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育伦专利>正文

跑步机的弧形跑步带转动稳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336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10
一种跑步机的弧形跑步带转动稳定结构,包含:二弧形侧架,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一框架的二侧;一跑步带,以弧形绕设型态设置在二弧形侧架之间,并其上半部、下半部分别形成有凹弧面与凸弧面,且该跑步带二侧环周缘形成有平滑部;一调整杆,其二端分别固定在二弧形侧架上,该调整杆上设置有滚轮,该滚轮抵撑该跑步带凸弧面内侧转动;多个滚轮,相互间隔地设置在二弧形侧架内侧,并抵靠在该跑步带的平滑部转动;多个锥形滚筒,设置在二弧形侧架内侧二端,并抵靠该跑步带内侧边缘;借此,不仅使弧形跑步带转动顺畅,且可导正弧形跑步带转动的左、右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跑步机的弧形跑步带转动稳定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跑步机的弧形跑步带转动稳定结构,主要是指使跑步机上的弧形跑步带稳定转动的构件组合设计。
技术介绍
弧形跑步机是目前时下正流行的室内运动器材,其跑步板呈弧形,让运动者在弧形跑步板上踩踏时更符合人体工学。然而,因跑步板呈弧形,会产生下列缺点:(一)、呈弧形的跑步带在长期循环转动下,比传统的平面跑步带更容易产生左、右偏移的现象;(二)、因跑步板与跑步带须同时呈对应的弧形状态,尤其当运动者在跑步带上踩踏时,跑步带转动时,其上半部的凹弧面以及下半部的凸弧面若无法贴近跑步板的弧度,就会产生上半部空隙或下半部松垮而转动不顺畅且发出噪音。是以,如何确实改善弧形的跑步带与跑步板组合结构并进行研发改进,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跑步机的弧形跑步带转动稳定结构,使其跑步带在循环转动下不会产生左、右偏移的现象;同时,跑步带转动时更能贴近跑步板的弧度,不会产生空隙而转动顺畅且降低噪音。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跑步机的弧形跑步带转动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弧形侧架,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一框架的二侧;一跑步带,以弧形绕设型态设置在二弧形侧架之间,并其上半部形成有凹弧面、下半部形成有凸弧面,且该跑步带二侧环周缘的外侧形成有平滑部;一调整杆,其二端分别固定在二弧形侧架上,该调整杆上设置有滚轮,该滚轮抵撑该跑步带的凸弧面内侧转动;多个滚轮,相互间隔地设置在二弧形侧架内侧,并抵靠在该跑步带的平滑部转动;多个锥形滚筒,设置在二弧形侧架内侧二端,并抵靠该跑步带内侧边缘。本新型的功效在于:(一)、该跑步带转动时,该滚轮抵靠在该跑步带二侧的平滑部转动,使该跑步带转动时不会松垮而与弧形跑步板之间产生间隙,使该跑步带更能浮贴近弧形跑步板并转动更加顺畅。(二)、该滚轮能向下抵撑该跑步带下半部凸弧面内侧,使该跑步带转动时不会因下半部松垮而往左或右偏移而能转动更加顺畅。(三)、锥形滚筒具有辅助导正该跑步带左、右偏移的效果,即,当该跑步带往左或右偏移转动时,该跑步带会因为弯折的反作用力且受到锥形滚筒的锥形面角度影响,而随着持续循环转动而慢慢导正回去原来的转动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调整杆与滚轮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滚轮与锥形滚筒部分的局部放大组合图。图7是图6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综合参阅图1-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跑步机的弧形跑步带转动稳定结构,包括:二弧形侧架10,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一框架1的二侧,该框架1上设置有一弧形跑步板11,且二弧形侧架10的上方固设有饰板12,并使该饰板12遮蔽滚轮33;一跑步带20,以弧形绕设型态绕设该弧形跑步板11,并设置在二弧形侧架10之间,且其上半部形成有凹弧面201、下半部形成有凸弧面202,且该跑步带20二侧环周缘的外侧形成有平滑部21;一调整杆30,是由二弧形侧架10上分别设置有一固定座31,该固定座31设置有一固定孔32,二固定孔32分别固接该调整杆30二端,该调整杆30上设置有滚轮33,该滚轮33抵撑该跑步带20凸弧面202内侧转动;多个滚轮40,相互间隔地设置在二弧形侧架10内侧,并抵靠在该跑步带20的平滑部21转动,其中,该滚轮40中央枢设一轴杆41一端,该轴杆41另端设置在该弧形侧架10内侧;多个锥形滚筒50,设置在二弧形侧架10内侧二端,并抵靠该跑步带20内侧边缘,其中,二弧形侧架10内侧二端对应固设有一轴杆51一端,该轴杆51另端枢设该锥形滚筒50。其中,该滚轮33、40中央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承,或本身为转动轴承的结构型态。借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当跑步带30转动时,滚轮40抵靠在该跑步带20二侧的平滑部21转动,加上运动者踩跑跑步带30的中央处,使跑步带30转动时不会松垮而与弧形跑步板11之间产生间隙,使跑步带30更能浮贴近弧形跑步板11并转动更加顺畅。(二)、由于跑步带30随着弧形跑步板20的曲线亦呈现弧形的角度,而跑步带30下半部会因为其跑步带30本身重量、凸弧面202或跑步带30长期受踩踏下造成稍微拉长的关系,让跑步带30下半部松垮而与弧形跑步板11下方之间产生空隙。因此,滚轮33能向下抵撑该跑步带20下半部凸弧面202内侧转动,使跑步带30转动时不会因下半部松垮而往左或右偏移而能转动更加顺畅。(三)、当跑步带30一直持续循环转动并往左或右偏移时,跑步带30会以较大面积摩擦到弧形侧架10上二侧的任一锥形滚筒50,并在锥形滚筒50位置处形成弯折的现象,然后跑步带30会因为弯折的反作用力且受到锥形滚筒50的锥形面角度影响,而随着持续循环转动而慢慢导正回去原来的转动位置。因此,锥形滚筒50亦具有辅助导正该跑步带30左、右偏移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确能有效解决常见结构缺陋,并能为所属
中普通知识者所理解而轻易实施,惟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跑步机的弧形跑步带转动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弧形侧架,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一框架的二侧;一跑步带,以弧形绕设型态设置在二弧形侧架之间,并其上半部形成有凹弧面、下半部形成有凸弧面,且该跑步带二侧环周缘的外侧形成有平滑部;一调整杆,其二端分别固定在二弧形侧架上,该调整杆上设置有滚轮,该滚轮抵撑该跑步带的凸弧面内侧转动;多个滚轮,相互间隔地设置在二弧形侧架内侧,并抵靠在该跑步带的平滑部转动;多个锥形滚筒,设置在二弧形侧架内侧二端,并抵靠该跑步带内侧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步机的弧形跑步带转动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弧形侧架,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一框架的二侧;一跑步带,以弧形绕设型态设置在二弧形侧架之间,并其上半部形成有凹弧面、下半部形成有凸弧面,且该跑步带二侧环周缘的外侧形成有平滑部;一调整杆,其二端分别固定在二弧形侧架上,该调整杆上设置有滚轮,该滚轮抵撑该跑步带的凸弧面内侧转动;多个滚轮,相互间隔地设置在二弧形侧架内侧,并抵靠在该跑步带的平滑部转动;多个锥形滚筒,设置在二弧形侧架内侧二端,并抵靠该跑步带内侧边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的弧形跑步带转动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二弧形侧架上分别设置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设置有一固定孔,二固定孔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育伦
申请(专利权)人:蔡育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