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609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前40‑60份、百部40‑60份、天冬40‑60份、川贝40‑60份、马兜铃40‑60份、瓜蒌子40‑60份、炒葶苈子40‑60份、枇杷叶40‑60份、紫菀40‑60份、蛤蚧40‑60份、壁虎40‑60份、紫苏子40‑60份、炙麻黄40‑6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更好的提取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各组分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对哮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见效快、服用方便、平喘时间长、身体康复快,服用一次药物,平喘时间可达十二小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气管炎,是指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炎性变化,黏液分泌增多,因缺乏负离子而使气管黏膜上皮绒毛内呼吸酶的活性降低,影响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本病早期症状较轻,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且病程缓慢,故不为人们注意。晚期病变进展,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肺功能遭受损害,影响健康及劳动力极大。目前无论是现有的中药还是西药,在治疗哮喘发作时,均存在见效慢、平喘时间不长、效果不强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目前无论是现有的中药还是西药,在治疗哮喘发作时,存在见效慢、平喘时间不长、效果不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前40-60份、百部40-60份、天冬40-60份、川贝40-60份、马兜铃40-60份、瓜蒌子40-60份、炒葶苈子40-60份、枇杷叶40-60份、紫菀40-60份、蛤蚧40-60份、壁虎40-60份、紫苏子40-60份、炙麻黄40-60份。进一步地,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前50份、百部50份、天冬50份、川贝50份、马兜铃50份、瓜蒌子50份、炒葶苈子50份、枇杷叶50份、紫菀50份、蛤蚧50份、壁虎50份、紫苏子50份、炙麻黄50份。进一步地,所述中成药的剂型为颗粒剂、胶囊剂、蜜丸、口服液和糖浆剂中的任意一种,治疗哮喘效果显著,可制成多种剂型,适用范围广。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取各药物组分原药材,去除杂质,洗净,干燥,切片,筛去碎屑;2)按质量比例分别称取步骤1)组分中的白前、百部、天冬、川贝、马兜铃、瓜蒌子、炒葶苈子用乙醇回流提取,进行旋转蒸发提取液,得到褐色粉末;3)按质量比例分别称取步骤1)组分中的枇杷叶、紫菀、蛤蚧、壁虎、紫苏子、炙麻黄加入水中,大火煮开后文火煎煮,将得到的药液进行浓缩,得到药物浓缩液;4)将步骤2)得到的褐色粉末加入至冷却至室温的步骤3)得到的药物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中成药。该制备方法简单、便捷、可制成多种剂型,并且最大程度保留了各个药材的药用功效,实现见效快、平喘时间长、效果强的优点。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回流温度为78-80℃,回流时间为8-16小时,旋转蒸发的温度为60-80℃,真空度为95~99kPa。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煎煮时间为2-3小时,所述药物浓缩液与原液的比例为200:(1-2),即浓缩程度为将1000ml原液浓缩至(50-100)ml。一种上述用于治疗哮喘的中成药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受到中医经典的临床治疗思路启发,经过大量的制备工艺试验以及多年实践所得到的制剂。加入白前、百部、天冬、川贝、马兜铃、瓜蒌子、炒葶苈子、枇杷叶、紫菀、蛤蚧、壁虎、紫苏子、炙麻黄提取物,混匀组成的混合物。各配料作用机理如下:白前:辛、苦,微温;降气化痰,止咳;百部:甘、苦,微温,归肺经;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天冬:甘、苦、寒,归肺、肾、胃、大肠经;养阴清热,润肺滋肾;川贝:甘、苦、微寒,归肺、心经;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马兜铃: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瓜蒌子:甘、苦、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化痰,润滑燥痰,宽胸散结;炒葶苈子:辛、苦、大寒,归肺、膀胱经;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枇杷叶:苦、微寒,归肺经、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紫菀:苦、温,温肺,下气,消痰,止咳;蛤蚧:味咸、性平,入肺、肾经;补肺益肾、定喘止嗽;壁虎:味咸、性寒,能够祛风,活络,散结;紫苏子:性温、味辛,入肺经、胃经、大肠经;下气消痰、润肺、治咳逆、痰喘;灸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热解表,平喘止咳,利水消肿。本专利技术创新性的使用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精确控制制备时的各项参数,更好的提取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为后续产生良好疗效,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在治疗哮喘发作时,增强效果,延长平喘时间。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治疗哮喘的中成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精确控制制备时的各项参数,更好的提取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各组分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调和肺肾脾及解除支气管痉挛,肺得清养,肾能纳气固脏,脾得健全运化,气机得调,促使其痰消,咳止,逆气降,喘急平,从而达到哮喘治愈之功效,同时对过敏性、痉挛性等哮喘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见效快、服用方便、平喘时间长、身体康复快,服用一次药物,平喘时间可达十二小时。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实施例1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前40份、百部40份、天冬40份、川贝40份、马兜铃40份、瓜蒌子40份、炒葶苈子40份、枇杷叶40份、紫菀40份、蛤蚧40份、壁虎40份、紫苏子40份、炙麻黄40份。进一步地,所述中成药的剂型为颗粒剂、胶囊剂、蜜丸、口服液和糖浆剂中的任意一种,治疗哮喘效果显著,可制成多种剂型,适用范围广。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取各药物组分原药材,去除杂质,洗净,干燥,切片,筛去碎屑;2)按质量比例分别称取步骤1)组分中的白前、百部、天冬、川贝、马兜铃、瓜蒌子、炒葶苈子用乙醇回流提取,进行旋转蒸发提取液,得到褐色粉末;3)按质量比例分别称取步骤1)组分中的枇杷叶、紫菀、蛤蚧、壁虎、紫苏子、炙麻黄加入水中,大火煮开后文火煎煮,将得到的药液进行浓缩,得到药物浓缩液;4)将步骤2)得到的褐色粉末加入至冷却至室温的步骤3)得到的药物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中成药。该制备方法简单、便捷、可制成多种剂型,并且最大程度保留了各个药材的药用功效,实现见效快、平喘时间长、效果强的优点。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回流温度为78℃,回流时间为8小时,旋转蒸发的温度为60℃,真空度为95kPa。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煎煮时间为2小时,所述药物浓缩液与原液的比例为200:1,即浓缩程度为将1000ml原液浓缩至50ml。实施例2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前60份、百部60份、天冬60份、川贝60份、马兜铃60份、瓜蒌子60份、炒葶苈子60份、枇杷叶60份、紫菀60份、蛤蚧60份、壁虎60份、紫苏子60份、炙麻黄60份。进一步地,所述中成药的剂型为颗粒剂、胶囊剂、蜜丸、口服液和糖浆剂中的任意一种,治疗哮喘效果显著,可制成多种剂型,适用范围广。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取各药物组分原药材,去除杂质,洗净,干燥,切片,筛去碎屑;2)按质量比例分别称取步骤1)组分中的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前40‑60份、百部40‑60份、天冬40‑60份、川贝40‑60份、马兜铃40‑60份、瓜蒌子40‑60份、炒葶苈子40‑60份、枇杷叶40‑60份、紫菀40‑60份、蛤蚧40‑60份、壁虎40‑60份、紫苏子40‑60份、炙麻黄40‑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前40-60份、百部40-60份、天冬40-60份、川贝40-60份、马兜铃40-60份、瓜蒌子40-60份、炒葶苈子40-60份、枇杷叶40-60份、紫菀40-60份、蛤蚧40-60份、壁虎40-60份、紫苏子40-60份、炙麻黄40-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前50份、百部50份、天冬50份、川贝50份、马兜铃50份、瓜蒌子50份、炒葶苈子50份、枇杷叶50份、紫菀50份、蛤蚧50份、壁虎50份、紫苏子50份、炙麻黄5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成药的剂型为颗粒剂、胶囊剂、蜜丸、口服液和糖浆剂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胜李景连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市金盛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