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心律失常的消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618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心律失常的消融装置,主要包括消融管体,消融管体的右端外表面设有隔离支撑组件,消融管体右端面设有射频电极组件,射频电极组件的右端设有弹簧伸缩杆,弹簧伸缩杆的右端设有电极接头,弹簧伸缩杆左端与射频电极组件内壁之间设有弹簧,射频电极组件中轴位置的右端设有电极接头端口,电极接头端口的上下两侧设有水平滑轨,电极接头与电机接头端口通过水平滑轨进行活动连接,射频电极组件右端外表面等距分布有缓冲条,通过弹簧伸缩杆的运动来调节电极接头和电极接收端口的接触。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能够实现血液的流通和阻挡,提高消融效果,并通过弹簧伸缩杆可以快速进行消融工作,防止局部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心律失常的消融装置
本技术属于的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心律失常的消融装置。
技术介绍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一些复杂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应升高;2014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房颤动在≥60岁男女患病率分别增长至1.83%和1.92%;与心房颤动一样,室性心律失常患病率也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升高而升高。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数字减影技术、心脏三维成像相继应用于临床,以及射频用医疗器械的发展与心律失常基础理论的进展,经皮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根治心律失常的一项主要手段,大幅度提高了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但相比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术而言,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无论是在解剖结构上,还是在电生理机制上均更加复杂,并且,经皮射频消融术均是利用数字减影技术与心脏三维成像这种非直观的成像技术,医生或患者看到的是经过电脑处理过的心血管组织影像,达不到类似胃肠镜、腹腔镜那样直观的观察效果,这也成为目前制约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继续向前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但由于血管镜检查时需要频繁阻断血流、开通血流,制约了血管镜的临床应用,现有技术中,一是无法解决在血管镜头与心血管组织之间血液完全排空问题;二是血管镜头端较硬,并且操作相对复杂。总之,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可以调节在消融过程中,实现血液的排出和排入,并达导快速准确,防止消融装置头端较硬,影响消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心律失常的消融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心律失常的消融装置,主要包括消融管体,所述消融管体的左端设有显示器,消融管体的右端外表面设有隔离支撑组件,隔离支撑组件内部等距分布有三个支撑支杆,所述每个支撑支杆上端与隔离支撑组件内壁连接,每个支撑支杆的下端设有放置槽,支撑支杆在放置槽中连接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为市售,消融管体的右端面设有射频电极组件,所述射频电极组件与放置槽之间等距分布有冷光源,通过光纤与所述显示器相连,所述射频电极组件的右端设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的右端设有电极接头,弹簧伸缩杆的左端连接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为市售,电机接头通过导线与外界的射频消融仪相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左端与射频电极组件内壁之间设有弹簧,射频电极组件中轴位置的右端设有电极接头端口,所述电极接头端口的上下两侧设有水平滑轨,电极接头与电机接头端口通过所述水平滑轨进行活动连接,射频电极组件右端外表面等距分布有缓冲条。进一步地,隔离支撑组件和缓冲条为橡胶材料,防止在装置出入时对血管造成损伤,更加具有弹性去扩张血管,便于装置进入,并保护消融时装置右端与消融部位之间的弹性接触,防止损伤。进一步地,弹簧伸缩杆的压缩长度大于水平滑轨长度,便于电极接头和电极接受端口紧密接触,防止接触不良。进一步地,冷光源设有十字刻度线,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消融部位的消融情况和位置关系。本技术的工作方法:将消融管体通过穿入血管壁内,通过调节支撑支杆对弹性可塑性框体的收缩和扩张的作用,使装置快速进入到消融部位,到达消融部位,打开弹簧伸缩杆推动电极接头与电机接收端口的接触,并打开支撑支杆对弹性可塑性框体进行扩张工作,阻止血液,进行消融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消融管体右端设有隔离支撑组件便于扩张调节血管内壁,实现快速进入到消融部位,在进行消融的工作时,打开支撑支杆对弹性可塑性框体,对其血液进行阻挡和流通,消除了血液对传输图像的影响,并通过弹簧伸缩杆对电机接头的推进与电机接收端口进行接触和分离,实现可调节式消融工作,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对患者造成影响,并通过弹性伸缩杆左端与射频电极组件内壁之间设有弹簧,防止弹力过大,影响消融,通过缓冲条的作用,实现具有弹性的接触消融部位的四周,减少装置对其部位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隔离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射频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其中,1-消融管体、101-显示器、2-隔离支撑组件、201-支撑支杆、202-放置槽、3-射频电极组件、301-电极接头、3011-弹簧伸缩杆、302-电极接收端口、303-水平滑轨、304-缓冲条、a-冷光源、b-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理解,下面结合图1-3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一种用于心律失常的消融装置,主要包括消融管体1,消融管体1的左端设有显示器101,消融管体1的右端外表面设有隔离支撑组件2,隔离支撑组件2为橡胶材料,防止在装置出入时对血管造成损伤,更加具有弹性,扩张血管,便于装置进入,隔离支撑组件2内部等距分布有三个支撑支杆201,每个支撑支杆201上端与隔离支撑组件2内壁连接,每个支撑支杆201的下端设有放置槽202,消融管体1的右端面设有射频电极组件3,射频电极组件3与放置槽202之间等距分布有冷光源a,冷光源a设有十字刻度线,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消融部位的消融情况和位置关系,射频电极组件3的右端设有弹簧伸缩杆3011,所述弹簧伸缩杆3011的右端设有电极接头301,弹性伸缩杆3011左端与射频电极组件3内壁之间设有弹簧b,射频电极组件3中轴位置的右端设有电极接头端口302,电极接头端口302的上下两侧设有水平滑轨303,弹簧伸缩杆3011的压缩长度大于水平滑轨303长度,便于电极接头和电极接受端口紧密接触,防止接触不良,电极接头301与电机接头端口302通过水平滑轨303进行活动连接,射频电极组件3右端外表面等距分布有缓冲条304,缓冲条304为橡胶材料,保护消融时装置右端与消融部位之间的弹性接触,防止损伤。本技术的工作方法:将消融管体1过穿入血管壁内,通过调节支撑支杆201对隔离支撑组件2的收缩和扩张的作用,使装置快速进入到消融部位,到达消融部位,打开弹簧伸缩杆3011推动电极接头301与电机接收端口302的接触,并打开支撑支杆201对隔离支撑组件2进行扩张工作,阻止血液,进行消融工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心律失常的消融装置,主要包括消融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管体(1)的左端设有显示器(101),消融管体(1)的右端外表面设有隔离支撑组件(2),所述隔离支撑组件(2)内部等距分布有三个支撑支杆(201),所述每个支撑支杆(201)上端与隔离支撑组件(2)内壁连接,每个支撑支杆(201)的下端设有放置槽(202),消融管体(1)的右端面设有射频电极组件(3),所述射频电极组件(3)与放置槽(202)之间等距分布有冷光源(a),所述射频电极组件(3)的右端设有弹簧伸缩杆(3011),所述弹簧伸缩杆(3011)的右端设有电极接头(301),弹簧伸缩杆(3011)左端与射频电极组件(3)内壁之间设有弹簧(b),射频电极组件(3)中轴位置的右端设有电极接收端口(302),所述电极接收端口(302)的上下两侧设有水平滑轨(303),电极接头(301)与电机接收端口(302)通过所述水平滑轨(303)进行活动连接,射频电极组件(3)右端外表面等距分布有缓冲条(3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心律失常的消融装置,主要包括消融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管体(1)的左端设有显示器(101),消融管体(1)的右端外表面设有隔离支撑组件(2),所述隔离支撑组件(2)内部等距分布有三个支撑支杆(201),所述每个支撑支杆(201)上端与隔离支撑组件(2)内壁连接,每个支撑支杆(201)的下端设有放置槽(202),消融管体(1)的右端面设有射频电极组件(3),所述射频电极组件(3)与放置槽(202)之间等距分布有冷光源(a),所述射频电极组件(3)的右端设有弹簧伸缩杆(3011),所述弹簧伸缩杆(3011)的右端设有电极接头(301),弹簧伸缩杆(3011)左端与射频电极组件(3)内壁之间设有弹簧(b),射频电极组件(3)中轴位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盈刘启方李宗庄黄晶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