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在汽车装饰制造行业,制备汽车行李箱中的左右护面、地毯及盖面,汽车门内板插件,顶棚等等都需要加热,然后通过压力设备在相应的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得到产品。大部分加热设备只是有一个简单的托架和加热体构成。这样就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工艺也会非常复杂,因此,要求在制造加热设备时,设计出方便实用的自动化辅助设施,以方便员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随着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内饰件行业也迫切的向着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而目前的加热热压工艺不利于提高内饰件的生产效率,目前将汽车内饰件的基材和面料进行复合时,需要先在料架上放置基材,随后在基材表面固定上面料,最后人工将其进行加热。目前,一般的加热是通过加热棒在物料的上部直接加热,这样的加热方式会造成加热温度不均匀,影响板材的成型。操作时采用人工进出料,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温度高,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人员成本投入大,非常需要解决内饰件加热不均匀及实现自动化上下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制备汽车内饰件的生产过程中电枢涂敷和滴漆生产过程中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热均匀、热效率高的自动油温加热设备,导热油温度自由调节、温度偏差小,内饰件板材受热均匀,可配合机器人或其他自动上下料装置,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及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油温加热设备,包括平台支架、安装在平台支架上的下加热模组和上加热模组,下加热模组旁设有防护板,上加热模组一侧设有侧防护板,平台支架上还装有主动组件和张紧组件,主动组件和张紧组件上装有特氟龙网带;平台支架上端设置有油温加热机和液压系统,油温加热机和液压系统通过油管及油路软管与下加热模组和上加热模组相接,平台支架上端外围设有防护栏及爬梯。所述油温加热机通过油管、油路软管和液压系统与上加热模组、下加热模组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循环,导热油温度设置可调,油路管道及上下加热模组都设有保温防护,节约了电能;所述上加热模具内还安装有用于上下运动的齿轮齿条及驱动齿轮齿条运动的锥齿轮和驱动电机;内饰件通过主动组件驱动特氟龙网带带动输入输出,特氟龙网带松紧程度由张紧组件调节。作为优选,所述油温加热机有两个,分别与上加热模组、下加热模组间通过至少两组油管、油路软管和液压系统连接,形成两个密闭的循环。作为优选,所述两个油温加热机分别对上加热模组、下加热模组进行加热,上加热模组加热的温度在110-150℃,下加热模组加热的温度在220-260℃。作为优选,所述汽车内饰件油温加热设备输送系统由主动组件、张紧组件和特氟龙网带组成,内饰件由特氟龙网带自动输入输出。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1)本专利技术把现有技术得直接电加热改成电加热导热油再通过上、下加热模组对内饰板材加热,,很好地提高受热的均匀性。(2)采用导热油循环式加热,提高板材加热的均匀性。(3)取放工件时,可配合机器人或其他自动上下料装置,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自动送料,自动加热,自动取料,自动成型的全自动化,从而减少了工作人员,提高了生产效率。(4)通过改变油温加热机的温度可实现了对多种原材料进行加工,通过更换上、下加热模组实现了多种内饰件产品的生产,内饰件采用特氟龙网带自动输入输出,上加热模组自动开启闭合,使操作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内饰件油温加热设备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内饰件油温加热设备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内饰件油温加热设备的三维视图。图中,1、平台支架;2、特氟龙网带;3、上加热模组;4、油路软管;5、油管;6、防护板;7、主动组件;8、侧防护板;9、油温加热机;10、防护栏;11、爬梯;12、液压系统;13、下加热模组;14、张紧组件。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当前具体实施方式具体描述,所附的权利要求和附图是为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容易理解,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示相同的部件。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一种汽车内饰件油温加热设备,包括平台支架1、安装在平台支架1上的下加热模组13和上加热模组3,下加热模组3旁设有防护板6,上加热模组13一侧设有侧防护板8,平台支架1上还装有主动组件7和张紧组件14,主动组件7和张紧组件14上装有特氟龙网带2;平台支架1上端设置有油温加热机9和液压系统12,油温加热机9和液压系统12通过油管5及油路软管4与下加热模组3和上加热模组13相接,平台支架1上端外围设有防护栏10及爬梯11。所述油温加热机9通过油管5、油路软管4和液压系统12与上加热模组3、下加热模组13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循环,导热油温度设置可调,油路管道及上下加热模组都设有保温防护,节约了电能;所述上加热模具3内还安装有用于上下运动的齿轮齿条及驱动齿轮齿条运动的锥齿轮和驱动电机;内饰件通过主动组件7驱动特氟龙网带2带动输入输出,特氟龙网带2松紧程度由张紧组件14调节。工作时,将需要加热的ABS片材或ABS/PVC复合表皮或者亚麻板材放于料架上,开启油温加热机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当导热油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时候(导热油的温度可调,根据材质加热需求而定),开启液压系统、导热油通过液压系统分别进入上加热模组和下加热模组,强制循环两个不同温度独立的密闭循环加热系统,待加热内饰件通过特氟龙网带输入,输送到预定位置后特氟龙网带停止,上加热模组下移与内饰件接触,通过上加热模组和下加热模组热压,对内饰件板料进行加热,由导热油对上下模组进行加热可以很大提高内饰件板材的加热均匀性,避免了传统技术的加热板直接加热的弊端,提高加热的均匀性的效果显著。在内饰件板料加热时,当板料达到所需的加热程度时,上加热模组自动上升复位,主动组件中电动机驱动特氟龙网带传动,从而带动内饰件板料自动输出,进入下一工序,避免了高温可能导致的危险事故,实现自动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凡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和改进,均被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件油温加热设备,其特征平台支架(1)、安装在平台支架(1)上的下加热模组(13)和上加热模组(3),下加热模组(3)旁设有防护板(6),上加热模组(13)一侧设有侧防护板(8),平台支架(1)上还装有主动组件(7)和张紧组件(14),主动组件(7)和张紧组件(14)上装有特氟龙网带(2);平台支架(1)上端设置有油温加热机(9)和液压系统(12),油温加热机(9)和液压系统(12)通过油管(5)及油路软管(4)与下加热模组(3)和上加热模组(13)相接,平台支架(1)上端外围设有防护栏(10)及爬梯(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油温加热设备,其特征平台支架(1)、安装在平台支架(1)上的下加热模组(13)和上加热模组(3),下加热模组(3)旁设有防护板(6),上加热模组(13)一侧设有侧防护板(8),平台支架(1)上还装有主动组件(7)和张紧组件(14),主动组件(7)和张紧组件(14)上装有特氟龙网带(2);平台支架(1)上端设置有油温加热机(9)和液压系统(12),油温加热机(9)和液压系统(12)通过油管(5)及油路软管(4)与下加热模组(3)和上加热模组(13)相接,平台支架(1)上端外围设有防护栏(10)及爬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油温加热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举颜博王振华李志亚朱炎锋温祚国陆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佳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