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D生产镍粉的降碳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6289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D生产镍粉的降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PVD生产的亚微米级金属镍粉加入到反应器加热形成液态,再加热蒸发形成镍蒸汽;同时在反应器中充入氮气;b、步骤a形成的镍蒸汽上升进入无碳材料制成的冷凝管内进行自然冷却,形成镍粉粒子;c、步骤b形成的镍粉粒子从冷凝管进入到脉冲冷却室,镍粉粒子浓度降低,使镍粉粒子之间碰撞机率减小,同时脉冲冷却室不停充入氮气进行冷却,d、步骤c的镍粉粒子从脉冲冷却室出来后,进入到冷却室。该方法冷凝系统采用无碳材料做内管,系统装有冷却室,金属镍粉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通过无碳冷凝管,在脉冲冷确室冷却后收集、金属镍粉的碳含量低,粒度分布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D生产镍粉的降碳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亚微米级金属粉体制备
,具体讲是一种PVD生产镍粉的降碳方法。
技术介绍
在MLCC行业,多采用金属镍粉做电容内电极材料。PVD法生产出的亚微米级金属镍粉,经制成浆料后,用于不同系列的电容器。在已知PVD法金属镍粉生产过程中,冷凝系统均采用了耐高温的石墨做材料做内管,石墨具有耐高温,韧性好,不易开裂等优点。但在高温环境下,石墨与系统中微量的氧及水份发生氧化反应,2C+O2=CO2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导致生产的镍粉中碳含量在500-800PPm,而在后期分级处理过程中,碳元素无法通过分级去除。同时,石墨的氧化反应加速了系统保温材料的消耗,缩短了生产周期。碳元素含量高的镍粉在用于MLCC行业时,由于镍粉中碳元素含量高,在后期电容烧制过程,残留在镍粉中的碳酸盐等在高温下受热分解,产生气泡,导至电容器烧制过程易发生开裂、电容值下降等现象,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因此,解决镍粉中碳杂质问题,降低镍粉中碳元素含量是提高电容器品质的关键。通常情况下,金属镍粉采用酸洗等方法对进行降碳处理,降低镍粉碳含量。先将分级后的镍粉按比例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浆料后,加入一定量的有机酸,搅拌酸洗,使部分镍粉中碳酸盐溶解。然后通过清洗置换,将溶解的碳酸盐去除,从而降低镍粉中碳含量。上述酸洗降碳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在酸洗过程,是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部分镍粉也溶于酸液中,形成酸盐,在置换时与酸液一起排出,造成一定的镍粉流失。其次,酸洗后镍粉需通过大量清水反复置换多遍,势必产生大量的废液,排放酸洗废液也对环境造成影响。酸洗降碳后镍粉,还需再用乙醇置换成乙醇溶液后干燥处理。置换过程需消耗大量的乙醇,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安全隐患。酸洗后镍粉中残留的酸盐在干燥过程易结块团聚,影响粉体分散性,降低产品品质。导至镍粉在制浆过程过滤,影响制浆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凝系统采用无碳材料做内管,系统装有冷却室,金属镍粉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通过无碳冷凝管,在脉冲冷确室冷却后收集、金属镍粉的碳含量低,粒度分布均匀的PVD生产镍粉的降碳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步骤的PVD生产镍粉的降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PVD生产的亚微米级金属镍粉加入到反应器加热形成液态,再加热蒸发形成镍蒸汽;同时在反应器中充入氮气;b、步骤a形成的镍蒸汽上升进入无碳材料制成的冷凝管内进行自然冷却,形成镍粉粒子;冷凝管内的镍蒸汽的温度为1000~1500℃;c、步骤b形成的镍粉粒子从冷凝管进入到脉冲冷却室,镍粉粒子浓度降低,使镍粉粒子之间碰撞机率减小,同时脉冲冷却室不停充入氮气进行冷却,使镍粉粒子在脉冲冷却室的温度降低为550~600℃,所述脉冲冷却室流道横截面积大于冷凝管出口的横截面积;d、步骤c的镍粉粒子从脉冲冷却室出来后的温度为180~220℃,进入到冷却室,降温至80~120℃,同时对冷却室进气抽气,镍粉粉体则落入到收集装置中。所述步骤d收集的镍粉碳含量小于250ppm。该冷凝管采用氧化钴材料作为内管。所述脉冲冷却室内的流道横截面积为冷凝管的流道横截面积3~5倍。所述脉冲冷却室内的镍粉粒子之间有间距。镍粉蒸发后从反应器依次进过冷凝管、脉冲冷却室、冷却室再进入到收集装置。采用以上步骤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方法镍粉生产过程碳含量低,镍粉碳含量由之前的平均600ppm降至250ppm以内,碳含量下降50%以上,大幅降低了镍粉碳含量。2、本方法镍粉在脉冲冷却,粉粒子浓度低,粉体粒子之间碰撞机率减小,镍粉连体粒子少。3、本方法镍粉生产过程直接降碳,碳含量低,无需再采用酸洗等方法对进行降碳处理。4、本方法镍粉生产过程直接降碳,,操作生产过程,稳定、无污染。5、本方法相比酸洗法降碳,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综上所述,本方法,工艺简单,生产稳定,碳含量降幅大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冷凝管全部采用氧化锆做内管材料,镍金属在反应器加热形成镍蒸汽后经氧化锆冷凝管冷却,冷却过程镍粉中无碳元素增加。形成镍粉粒子后,再进入冷却室。由于冷却室呈负压状态,冷却室内压力在70-80Kpa(绝压)范围,气固比减小,镍粉粒子浓度急速下降,粉体粒子之间碰撞机率减小,减少了连体粒子的形成。金属镍粉蒸汽在冷却、收集整个过程是在低碳状态下完成,镍粉碳含量低,解决了金属镍粉碳杂质含量高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PVD生产镍粉的降碳方法的装置示意图。图中所示:1、反应器,2、冷凝管,3、脉冲冷却室,4、冷却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PVD生产镍粉的降碳方法的装置示意图。实施例1:a、将PVD生产的亚微米级金属镍粉加入到反应器1加热形成液态,再加热蒸发形成镍蒸汽;同时在反应器中充入氮气;b、步骤a形成的镍蒸汽上升进入无碳材料制成的冷凝管2内进行自然冷却,形成镍粉粒子;冷凝管2内的镍蒸汽的温度为1000℃;c、步骤b形成的镍粉粒子从冷凝管2进入到脉冲冷却室3,镍粉粒子浓度降低,使镍粉粒子之间碰撞机率减小,同时脉冲冷却室3不停充入氮气进行冷却,使镍粉粒子在脉冲冷却室3的温度降低为550℃,脉冲冷却室3内的流道横截面积为冷凝管2的流道横截面积3倍。d、步骤c的镍粉粒子从脉冲冷却室3出来后的温度为180℃,进入到冷却室,降温至80℃,同时对冷却室4进气抽气,镍粉粉体则落入到收集装置中。镍粉碳含量由之前的平均600ppm降至250ppm以内,碳含量下降50%以上,大幅降低了镍粉碳含量。实施例2:a、将PVD生产的亚微米级金属镍粉加入到反应器1加热形成液态,再加热蒸发形成镍蒸汽;同时在反应器中充入氮气;b、步骤a形成的镍蒸汽上升进入无碳材料制成的冷凝管2内进行自然冷却,形成镍粉粒子;冷凝管2内的镍蒸汽的温度为1500℃;c、步骤b形成的镍粉粒子从冷凝管2进入到脉冲冷却室3,镍粉粒子浓度降低,使镍粉粒子之间碰撞机率减小,同时脉冲冷却室3不停充入氮气进行冷却,使镍粉粒子在脉冲冷却室3的温度降低为600℃,脉冲冷却室3内的流道横截面积为冷凝管2的流道横截面积5倍。d、步骤c的镍粉粒子从脉冲冷却室3出来后的温度为200℃,进入到冷却室,降温至100℃,同时对冷却室4进气抽气,镍粉粉体则落入到收集装置中。镍粉碳含量由之前的平均800ppm降至200ppm以内,碳含量下降60%以上,大幅降低了镍粉碳含量。实施例3:a、将PVD生产的亚微米级金属镍粉加入到反应器1加热形成液态,再加热蒸发形成镍蒸汽;同时在反应器中充入氮气;b、步骤a形成的镍蒸汽上升进入无碳材料制成的冷凝管2内进行自然冷却,形成镍粉粒子;冷凝管2内的镍蒸汽的温度为1200℃;c、步骤b形成的镍粉粒子从冷凝管2进入到脉冲冷却室3,镍粉粒子浓度降低,使镍粉粒子之间碰撞机率减小,同时脉冲冷却室3不停充入氮气进行冷却,使镍粉粒子在脉冲冷却室3的温度降低为580℃,脉冲冷却室3内的流道横截面积为冷凝管2的流道横截面积4倍。d、步骤c的镍粉粒子从脉冲冷却室3出来后的温度为290℃,进入到冷却室,降温至90℃,同时对冷却室4进气抽气,镍粉粉体则落入到收集装置中。镍粉碳含量由之前的平均750ppm降至230ppm以内,碳含量下降55%以上,大幅降低了镍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D生产镍粉的降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PVD生产的亚微米级金属镍粉加入到反应器加热形成液态,再加热蒸发形成镍蒸汽;同时在反应器中充入氮气;b、步骤a形成的镍蒸汽上升进入无碳材料制成的冷凝管内进行自然冷却,形成镍粉粒子;冷凝管内的镍蒸汽的温度为1000~1500℃;c、步骤b形成的镍粉粒子从冷凝管进入到脉冲冷却室,镍粉粒子浓度降低,使镍粉粒子之间碰撞机率减小,同时脉冲冷却室不停充入氮气进行冷却,使镍粉粒子在脉冲冷却室的温度降低为550~600℃,所述脉冲冷却室流道横截面积大于冷凝管出口的横截面积;d、步骤c的镍粉粒子从脉冲冷却室出来后的温度为180~220℃,进入到冷却室,降温至80~120℃,同时对冷却室进气抽气,镍粉粉体则落入到收集装置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D生产镍粉的降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PVD生产的亚微米级金属镍粉加入到反应器加热形成液态,再加热蒸发形成镍蒸汽;同时在反应器中充入氮气;b、步骤a形成的镍蒸汽上升进入无碳材料制成的冷凝管内进行自然冷却,形成镍粉粒子;冷凝管内的镍蒸汽的温度为1000~1500℃;c、步骤b形成的镍粉粒子从冷凝管进入到脉冲冷却室,镍粉粒子浓度降低,使镍粉粒子之间碰撞机率减小,同时脉冲冷却室不停充入氮气进行冷却,使镍粉粒子在脉冲冷却室的温度降低为550~600℃,所述脉冲冷却室流道横截面积大于冷凝管出口的横截面积;d、步骤c的镍粉粒子从脉冲冷却室出来后的温度为180~220℃,进入到冷却室,降温至80~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立新黄科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