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317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包括主机、导电接口、底座、导线、电极带、复合布料和松紧带组成,其中,所述底座、电极带和松紧带分别固定在复合布料上,所述主机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主机、导电接口、导线与电极带依次电连接,所述电极带至少为两条,所述电极带的内部设有弹性物质,所述两条电极带之间的复合布料设有与人体关节贴合的凹面半球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作成本低、可用于不同关节部位,可反复使用的穿戴设备,与人体接触紧密,方便患者使用的穿戴式复合治疗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关节部位、实施电刺激锻炼肌肉的穿戴式复合治疗仪。
技术介绍
穿戴式复合电刺激治疗仪是一种用于关节止痛的低频治疗仪采用带子的形式作为输出电极带。为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了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ENS),该疗法是物理康复学中电疗法的一种应用,其特点是利用低频率,小电流,低电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主要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TENS疗法的治疗作用机制包括阀门控制假说及内源性吗啡样物质释放假说。(1)阀门控制假说:认为TENS是一种兴奋粗纤维的刺激,粗纤维的兴奋,关闭了疼痛传入的闸门,从而缓解了疼痛症状。(2)内源性吗啡样物质释放假说:认为一定的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可以激活脑内的内源发吗啡多肽能神经元,引起内源性吗啡样多肽释放而产生镇痛效果现有穿戴式复合电刺激治疗仪技术缺陷是:现有电极带的结构方式均为治疗部位分开式,即使用不同电极带针对各治疗部位进行治疗。例如患者需同时治疗肘部与膝盖部位时,则选取分别针对肘部、膝盖部位的电极带,将电机带按照需要安装到治疗仪中,进行治疗。这种现有的穿戴式复合电刺激治疗仪的缺点是:(1)电极带分开制造浪费成本,不利于节约资源;(2)治疗不同关节部位需要更换电极带,增加患者区分难度,造成使用困惑;(3)电极带导电部分与人体皮肤接触性差,治疗时容易产生刺痛感;(4)主机与电极带直接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增加成本,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可用于不同关节部位,可反复使用的穿戴设备,与人体接触紧密,方便患者使用的穿戴式复合治疗仪。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包括主机、导电接口、底座、导线、电极带、复合布料和松紧带,其中,所述底座、电极带和松紧带分别固定在复合布料上,所述主机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主机、导电接口、导线与电极带依次电连接,所述电极带至少为两条,所述电极带的内部设有弹性物质,所述两条电极带之间的复合布料设有与人体关节贴合的凹面半球状结构。使用时,将主机固定在底座上,主机设有主控电路板和电源,将本技术通过松紧带固定在人体关节上,凹面半球状结构刚好与人体关节贴合;启动主机,分布在关节两侧的电极带同时对关节部位进行治疗。由于电极带内部设有弹性物质,当本技术被固定在人体关节部位时,由于松紧带的作用,电极带对人体皮肤表面施加向下的力,而人体皮肤对电极带施加相反方向的力,这使弹性物质被压缩,电极带靠近人体皮肤表面进行治疗但不贴合。另外,两个电极带在通电的状态下,产生了平行于人体皮肤表面的相对的力,使电极带更加贴合关节处。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分开的电极带和凹面半球形设计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关节部位,节省了资源,使用简单;电极带内部设有弹性物质,可以防止电极带带电部分对人体皮肤的伤害;主机不直接固定在复合布料上,既节省了导线连接成本,又方便使用不同的主机,即不同的电刺激设备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接口包括主机导电接口和底座导电接口,所述主机导电接口设在主机上,所述底座导电接口设在底座上,所述主机、主机导电接口、底座导电接口、导线与电极带依次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机导电接口和底座导电接口为相互配合的磁扣或按扣,或者所述主机导电接口和底座导电接口均为端子。这里的磁扣、按扣和端子均为导电部件,同时,磁扣和按扣还能起到固定主机和底座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机与底座固定的方式为磁吸附或卡扣。所述主机和底座可以通过机械方式例如卡扣连接,也可以通过磁吸附方式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绝缘帽,所述绝缘帽设在电极带上,所述绝缘帽覆盖在所述导线与电极带电连接的部位上。所述绝缘帽保护人体皮肤不受电流的伤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带与复合布料通过化学粘接、热压连接、超声波粘合、高周波热熔或车缝方式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面半球状结构设有车缝线,所述车缝线的夹角为0-180°,所述车缝线的形成方式为车缝、化学粘接、铆接、超声波粘合或高周波热熔中的一种。所述车缝线的夹角为0-180°的夹角决定了所述凹面半球状结构的开口大小,使之适合不同的使用群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与复合布料通过螺丝、卡扣或塑胶热熔方式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分开的电极带和凹面半球形设计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关节部位,节省了资源,患者不需要专门去区分不同的电极带与关节的配合,方便使用。(2)电极带内部设有弹性物质,可以防止电极带带电部分对人体皮肤的伤害,而且电极带贴合在人体关节部位的皮肤表面,治疗效果好,人体感受佳。(3)主机不直接固定在复合布料上,而是固定在底座上,既节省了导线连接成本,又方便使用不同的电刺激设备进行针对性的治疗。(4)电极带可反复使用,制作成本低,耐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的电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的电极带的受力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的使用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的使用示意图。附图说明:1-主机,2-导电接口,3-底座,4-导线,5-电极带,50-弹性物质,6-复合布料,7-松紧带,8-魔术贴,9-绝缘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8所示的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包括主机1、导电接口2、底座3、导线4、电极带5、复合布料6和松紧带7。其中,所述松紧带7设有魔术贴8,如图2、图6所示,魔术贴的数量和位置根据需要设置。如图1-3所示,所述底座3、电极带5和松紧带7分别固定在复合布料6上,所述主机1固定在底座3上。所述主机1、导电接口2、导线4与电极带5依次电连接。如图1-5所示,所述电极带5至少为两条,所述电极带5的内部设有弹性物质50,所述两条电极带5之间的复合布料6设有与人体关节贴合的凹面半球状结构。如图9-10所示,使用时,将主机固定在底座上,主机设有主控电路板和电源,将本技术通过松紧带固定在人体关节上,凹面半球状结构刚好与人体关节贴合;启动主机,分布在关节两侧的电极带同时对关节部位进行治疗。如图4-图5所示,由于电极带5内部设有弹性物质50,当本技术被固定在如图5的人体关节部位时,由于松紧带7的作用,电极带5对人体皮肤表面施加如图5所示的S方向的向下的力,而人体皮肤对电极带5施加N方向相反方向的力,这使弹性物质50被压缩,使到电极带5靠近人体皮肤表面进行治疗但不贴合。另外,两个电极带5在通电的状态下,产生了如图5所示的平行于人体皮肤表面的E和W方向的力,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导电接口(2)、底座(3)、导线(4)、电极带(5)、复合布料(6)和松紧带(7),其中,所述底座(3)、电极带(5)和松紧带(7)分别固定在复合布料(6)上,所述主机(1)固定在底座(3)上,所述主机(1)、导电接口(2)、导线(4)与电极带(5)依次电连接,所述电极带(5)至少为两条,所述电极带(5)的内部设有弹性物质(50),所述两条电极带(5)之间的复合布料(6)设有与人体关节贴合的凹面半球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复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导电接口(2)、底座(3)、导线(4)、电极带(5)、复合布料(6)和松紧带(7),其中,所述底座(3)、电极带(5)和松紧带(7)分别固定在复合布料(6)上,所述主机(1)固定在底座(3)上,所述主机(1)、导电接口(2)、导线(4)与电极带(5)依次电连接,所述电极带(5)至少为两条,所述电极带(5)的内部设有弹性物质(50),所述两条电极带(5)之间的复合布料(6)设有与人体关节贴合的凹面半球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复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接口(2)包括主机导电接口和底座导电接口,所述主机导电接口设在主机(1)上,所述底座导电接口设在底座(3)上,所述主机(1)、主机导电接口、底座导电接口、导线(4)与电极带(5)依次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复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导电接口和底座导电接口为相互配合的磁扣或按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刚欧剑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迪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