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称性好的极片刷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23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称性好的极片刷灰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轴、第四齿轮、支撑板、左刷灰盒、右刷灰盒、左毛刷轮、右毛刷轮、左连接块、右连接块、滑动块、导向杆、调节板、左滑板、右滑板、气缸、气缸连接头和滑轨,极片刷灰机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气缸驱动左右两滑板沿滑轨向左右外侧或内侧移动时,相应的滑动块沿导向杆下移或上移,保证左右两个毛刷轮系统移动距离相等始终以两毛刷轮轴心中线对称,提高刷灰质量,结构稳固,刷灰速度快捷,另外,增加拉把机构使得更换毛刷轮方便,无需拆除整个机构,节省人力、时间,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称性好的极片刷灰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称性好的极片刷灰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制片机、卷绕机都配有极片刷灰机构,极片刷灰机构对极片进行刷灰处理,保证极片的干净度和减少加工不良。现有极片刷灰机构如图1所示,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两毛刷反向旋转,极片从两毛刷中间穿过进行刷灰,此机构有如下缺陷:一是毛刷轮张开闭合及旋转过程中依靠气缸顶头来驱动,毛刷轮不呈中线对称左右移动,左右晃动造成刷灰不均,除灰效果不理想;二是毛刷轮的使用寿命有限,用到一定期限需更换,现有刷灰机构更换毛刷轮时需先把整个机构从整机上拆除后再拆开刷灰机构才能进行,更换困难不方便需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及时间;三是毛刷盒体或护罩之间的间隙较小,不利于穿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毛刷轮张开闭合及旋转过程中左右毛刷轮保持良好对称性的极片刷灰机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对称性好的极片刷灰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轴、第四齿轮、支撑板、左刷灰盒、右刷灰盒、左毛刷轮、右毛刷轮、左连接块、右连接块、滑动块、导向杆、调节板、左滑板、右滑板、气缸、气缸连接头和滑轨,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轴,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第三齿轮轴、第四齿轮轴外周侧分别安装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啮合第四齿轮,支撑板后方安装左刷灰盒、右刷灰盒,左刷灰盒、右刷灰盒内部分别安装左毛刷轮、右毛刷轮,第一齿轮轴后端穿过支撑板连接右毛刷轮,第四齿轮轴后端穿过支撑板连接左毛刷轮,左连接块下端套装第四齿轮轴而上端套装第三齿轮轴尾部,右连接块下端套装第一齿轮轴而上端套装第二齿轮轴尾部,第二齿轮轴、第三齿轮轴头部分别连接滑动块左右侧,滑动块滑动连接垂直的导向杆,导向杆顶部安装于调节板,调节板安装于支撑板上方,第一齿轮轴、第四齿轮轴后方分别安装有右滑板、左滑板,第一齿轮轴与右滑板之间安装轴承,第四齿轮轴与左滑板之间安装轴承,右滑板前方安装气缸,气缸活塞杆向左伸出连接气缸连接头,气缸连接头安装于左滑板前方,左滑板、右滑板后方分别滑动连接滑轨,滑轨水平安装于支撑板前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刷灰盒、右刷灰盒前方通过轴承座分别固定连接左滑板、右滑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刷灰盒、右刷灰盒后方安装拉把机构,拉把机构有两个与左毛刷轮和右毛刷轮相对应,单个拉把机构包括拉把座、拉把、限位螺杆、轴承和弹簧,第一齿轮轴后端、第四齿轮轴后端设有销孔,左毛刷轮的轮轴前端通过销钉穿入销孔中连接第四齿轮轴,右毛刷轮的轮轴前端通过销钉穿入销孔中连接第一齿轮轴,左刷灰盒、右刷灰盒后方安装拉把座,拉把的杆部位于拉把座内而头尾部从拉把座中伸出,拉把的头部安装轴承,拉把座内部安装弹簧,弹簧驱动拉把的头部嵌入左毛刷轮、右毛刷轮的轮轴后端,拉把的杆部设有限位槽,限位螺杆穿过拉把座后杆部置于限位槽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齿轮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轨有两根分别安装于支撑板前方上下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设有供轴承座穿过的空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左连接块、右连接块、滑动块、导向杆、调节板、左滑板、右滑板、滑轨的相互配合,气缸驱动左右两滑板沿滑轨向左右外侧或内侧移动时,相应的滑动块沿导向杆下移或上移,保证左右两个毛刷轮系统移动距离相等始终以两毛刷轮轴心中线对称,提高刷灰质量,结构稳固,刷灰速度快捷,另外,增加拉把机构使得更换毛刷轮方便,无需拆除整个机构,节省人力、时间,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从轴测方向所视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从右方向所视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左右毛刷轮张开时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左右毛刷轮闭合时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左毛刷轮、左毛刷盒、拉把机构组合时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左毛刷轮、左毛刷盒、拉把机构分解时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2~4所示,一种对称性好的极片刷灰机构,包括电机1、第一齿轮轴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轴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轴6、第三齿轮7、第四齿轮轴8、第四齿轮9、支撑板10、左刷灰盒11、右刷灰盒12、左毛刷轮13、右毛刷轮14、左连接块15、右连接块16、滑动块17、导向杆18、调节板19、左滑板20、右滑板21、气缸22、气缸连接头23和滑轨24,电机1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轴2,第一齿轮轴2、第二齿轮轴4、第三齿轮轴6、第四齿轮轴8外周侧分别对应安装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7、第四齿轮9,第一齿轮3啮合第二齿轮5,第二齿轮5啮合第三齿轮7,第三齿轮7啮合第四齿轮9,支撑板10后方安装左刷灰盒11、右刷灰盒12,左刷灰盒11、右刷灰盒12内部分别安装左毛刷轮13、右毛刷轮14,第一齿轮轴2后端穿过支撑板10连接右毛刷轮14,第四齿轮轴8后端穿过支撑板10连接左毛刷轮13,左连接块15下端套装第四齿轮轴8而上端套装第三齿轮轴6尾部,右连接块16下端套装第一齿轮轴2而上端套装第二齿轮轴4尾部,左连接块15、右连接块16位于支撑板10前方,第二齿轮轴4、第三齿轮轴6头部分别连接滑动块17左右侧,滑动块17滑动连接垂直的导向杆18,导向杆18顶部安装于调节板19,调节板19安装于支撑板10上方,第一齿轮轴2、第四齿轮轴8后方分别安装有右滑板21、左滑板20,第一齿轮轴2与右滑板21之间安装轴承,第四齿轮轴8与左滑板20之间安装轴承,轴承保证第一齿轮轴2、第四齿轮轴8转动,右滑板21前方安装气缸22,气缸活塞杆向左伸出连接气缸连接头23,气缸连接头23安装于左滑板20前方,左滑板20、右滑板21后方分别滑动连接滑轨24,滑轨24水平安装于支撑板10前方。具体的,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5连接第一齿轮轴2,滑轨24有两根分别安装于支撑板10前方上下侧,保证左滑板20、右滑板21左右移动平稳。另外,如图5~7所示,左刷灰盒11、右刷灰盒12前方通过轴承座26穿过支撑板10的空槽分别固定连接左滑板20、右滑板21,保证左刷灰盒11、右刷灰盒12随左滑板20、右滑板21同步移动,便于调节左毛刷轮13、右毛刷轮14间距方便穿带极片。具体的,左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称性好的极片刷灰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轴、第四齿轮、支撑板、左刷灰盒、右刷灰盒、左毛刷轮和右毛刷轮,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轴,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第三齿轮轴、第四齿轮轴外周侧分别安装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啮合第四齿轮,支撑板后方安装左刷灰盒、右刷灰盒,左刷灰盒、右刷灰盒内部分别安装左毛刷轮、右毛刷轮,第一齿轮轴后端穿过支撑板连接右毛刷轮,第四齿轮轴后端穿过支撑板连接左毛刷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连接块、右连接块、滑动块、导向杆、调节板、左滑板、右滑板、气缸、气缸连接头和滑轨,左连接块下端套装第四齿轮轴而上端套装第三齿轮轴尾部,右连接块下端套装第一齿轮轴而上端套装第二齿轮轴尾部,第二齿轮轴、第三齿轮轴头部分别连接滑动块左右侧,滑动块滑动连接垂直的导向杆,导向杆顶部安装于调节板,调节板安装于支撑板上方,第一齿轮轴、第四齿轮轴后方分别安装有右滑板、左滑板,第一齿轮轴与右滑板之间安装轴承,第四齿轮轴与左滑板之间安装轴承,右滑板前方安装气缸,气缸活塞杆向左伸出连接气缸连接头,气缸连接头安装于左滑板前方,左滑板、右滑板后方分别滑动连接滑轨,滑轨水平安装于支撑板前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称性好的极片刷灰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轴、第四齿轮、支撑板、左刷灰盒、右刷灰盒、左毛刷轮和右毛刷轮,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轴,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第三齿轮轴、第四齿轮轴外周侧分别安装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啮合第四齿轮,支撑板后方安装左刷灰盒、右刷灰盒,左刷灰盒、右刷灰盒内部分别安装左毛刷轮、右毛刷轮,第一齿轮轴后端穿过支撑板连接右毛刷轮,第四齿轮轴后端穿过支撑板连接左毛刷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连接块、右连接块、滑动块、导向杆、调节板、左滑板、右滑板、气缸、气缸连接头和滑轨,左连接块下端套装第四齿轮轴而上端套装第三齿轮轴尾部,右连接块下端套装第一齿轮轴而上端套装第二齿轮轴尾部,第二齿轮轴、第三齿轮轴头部分别连接滑动块左右侧,滑动块滑动连接垂直的导向杆,导向杆顶部安装于调节板,调节板安装于支撑板上方,第一齿轮轴、第四齿轮轴后方分别安装有右滑板、左滑板,第一齿轮轴与右滑板之间安装轴承,第四齿轮轴与左滑板之间安装轴承,右滑板前方安装气缸,气缸活塞杆向左伸出连接气缸连接头,气缸连接头安装于左滑板前方,左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军李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泓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