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板机构及跑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55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32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跑板机构及跑步机,属于健身器材领域。该跑板机构包括:支撑件和跑板;跑板包括:顺次叠层的第一弹性层、第一加强板、支撑板;跑板的角部固定于支撑件上,且第一弹性层面向支撑件,跑板的中部悬空于支撑件之上。在该跑板机构中,通过第一弹性层、第一加强板、支撑板之间的配合作用,使跑板不仅具有弹性,还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负载能力。通过使跑板的角部固定于支撑件上,跑板的中部悬空于支撑件之上,进一步赋予该跑板良好的弹性,以给予用户良好的体验,满足用户对高弹性跑板机构的使用需求。

Running board mechanism and treadmill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running board mechanism and a treadmill,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fitness equipment. The running board mechanism includes: support and running board; running board includes the first elastic layer, the first reinforcing plate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in succession; the corner of the running board is fixed on the supporting part, and the first elastic layer is toward the supporting part, and the middle of the running board is suspended on the supporting part. In the running board mechanism,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among the first elastic layer, the first reinforcing plate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running board not only has elasticity, but also has good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load capacity. By fixing the corner of the running board on the support and suspending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unning board on the support, the running board is further endowed with good elasticity, so as to give users a good experience and meet users'needs for the use of the high elastic running board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跑板机构及跑步机
本公开涉及健身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跑板机构及跑步机。
技术介绍
跑步机包括:跑板机构、用于驱动跑板机构运行的驱动机构、用于控制驱动机构的控制机构。其中,跑板机构主要影响用户使用跑步机的舒适度。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跑板机构,包括:跑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其中,跑板为单板结构,跑板的四角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件上。跑板的中部通过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连接。第二支撑件对跑板起到支撑和弹性缓冲作用,避免跑板由于机械强度不足而发生断裂。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虽然第二支撑件能够对跑板起到弹性缓冲作用,但其支撑跑板,这使该跑板的弹性效果差,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跑板机构及跑步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跑板机构,所述跑板机构包括:支撑件和跑板;所述跑板包括:顺次叠层的第一弹性层、第一加强板、支撑板;所述跑板的角部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一弹性层面向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一弹性层的中部悬空于所述支撑件之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跑板还包括:叠层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加强板。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跑板还包括:叠层于所述第二加强板上的第二弹性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层、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弹性层之间均为粘结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跑板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层、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弹性层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跑板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连接件;所述跑板的角部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包括:连接体和第一弹性体;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跑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与所述支撑件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跑板和所述支撑件接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包括:导向壳和第二弹性体;所述导向壳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跑板之间具有缓冲间隙;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跑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壳后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的角部具有连接台;所述跑板的角部固定于所述连接台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上具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所述跑板的端部进行限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的材质均为三聚氰胺树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木片压合制得。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跑步机,所述跑步机包括上述提及的任一种所述的跑板机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跑板机构,通过第一弹性层、第一加强板、支撑板之间的配合作用,使跑板不仅具有弹性,还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负载能力。通过使跑板的角部固定于支撑件上,跑板的中部悬空于支撑件之上,进一步赋予该跑板良好的弹性,给予用户良好的体验,满足用户对高弹性跑板机构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跑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跑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跑板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跑板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1-第一支撑件,12-第二支撑件,21-跑板,1-支撑件,101-连接台,102-限位件,103-垫脚,2-跑板,201-第一弹性层,202-第一加强板,203-支撑板,204-第二加强板,205-第二弹性层,3-第一弹性连接件,4-第二弹性连接件,401-连接体,402-第一弹性体,403-导向壳,404-第二弹性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附图1示出了一种跑板机构,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跑板21、第一支撑件11、第二支撑件12。其中,跑板21为通过纤维材料制成的单板结构,跑板21的四角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件11上,跑板21的中部通过第二支撑件12与第一支撑件11连接。第二支撑件12对跑板21起到支撑和弹性缓冲作用。由于跑板21的机械强度较差,需要通过第二支撑件12对其中部进行支撑和弹性缓冲,但是,由于第二支撑件12的支撑作用,使跑板21的弹性较差,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基于上述,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跑板机构,如附图2或附图3所示,该跑板机构包括:支撑件1和跑板2。如附图4所示,跑板2包括:顺次叠层的第一弹性层201、第一加强板202、支撑板203。跑板2的角部固定于支撑件1上,且第一弹性层201面向支撑件1,第一弹性层201的中部悬空于支撑件1之上。可以理解的是,跑板2呈平板状结构,跑板2的角部与支撑件1固定之后,由于第一弹性层201的中部悬空于支撑件1之上,所以跑板2的中部悬空于支撑件1之上,这使该跑板2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弹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跑板机构,通过第一弹性层201、第一加强板202、支撑板203之间的配合作用,使跑板2不仅具有弹性,还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负载能力。通过使跑板2的角部固定于支撑件1上,跑板2的中部悬空于支撑件1之上,进一步赋予该跑板2良好的弹性,给予用户良好的体验,满足用户对高弹性跑板机构的使用需求。此外,该跑板机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及获取。进一步地,作为一种示例,如附图5所示,跑板2还包括:叠层于支撑板203上的第二加强板204。如此,第二加强板204与第一弹性层201、第一加强板202、支撑板203配合作用,赋予该跑板2优异的机械强度和负载能力,避免在使用时跑板2出现断裂现象。进一步地,作为一种示例,如附图6所示,跑板2还包括:叠层于第二加强板204上的第二弹性层205。如此,第二弹性层205与第一弹性层201、第一加强板202、支撑板203、第二加强板204配合作用,赋予该跑板2优异的弹性,以给予用户良好的体验。在基于容易实现连接的前提下,本公开实施例就第一弹性层201、第一加强板202、支撑板203、第二加强板204、第二弹性层205之间的连接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跑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板机构包括:支撑件(1)和跑板(2);所述跑板(2)包括:顺次叠层的第一弹性层(201)、第一加强板(202)、支撑板(203);所述跑板(2)的角部固定于所述支撑件(1)上,且所述第一弹性层(201)面向所述支撑件(1),所述第一弹性层(201)的中部悬空于所述支撑件(1)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板机构包括:支撑件(1)和跑板(2);所述跑板(2)包括:顺次叠层的第一弹性层(201)、第一加强板(202)、支撑板(203);所述跑板(2)的角部固定于所述支撑件(1)上,且所述第一弹性层(201)面向所述支撑件(1),所述第一弹性层(201)的中部悬空于所述支撑件(1)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板(2)还包括:叠层于所述支撑板(203)上的第二加强板(2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跑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板(2)还包括:叠层于所述第二加强板(204)上的第二弹性层(2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跑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层(201)、所述第一加强板(202)、所述支撑板(203)、所述第二加强板(204)、所述第二弹性层(205)之间均为粘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跑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板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连接件(3);所述第一弹性层(201)、所述第一加强板(202)、所述支撑板(203)、所述第二加强板(204)、所述第二弹性层(205)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板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连接件(4);所述跑板(2)的角部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4)固定于所述支撑件(1)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跑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辉彭星伟景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史密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