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贞宽专利>正文

防针刺针头结构以及防针刺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117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针刺针头结构以及防针刺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防针刺针头结构包括针座、针主体以及防针刺组件,针主体插设于针座。防针刺组件包括防护罩、弹性伸缩件和防护主体,防护罩的内部具有安装空腔,且防护罩的第一端具有与安装空腔连通的安装口,防护罩与针座螺纹连接。针主体穿设于安装口与安装空腔。防护主体内部具有贯穿腔体,防护主体的一端与针座连接,且防护主体套设在防护罩的外部。弹性伸缩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针座以及防护罩的第一端,弹性伸缩件具有使得防护罩在贯穿腔体内运动的趋势。防护罩的第一端能够运动至贯穿腔体外,防护罩的第二端能够卡持在贯穿腔体内,以使得防护罩和防护主体能够将针主体罩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针刺针头结构以及防针刺注射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针刺针头结构以及防针刺注射器。
技术介绍
注射器可以用于注入和输出各种液体,也可以用于抽吸液体。插上注射针后的注射器在医疗领域通常用于将各种药物注射到人体或动物的血管、皮下组织等。注射器使用后,对于医生或护士来说,容易被注射器上的注射针扎伤;处理这些医疗废弃物的工作人员也容易被扎伤,从而具有被感染上与血液有关的疾病,如艾滋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针刺针头结构以及防针刺注射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注射针容易扎伤工作人员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针刺针头结构,其包括:针座、针主体以及防针刺组件,针主体插设于针座。防针刺组件包括防护罩、弹性伸缩件和防护主体,防护罩的内部具有安装空腔,且防护罩的第一端具有与安装空腔连通的安装口,防护罩与针座螺纹连接;针主体穿设于安装口与安装空腔。防护主体内部具有贯穿腔体,防护主体的一端与针座连接,且防护主体套设在防护罩的外部。弹性伸缩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针座以及防护罩的第一端,弹性伸缩件具有使得防护罩在贯穿腔体内运动的趋势。防护罩的第一端能够运动至贯穿腔体外,防护罩的第二端能够卡持在贯穿腔体内,以使得防护罩和防护主体能够将针主体罩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防护主体套设在防护罩外时防护罩的第一端在贯穿腔体外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防护罩位于贯穿腔体外部的部分为操作部,操作部的外壁具有凸起的防滑条。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防针刺针头结构还包括齿圈,齿圈的内壁能够与防滑条啮合,齿圈能够套设于操作部的外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防护主体包括固定防护件和至少一个防护体,固定防护件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固定防护件内部具有贯穿第三端和第四端的第一贯穿腔体。固定防护件的第三端与针座连接,至少一个防护体设置于第一贯穿腔体内,且至少一个防护体的一端能够穿过固定防护件的第四端,至少一个防护体的另一端能够卡持在第一贯穿腔体内。至少一个防护体的内部具有第二贯穿腔体,防护罩的第一端能够运动至第二贯穿腔体外,防护罩的第二端能够卡持在第二贯穿腔体内。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防护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片,弹性片能够穿过固定防护件的第四端并抵持于固定防护件的周缘。可选地,防护体设置有两个,两个防护体中的第一防护体设置于第一贯穿腔体内,第一防护体的一端能够穿过固定防护件的第四端,第一防护体的另一端能够卡持在第一贯穿腔体内。第一防护体的内部具有第一子贯穿腔体,两个防护体中的第二防护体设置于第一子贯穿腔体内,第二防护体的一端能够穿过第二防护体的一端,第二防护体的另一端能够卡持在第一子贯穿腔体内。第二防护体的内部具有第二子贯穿腔体,防护罩的第一端能够运动至第二子贯穿腔体外,防护罩的第二端能够卡持在第二子贯穿腔体内。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防护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片,且第一防护体的弹性片能够抵持于固定防护件的周缘。第二防护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片,且第二防护体的弹性片能够抵持于第一防护体的周缘。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防护罩的第二端设置有弹性片,第二端的弹性片能够穿出防护主体并抵持于防护主体的周缘。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弹性伸缩件为弹簧,弹簧套设于针主体外。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防护罩的第一端具有抵持部,安装口的周缘形成抵持部,弹簧的一端抵持于抵持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针刺注射器,其包括针筒以及上述防针刺针头结构,针座与针筒的端部连接。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需要将针主体防护起来时,由于防护罩使得防护罩与针座螺纹连接,旋转防护罩则能使得防护罩与针座脱离,此时由于弹性伸缩件的弹性回复力,使得防护罩被弹向远离针座的一端,防护罩的第一端运动至贯穿腔体外,防护罩的第二端能够卡持在贯穿腔体内,防护罩的内部空间和防护主体的贯穿腔体成为针主体的容纳空间,防护罩和防护主体将针主体罩住,从而避免针主体的针尖刺伤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针刺针头结构的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针刺针头结构的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针刺针头结构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针座与针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针刺针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针刺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防针刺注射器;100-防针刺针头结构;110-针座;111-凸条;120-针主体;121-保护套;130-防针刺组件;131-防护罩;1311-第一端;1312-第二端;1313-抵持部;1314-操作部;131a-安装口;131b-螺旋凹槽;131c-防滑条;132-弹性伸缩件;133-防护主体;1331-固定防护件;133a-第三端;133b-第四端;1332-第一防护体;1333-第二防护体;140-齿圈;151-弹性片;210-针筒;220-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针刺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针座、针主体以及防针刺组件,所述针主体插设于所述针座;所述防针刺组件包括防护罩、弹性伸缩件和防护主体,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具有安装空腔,且所述防护罩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安装空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防护罩与所述针座螺纹连接;所述针主体穿设于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安装空腔;所述防护主体内部具有贯穿腔体,所述防护主体的一端与所述针座连接,且所述防护主体套设在所述防护罩的外部;所述弹性伸缩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针座以及所述防护罩的所述第一端,所述弹性伸缩件具有使得所述防护罩在所述贯穿腔体内运动的趋势;所述防护罩的所述第一端能够运动至所述贯穿腔体外,所述防护罩的第二端能够卡持在所述贯穿腔体内,以使得所述防护罩和所述防护主体能够将所述针主体罩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针刺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针座、针主体以及防针刺组件,所述针主体插设于所述针座;所述防针刺组件包括防护罩、弹性伸缩件和防护主体,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具有安装空腔,且所述防护罩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安装空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防护罩与所述针座螺纹连接;所述针主体穿设于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安装空腔;所述防护主体内部具有贯穿腔体,所述防护主体的一端与所述针座连接,且所述防护主体套设在所述防护罩的外部;所述弹性伸缩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针座以及所述防护罩的所述第一端,所述弹性伸缩件具有使得所述防护罩在所述贯穿腔体内运动的趋势;所述防护罩的所述第一端能够运动至所述贯穿腔体外,所述防护罩的第二端能够卡持在所述贯穿腔体内,以使得所述防护罩和所述防护主体能够将所述针主体罩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体套设在所述防护罩外时所述防护罩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贯穿腔体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针刺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位于所述贯穿腔体外部的部分为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的外壁具有凸起的防滑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刺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针刺针头结构还包括齿圈,所述齿圈的内壁能够与所述防滑条啮合,所述齿圈能够套设于所述操作部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针刺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体包括固定防护件和至少一个防护体,所述固定防护件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固定防护件内部具有贯穿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的第一贯穿腔体;所述固定防护件的所述第三端与所述针座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防护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贯穿腔体内,且所述至少一个防护体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固定防护件的所述第四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贞宽
申请(专利权)人:刘贞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