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计怀安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101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48
中医中药方是中国中医药领域《加味乌药》加味组成:乌药、香附、砂仁、木香、炙甘草、延胡,增加益母草、干姜、附子九味中药组成。古老的中药类似现代药服用方法,便于携带服用方便快捷,饮水即痛可服用,疗效可靠,使痛经患者摆脱痛致休克之苦,使人轻松愉快地度过行经期自然生理期,如平时常人一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一、
中国中药、古方创新、人类健康二、
技术介绍
中医中药防病治病在人类健康生存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方剂的形成历史相当悠久,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辨食物及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过程中,不断发现一些植物花、果、根皮,与某些动物的皮肉、骨骼或脏器可以治病,因而产生出矿物、植物、动物的皮肉药品的知识。最初,只是使用单味药。经过许多年代的医疗实践,认识到几味药配合起来治病的效果更好,于是逐渐形成了方剂,如1973年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记载了治疗52种病的医方,再如2015年12月6日中国日报所刊中国屠呦呦赴瑞典以青蒿素获诺奖,青蒿素攻克死亡率极高的疟疾做出伟大的贡献。方源来自中国中医方剂学《周凤梧方剂学》该书467-468页上《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加干姜、附子、益母草组成。本人在50多年的临床经验证运用,收聚医案病案用中医中药理论指导,以现代概念手段对比、追踪对比中医辩证无误的前提下,虽然西中医耗时,但疗效是出奇的好。西医西药罔效的案例太多太多,出于同情患者及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造福人类的目地出发,这就是本人的思想动机,以上两书的方子就是
技术介绍
。本着继承前人,总结吸取在临床治疗中的成功及失误的教训,站在历史的高度,撷取当代科学理论与成果,对其中每一味中药进行药物分析提炼、升华、加减使其理论,效验体系沿着科学轨道顺利前行,让天下痛经患不痛经,祛除痛苦……(案例另设篇章)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一、方源:来自《周凤梧方剂学》468页《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该方剂学于2005年6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二、药物组成:乌药、醋制香附、姜汁炒祛壳砂仁、木香、炙甘草、延胡这是原方,在基础上新增加益母草、干姜、附子九味药组成。三、功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温阳祛寒,促进新陈代谢。四、主治: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脘腹胀痛,妇女经前或月经初行时少腹胀痛,气滞影响血液不畅行,故经期出现少腹胀痛,气滞肝郁不疏,故连及胸肋乳房胀痛。方中乌药善理胸腹寒冷逆滞之气,并通行上下,消胀止痛,为方中主药,辅以香附木香,一疏肝络郁气,二调胃肠气机。结合乌药共奏行气止痛之效,炙甘草和中缓急,姜汁炒去壳砂仁可通三焦,达津液,能纳五脏六腑之精而归于肾(先天)。延胡既理气又可活血,干姜温中祛寒,又可解附子之毒性,姜附并行,脾肾阳得复,经血自然畅行又伍益母草去瘀生新,共奏气机畅行,新陈代谢顺其自然而康复。五、禁忌事项:平时少服或不服抗生素西药,忌冰冻食物,注意不要受寒。规格:中医中药水泛丸制剂。六、药理研究:1、乌药,异名天台乌药,鳑魮,矮樟。基源: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乌药的根。成分:根含冰片乙酸酯、橄榄烯、葎草烯等……药理:对消化系统作用,对杭乙酰胆碱、磷酸组胺,抗炎镇痛,抗病毒……等作用。药性:辛、温,归脾、胃、肝、膀胱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主治胸肋满闷,脘腹胀痛,头痛,寒疝疼痛、痛经及产后腹痛,尿频,遗尿等。宜忌:气虚及内热患忌服,孕妇及体虚慎用。《中药大辞典》上册654-657页(以下简称药典)。2、香附,异名雀头香、香附子等。基源:为莎草科莎划属植物莎草的根茎。成分:根茎含挥发油蒎烯、莰烯、柠檬乙烯,香附子烯……药理:1、对子宫的作用。2、雌素作用,香附子烯作用最强是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依据。3、对肠道作用。4、对血管作用,其苷类,黄酮类酚类有强心或减慢心率作用,使血压降低。5、抗病毒作用、搞惊厥作用。6、毒性较小。药性:辛、甘、微寒。无毒。功能主治:理气解郁,调经,安胎。胸肋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行经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药典》下册2340-2342页。3、砂仁,异名缩砂仁、缩砂密等。基源:为姜科砂仁属植物阳春砂仁,绿壳砂仁或海南砂仁的成实果实或种子。原植物又名阳春砂仁(《中药志》)。成分:砂仁含挥发油,经鉴定成分有乙酰龙脑脂,樟脑,柠檬烯,莰烯,蒎烯等……药理:抗血小板聚作作用;对消化系统作用……。药性:辛、温,有毒,归脾、胃、肺及肝经。功能主治:主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纲目中所,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鲠骨鲠。《药典》上册2288-2291页。4、益母草,异名坤草。基源: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益母草和细叶益母草的全草。成分:1、益母草,全草含生物碱,益母草碱,水苏碱。2、细叶益母草,全草含生物碱:益线草碱,4-胍基-1-丁醇,4-胍基丁酸,精氨酸……药理:1、对子宫作用。益母草是常用的调经止血药,具有较强的子宫兴奋作用,能增加子宫收缩幅度、频率及张力。2、对心血管作用。3、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4、对免疫功能的作用。5、对肾脏的作用……药性:辛、苦、微寒。归肝、肾、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冶月经不调,经闭,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跌打损伤,小便不利,水肿,痈肿疮疡。宜忌:阴虚血少,月经过多,瞳仁散大者均禁服。《药典》下册2695-2698页。5、干姜:异名白姜、均姜等。基源:为姜科姜属植物姜根茎的干燥品。成分:干姜油含挥发性成分:α-姜烯,牻牛儿醛,牻牛儿醇……等等。药理:1、镇定作用。2镇痛作用。3、抗炎作用。4、对心血管的作用。5、抗凝血作用。6、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7、对消化系统的作用。8、抗氧化作用。9、其他作用。药性: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哎吐,泄泻,亡阳厥逆,寒湿痹痛,寒饮喘咳。宜忌: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服。《药典》下册98-101页。6、附子基源:为毛莨科乌头属植物乌头(栽培吕)的侧根(子根)。成分:附子含生物碱类: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药理: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3抗炎作用。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5、对外周神经的影响。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7、抑瘤作用。8、对肠道平滑肌的影响。药性: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用主治:回阳救逆,散寒除湿。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回阳救逆可用18-30g。宜忌: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服药时不宜饮酒不宜以白酒为引,反半夏、瓜蒌、白蔹、白及、贝母。本品用之不当可引起中毒,症状参见“川乌头”条。《药典》上册1670-1674页。7、炙甘草,异名美草皮,蜜甘、蜜草,黑根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基源: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成分:甘草,根和根茎主含三萜皂苷。药理:1、抗微生物作用;2、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5、对抗炎、镇咳、痰作用。6、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7、抗肿瘤、抗突变。8、解毒影响药物代谢。9、对脑、肾功能的影响。10、对生殖系统的作用。11、抗氧化作用。12、其他作用。炮制:炙甘草,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甘草拌匀,闷润片刻,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显深黄色,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方源来自中国中医方剂学《周风梧方剂学》467‑468页原名《乌药汤》(济阴纲目),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3月于济南。药物组成:乌药、香附、当归、木香、炙甘草此是原方组成,去掉当归加入砂仁、延胡、生姜为《加味乌药汤》来自(济阴纲目),《加味乌药汤》组成:乌药、香附、砂仁、木香、炙甘草、延胡,在基础方加入益母草、生姜,改为干姜,共九味组成,加入后疗效由原来的70%跃升为95%以上。功效:行气止痛。主治: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脘腹胀痛,少腹剧痛,胸胁乳房胀痛,脉眩滞涩者,每月行经必痛者。痛经患者不仅仅是气滞瘀塞,而还有阳虚所致者不少,为此温阳、活血、行气三要素,月月安宁。专利技术技术特征:此为内服制剂,规格为水泛丸,选用无霉变虫蛀之优质地道中药材,按规定配方比例数据组方后进入第一道工序,烘燥机由60℃逐步升至100℃,后待冷却后行粗粉状粉碎,干燥处理出机后待冷却后,进入第二道工序粗粉碎,第三道工序是超细粉碎,原料待用,再用食用洁净水煮沸,待食用温度降到30℃或20℃,加入所浸面粉搅拌成流状浆糊,再加入药料搅拌成馒头未蒸之前状后,进入制丸机0.5‑0.6cm圆状颗粒,再进入烘燥机灭菌干燥,装瓶密封。放射消毒后即成。特别说明:传统的中国中医药物,是绿色环保的天然的,用好了无毒副作用及依赖性之弊,中医理论认为乌药为君药,药性辛、温无毒。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其干为辅药,起协同作用,本着温阳、行气、活血、痛经自除,机体自修复。中药是多成份的、多耙点、多效应作用,优于西药激素药物而无任何副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方源来自中国中医方剂学《周风梧方剂学》467-468页原名《乌药汤》(济阴纲目),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3月于济南。药物组成:乌药、香附、当归、木香、炙甘草此是原方组成,去掉当归加入砂仁、延胡、生姜为《加味乌药汤》来自(济阴纲目),《加味乌药汤》组成:乌药、香附、砂仁、木香、炙甘草、延胡,在基础方加入益母草、生姜,改为干姜,共九味组成,加入后疗效由原来的70%跃升为95%以上。功效:行气止痛。主治: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脘腹胀痛,少腹剧痛,胸胁乳房胀痛,脉眩滞涩者,每月行经必痛者。痛经患者不仅仅是气滞瘀塞,而还有阳虚所致者不少,为此温阳、活血、行气三要素,月月安宁。发明技术特征:此为内服制剂,规格为水泛丸,选用无霉变虫蛀之优质地道中药材,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怀安
申请(专利权)人:计怀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