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淮兵专利>正文

管道清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624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清理方法,其包括清洗球、清洗液、磨料,所述磨料置于清洗液中形成分散悬浮状态,且磨料为固体颗粒不溶于清洗液,带磨料的清洗液通入待清洗管中,并推动清洗体沿待清洗管内壁运动,磨料通过清洗液粘性粘滞于待清洗管内壁和清洗体表面,清洗体携带磨料后对待清洗管内壁摩擦,实现管内壁清洗。本发明专利技术清洗方法较为节能环保,清洗液、清洗球、磨料能够重复使用,清洗成本较低,对管内壁清洗效果好,效率高,尤其对管内壁顽固附着或挤压嵌入的颗粒物有较强的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清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清洗领域,是一种管道清理方法。
技术介绍
小口径管的加工过程和管使用过程都会产生污垢,这些污垢会影响管的使用以及影响管的品质,因此需要清理。污垢包括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油脂,及挤压嵌入管壁的颗粒物等。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清洗方法为喷砂清洗和清洗液清洗,喷砂清洗即通过气体喷砂对管内壁进行摩擦实现清洗,清洗液清洗是指采用化学软化和溶解,配合喷射、循环、毛刷、海绵球等辅助手段实现清洗。喷砂清洗主要针对管内壁顽垢清洗,但由于喷砂随机性较强,并不是十分可靠,而清洗液清洗则主要针对油脂等松散的污垢清洗,虽然两者可以配合实现清洗,但是清洗效率并不高,耗时较长,工况切换对设备要求较高,故不适合大批量管清洗操作。为此,有待对现有的小口径管道清理方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管道清理方法,使其解决现有同类清洗方法清洗效果欠佳,效率较低,较难大批量清洗使用,尤其是管内壁顽固附着污垢较难有效清洗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管道清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清洗球、清洗液、磨料,所述磨料置于清洗液中形成分散悬浮状态,且磨料为固体颗粒不溶于清洗液,带磨料的清洗液通入待清洗管中,并推动清洗体沿待清洗管内壁运动,磨料通过清洗液粘性粘滞于待清洗管内壁和清洗体表面,清洗体携带磨料后对待清洗管内壁摩擦,实现管内壁清洗。上述方法,通过清洗液的粘性配合磨料悬浮,从而使带磨料的清洗液经过待清洗管时,磨料能够粘滞于待清洗管内壁,当带磨料的清洗液推动清洗球在待清洗管内运动时,清洗液中的磨料亦粘滞于清洗球,清洗球粘滞的磨料以及待清洗管内壁粘滞的磨料随清洗球在管内壁运动时对管内壁形成可靠稳定的摩擦,从而实现管内壁有效清洗,且该清洗过程中不需要较高的流速和压力,消耗清洗球数量和清洗液少,带磨料的清洗液可循环利用,故清洗成本低,较为节能减排。上述管道清理方法中,所述清洗液的流体雷诺数大于100小于5000。流体雷诺数体现了流体在管内壁的流动状态,控制流体雷诺数对于磨料粘滞于管内壁清洗有较大影响,该雷诺数条件下,能够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液的流体雷诺数大于500小于4000。该流体雷诺数条件下,达到较佳的管内壁清洗效果。上述管道清理方法中,所述清洗液的运动粘度常温下为10mm2/s~60mm2/s,其粘度20℃时大于1.1cp,小于100.0cp。该运动粘度范围下,磨料既能保持较好的悬浮分散,亦能达到较好的粘滞性,有利于改善清洗效果和提高清洗效率。上述管道清理方法中,所述清洗液与磨料混合后通过外部搅拌保持均匀分散悬浮状态。通过外部搅拌保持分散悬浮状态,从而使磨料随清洗液进入待清洗管时亦能保持较好的分散悬浮,不易沉淀,提高清洗效果。上述管道清理方法中,所述磨料的颗粒粒径为0.01mm~0.5mm,磨料比重为0.5~2.0G/cm3,磨料相对于清洗液的含量比例为0.01%~1%。该磨料较为适合上述方法的清洗,不仅能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且易形成良好的磨料悬浮状态,有利于清洗的同时,不易对管内壁造成磨损。上述管道清理方法中,所述清洗体为弹性形变体,其外径大于等于所述待清洗管管口内径。通过该结构,使清洗体能够与待清洗管内壁保持较好的贴合,从而配合磨料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上述管道清理方法中,所述清洗体表面为均布开孔和/或均布外凸部。通过该结构,使清洗体能更好的携带或粘滞磨料,实现更好地清洗。上述管道清理方法中,所述清洗液、磨料、清洗体对管内壁形成单向循环冲洗,即待清洗管一端不停通入带磨料的清洗液和间隔的清洗体,带磨料的清洗液和清洗体沿待清洗管一个方向持续清洗。上述单向循环冲洗的优点在于控制方式相对简单。上述管道清理方法中,所述清洗液、磨料、清洗体对管内壁形成循环往复清洗,即待清洗管两端交替通入带磨料的清洗液,使清洗体在待清洗管内形成往复循环,实现对管内壁清洗。上述往复循环清洗的优点在于清洗效率高,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清洗方法较为节能环保,清洗液、清洗球、磨料能够重复使用,清洗成本较低,对管内壁清洗效果好,效率高,尤其对管内壁顽固附着或挤压嵌入的颗粒物有较强的清洗效果,解决了现有管内壁颗粒物难以清洗的技术问题,适合作为现有各领域钢管件的清洗方法使用,或同类清洗方法的改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清洗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清洗球方案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清洗球方案二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及名称为:1、清洗液,2、磨料,3、清洗体,301、开孔,302、外凸部,4、钢管。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以钢管4为待清洗管,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该管道清理方法主要包括清洗体3、清洗液1、磨料2,清洗液为市面上采购的钢管专用清洗液。清洗液中添加分散剂、悬浮剂和/或增稠剂(增粘剂)改变粘度,增粘剂为膨润土、水玻璃、羟甲基纤维素钠、蒙脱石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加水搅拌备用,增稠剂与水按质量比例为0.01%~1.0%。磨料为固体颗粒不溶于清洗液,如树脂颗粒、塑料颗粒、核桃壳颗粒、木质颗粒、秸秆颗粒一种或两种混合物,磨料的颗粒粒径为0.01mm~0.5mm,磨料比重为0.5~2.5G/cm3,磨料相对于清洗液的含量比例为0.01%~1%,清洗液温度控制在1℃~60℃,其运动粘度为10mm2/s~60mm2/s。清洗液粘度20℃时大于1.1cp,小于100.0cp。当磨料加入清洗液中时,通过搅拌均匀,使磨料相对于清洗液形成分散悬浮状态。如图2、3所示,清洗体为橡胶或塑料发泡材质的弹性形变体,形状以球状为主,但不仅限于球状以外的常规形状,例如柱状、锥状等,形变率优选大于等于50%;清洗体表面均布开孔301,例如孔径为0.05mm~5mm,或者清洗体表面均布纤维状的外凸部302,例如外凸部为编制网状、线状、丝状等;上述清洗体的球径为大于等于待清洗管的管径,优选为大于10%。上述钢管的清洗方法为:先向钢管内壁通入带磨料的清洗液,清洗液中的磨料部分粘滞于待清洗管内壁,再向钢管内通入上述清洗体,清洗体在带磨料的清洗液推动作用下沿钢管内壁运动,运动过程中,清洗液中的磨料粘滞于清洗体表面,依靠管内壁粘滞的磨料和清洗体粘滞的磨料,随着清洗体相对管内壁运动,清洗体与钢管内壁之间积聚磨料,从而对钢管内壁形成稳定可靠的摩擦,最终实现对管内壁有效清洗。清洗完成后,再通水清洗并吹风干燥,即完成整个清洗过程。上述清洗方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采用单向循环清洗,即待清洗管一端不停通入带磨料的清洗液和间隔的清洗体,带磨料清洗液和清洗体沿待清洗管一个方向持续清洗。另一种是待清洗管两端交替通入带磨料的清洗液(即待清洗管两端进液出液交替),使清洗体在待清洗管内形成往复循环,实现对管内壁清洗。结合上述清洗方法,以单向循环清洗分别对管径为15mm、25mm、45mm的待清洗管进行大量清洗测试,测试所参照的标准文件包括:ISO23309:2007《液压传动系统系统总成管路冲洗方法》;GB/T25133-2010《液压系统总成管路冲洗方法》;GB/T25146-2010《工业设备清洗质量验收规范》;GB/T25148-2010《工业设备清洗中除垢率和洗净率测试方法》。测试结果以油污残留量<125mg/㎡为合格,最终所得到的清洗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清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清洗体(3)、清洗液(1)、磨料(2),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料(2)置于清洗液(1)中形成分散悬浮状态,且磨料为固体颗粒不溶于清洗液,带磨料的清洗液通入待清洗管中,并推动清洗体(3)沿待清洗管内壁运动,磨料通过清洗液粘性粘滞于待清洗管内壁和清洗体表面,清洗体携带磨料后对待清洗管内壁摩擦,实现管内壁清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清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清洗体(3)、清洗液(1)、磨料(2),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料(2)置于清洗液(1)中形成分散悬浮状态,且磨料为固体颗粒不溶于清洗液,带磨料的清洗液通入待清洗管中,并推动清洗体(3)沿待清洗管内壁运动,磨料通过清洗液粘性粘滞于待清洗管内壁和清洗体表面,清洗体携带磨料后对待清洗管内壁摩擦,实现管内壁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1)的流体雷诺数大于100小于50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1)的流体雷诺数大于500小于40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1)的运动粘度为10mm2/s~60mm2/s,其粘度20℃时大于1.1cp,小于100.0cp。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1)与磨料(2)混合后通过外部搅拌保持均匀分散悬浮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淮兵
申请(专利权)人:朱淮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