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翻转装置的连杆机构及机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630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床翻转装置的连杆机构,包括连杆、连接板、固定座、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固定座设置在接料架的底部,连杆上设置有铰接孔和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连杆铰接在工作台板或工作台上;第一连接轴与第一环槽之间可以相对滑动;第二连接轴与第二环槽之间可以相对滑动;当举升机构的活动端伸出到位时,连杆机构将接料架举起,第一连接轴位于第一环槽远离铰接孔所在的一端;第二连接轴位于第二环槽靠近铰接孔所在的一端;当举升机构的活动端回缩到位时,连杆机构将接料架放下,第一连接轴位于第一环槽靠近铰接孔所在的一端;第二连接轴位于第二环槽远离铰接孔所在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床翻转装置的连杆机构及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加工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机床翻转装置的连杆机构及机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立式拉床在上料时需要先打开拉床正面的的防护门,然后由人工将工件放置到位于防护门内的工作台的加工位上,当工件加工完以后,同样是由人工将工件从工作台的加工位上取下。但是由于拉床加工节拍快,上下料频率高,而操作者需要站在机床防护门外,将手伸到加工位上才能完成上下料的操作,这样工作一天的劳动强度较大,并且操作者的手频繁在加工位上操作,如果遇到机床出现误动作,可能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另外,刀具的刷屑盘安装在加工位正上方,刷屑盘残留的铁屑和冷却水会滴在操作者手上,由此也容易对操作者的手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床翻转装置的连杆机构及机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立式拉床不便于上、下料且上、下料的过程中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床翻转装置的连杆机构,所述机床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工作台板和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接料架和举升机构,所述接料架可翻转的连接在所述工作台板的一端;所述举升机构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接料架的下方,所述连杆机构位于所述接料架和所述举升机构之间且同时与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和所述接料架相连,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连接板、固定座、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接料架的底部,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铰接孔和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铰接孔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通过所述铰接孔铰接在所述工作台板或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轴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槽中,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环槽之间可以相对滑动;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轴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环槽中,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环槽之间可以相对滑动;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相连;当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伸出到位时,所述连杆机构将所述接料架举起,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一环槽远离所述铰接孔所在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二环槽靠近所述铰接孔所在的一端;当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回缩到位时,所述连杆机构将所述接料架放下,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一环槽靠近所述铰接孔所在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二环槽远离所述铰接孔所在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包括铰接座和与所述铰接座相连且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铰接孔设置在所述铰接座上;所述第一环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件上,所述第二环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件上;第一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环槽且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二环槽且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的数量均为两件,两个所述第二杆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件的两侧;所述固定座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具有第一安装孔的第一立板,所述连接板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座,每个所述安装座包括间隔设置的具有第二安装孔的两个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环槽为贯穿所述第一杆件的通槽,所述第二环槽为贯穿所述第二杆件的通槽;所述第一杆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一环槽;每个所述第二杆件位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座的两个所述第二立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环槽。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床,所述机床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工作台板、翻转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接料架、举升机构和上述所述的连杆机构;所述接料架可翻转的连接在所述工作台板的一端;所述举升机构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接料架的下方,所述连杆机构位于所述接料架和所述举升机构之间且同时与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和所述接料架相连;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检测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位置的感应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感应装置和所述举升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举升机构以驱动所述连杆机构运动,以将所述接料架举起或放下;当所述接料架举起时,所述接料架与所述工作台板对接。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接料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接料架两侧且靠近所述工作台板的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凸出于所述接料架的上端面且向所述工作台板所在的一侧延伸以形成可以抵靠在所述工作台板上的台阶面;当所述接料架举起到位时,所述台阶面抵靠在所述工作台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装置包括传感器和与感测体;所述感测体设置在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上,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靠近所述感测体,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感测体以判断所述接料架是否举起到位和/或放下到位。进一步地,所述感测体为感应支架,所述传感器包括两个接近开关,一个所述接近开关在所述接料架举起到位时检测到所述感应支架,另一个所述接近开关在所述接料架放下到位时检测到所述感应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机床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板上的两个导轨、以及可以在两个所述导轨上滑动的滑板;两个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板设置有所述接料架的一端对齐。进一步地,所述机床为立式拉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床翻转装置的连杆机构及机床,通过在机床的工作台板的一端设置带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杆机构的翻转装置,可以在只设置一个连杆和一个举升机构的情况下,平稳的翻转接料架,从而使得操作者不用把手伸入工件的加工位,而只需站在防护门外,就可以在伸出到防护门外的接料架上完成上、下料的操作,由此既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又可以避免机床误动作或机床残留的铁屑跟冷却水等对操作者造成伤害,从而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机床的工作台板和翻转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接料架处于放下状态;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工作台板和翻转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接料架处于放下状态,为了示出连杆机构,图中省略了支撑杆;图4为图1中工作台板和翻转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接料架处于举起状态;图5为图1中连杆机构的爆炸图;图6为图1中的翻转装置处于放下状态的主视图;图7为图3的左视图;图8为图1中的翻转装置处于举升状态的主视图;图9为图8的左视图。附图标记:翻转装置100;工作台200;工作台板300;滑板400;导轨500;控制系统600;接料架1;举升机构2;连杆机构3;连杆31;第一杆件311;第一环槽3111;第二杆件312;第二环槽3121;铰接座313;铰接孔3131;连接板32;安装座321;第二立板3211;第二安装孔32111;固定座33;第一立板331;第一安装孔3311;第一连接轴34;第二连接轴35;感应装置4;传感器41;感测体42;支撑杆5;限位块6;台阶面6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上”、“下”、“前”、“后”、“左”、“右”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翻转装置的正常使用状态,如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底”指“下”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床翻转装置的连杆机构,所述机床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工作台板和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接料架和举升机构,所述接料架可翻转的连接在所述工作台板的一端;所述举升机构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接料架的下方,所述连杆机构位于所述接料架和所述举升机构之间且同时与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和所述接料架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连接板、固定座、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接料架的底部,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铰接孔和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铰接孔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通过所述铰接孔铰接在所述工作台板或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轴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槽中,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环槽之间可以相对滑动;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轴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环槽中,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环槽之间可以相对滑动;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相连;当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伸出到位时,所述连杆机构将所述接料架举起,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一环槽远离所述铰接孔所在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二环槽靠近所述铰接孔所在的一端;当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回缩到位时,所述连杆机构将所述接料架放下,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一环槽靠近所述铰接孔所在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二环槽远离所述铰接孔所在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床翻转装置的连杆机构,所述机床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工作台板和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接料架和举升机构,所述接料架可翻转的连接在所述工作台板的一端;所述举升机构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接料架的下方,所述连杆机构位于所述接料架和所述举升机构之间且同时与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和所述接料架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连接板、固定座、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接料架的底部,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铰接孔和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铰接孔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通过所述铰接孔铰接在所述工作台板或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轴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槽中,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环槽之间可以相对滑动;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轴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环槽中,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环槽之间可以相对滑动;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相连;当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伸出到位时,所述连杆机构将所述接料架举起,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一环槽远离所述铰接孔所在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二环槽靠近所述铰接孔所在的一端;当所述举升机构的活动端回缩到位时,所述连杆机构将所述接料架放下,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一环槽靠近所述铰接孔所在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第二环槽远离所述铰接孔所在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铰接座和与所述铰接座相连且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铰接孔设置在所述铰接座上;所述第一环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件上,所述第二环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件上;第一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环槽且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二环槽且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件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的数量均为两件,两个所述第二杆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件的两侧;所述固定座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具有第一安装孔的第一立板,所述连接板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座,每个所述安装座包括间隔设置的具有第二安装孔的两个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环槽为贯穿所述第一杆件的通槽,所述第二环槽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华陈留洋李敢刘代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思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