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972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所述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包括转动组件与雨刮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与主动毛刷杆,所述主动毛刷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上还固定地设置有枢轴,所述雨刮组件包括联动毛刷杆、活动杆、菱形挤压框与雨刮吸水块,所述联动毛刷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枢轴上,所述联动毛刷杆的长度与所述主动毛刷杆的长度相等。所述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便于擦除建筑玻璃外侧的灰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
技术介绍
在城市的建筑中,玻璃的利用比不可少,玻璃可以用来增加室内的光亮度,例如,玻璃幕墙以及飘窗等建筑,现有的玻璃窗户等外侧一般会设置有电动窗帘来进行遮挡。然而,在常年的风吹日晒中,玻璃的外侧会积满灰尘,而处在室内的业主则难以进行擦除作业,尤其对于高层建筑内的业主而言,尤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擦除建筑玻璃外侧灰尘的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一种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包括转动组件与雨刮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与主动毛刷杆,所述主动毛刷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上还固定地设置有枢轴,所述雨刮组件包括联动毛刷杆、活动杆、菱形挤压框与雨刮吸水块,所述联动毛刷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枢轴上,所述联动毛刷杆的长度与所述主动毛刷杆的长度相等,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菱形挤压框转动连接,所述菱形挤压框包括四个首尾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杆,每相邻两个所述转动连杆的连接处为转动连接点,所述四个转动连接点分别为第一转动连接点、第二转动连接点、第三转动连接点与第四转动连接点,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点与所述第三转动连接点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转动连接点连接于所述活动杆上,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点及所述第四转动连接点分别连接于所述主动毛刷杆的端部与所述联动毛刷杆的端部上,所述雨刮吸水块设置于所述菱形挤压框内。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电机安装于窗框上,所述窗框内凸设有平板,所述平板的一侧设置有窗玻璃,所述平板的表面与所述窗玻璃的表面平齐。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菱形挤压框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窗玻璃上并处于建筑物外侧。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雨刮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安装于所述平板上,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菱形挤压框的一侧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轴上。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转动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主动毛刷杆的长度。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雨刮吸水块为菱形柔性块,所述雨刮吸水块的厚度大于所述菱形挤压框的厚度,所述雨刮吸水块的表面滑动地贴设于所述窗玻璃上。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雨刮吸水块的四个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菱形挤压框的四个转动连接杆上,所述雨刮吸水块远离所述窗玻璃的一侧设置有挡雨层。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杆的长度小于所述主动毛刷杆的长度,所述窗玻璃远离所述平板的一侧形成有截止边缘,所述枢轴与所述转轴的连线与所述截止边缘垂直,所述主动毛刷杆用于迫使所述菱形挤压框的第一转动连接点沿所述截止边缘来回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毛刷杆的一端固定套设于所述枢轴上。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窗框的表面高于所述平板的表面,所述主动毛刷杆的端部及所述联动毛刷杆的端部均设置有避位凹陷,所述窗框容纳于所述避位凹陷中,所述四个转动连杆上均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在使用时,将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菱形挤压框的一端枢转设置于窗户或者玻璃幕墙上,在下雨天时,所述转动电机带动所述主动毛刷杆往复旋转对建筑玻璃的外侧进行洗刷除尘作业。所述主动毛刷杆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点带动所述菱形挤压框往复旋转,所述菱形挤压框带动其内的雨刮吸水块于建筑玻璃的外表面上滑动,利用雨水擦除窗玻璃上的灰尘并吸附雨水。由于所述主动毛刷杆、所述联动毛刷杆及所述活动杆的限制,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点能够沿直线往复移动,擦除窗玻璃的边缘。而当所述菱形挤压框转动至所述建筑玻璃的底部时,所述菱形挤压框横向拉长所述雨刮吸水块并纵向压扁所述雨刮吸水块,从而将所述雨刮吸水块吸附的水挤压出来。而当所述菱形挤压框转动上升时,又可以带动所述挤干后的雨刮吸水块吸取玻璃上的雨水。通过设置所述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能够方便业主对建筑玻璃外侧进行清洗,除去灰尘,而所述菱形挤压框的变形,能够实现对所述雨刮吸水块的挤压,便于提高清洗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处于初始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的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转动至终点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例如,所述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包括转动组件与雨刮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与主动毛刷杆,所述主动毛刷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例如,所述输出轴上还固定地设置有枢轴,所述雨刮组件包括联动毛刷杆、活动杆、菱形挤压框与雨刮吸水块,所述联动毛刷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枢轴上。例如,所述联动毛刷杆的长度与所述主动毛刷杆的长度相等,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菱形挤压框转动连接。例如,所述菱形挤压框包括四个首尾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杆,每相邻两个所述转动连杆的连接处为转动连接点,所述四个转动连接点分别为第一转动连接点、第二转动连接点、第三转动连接点与第四转动连接点。例如,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点与所述第三转动连接点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转动连接点连接于所述活动杆上。例如,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点及所述第四转动连接点分别连接于所述主动毛刷杆的端部与所述联动毛刷杆的端部上。例如,所述雨刮吸水块设置于所述菱形挤压框内。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200,包括转动组件40与雨刮组件50,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41与主动毛刷杆42,所述主动毛刷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上还固定地设置有枢轴(图未示),所述雨刮组件包括联动毛刷杆51、活动杆52、菱形挤压框53与雨刮吸水块54,所述联动毛刷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枢轴上,所述联动毛刷杆的长度与所述主动毛刷杆的长度相等,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菱形挤压框转动连接,所述菱形挤压框包括四个首尾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杆535,每相邻两个所述转动连杆的连接处为转动连接点,所述四个转动连接点分别为第一转动连接点536、第二转动连接点537、第三转动连接点538与第四转动连接点539,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点与所述第三转动连接点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转动连接点连接于所述活动杆上,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点及所述第四转动连接点分别连接于所述主动毛刷杆的端部与所述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组件与雨刮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与主动毛刷杆,所述主动毛刷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上还固定地设置有枢轴,所述雨刮组件包括联动毛刷杆、活动杆、菱形挤压框与雨刮吸水块,所述联动毛刷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枢轴上,所述联动毛刷杆的长度与所述主动毛刷杆的长度相等,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菱形挤压框转动连接,所述菱形挤压框包括四个首尾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杆,每相邻两个所述转动连杆的连接处为转动连接点,所述四个转动连接点分别为第一转动连接点、第二转动连接点、第三转动连接点与第四转动连接点,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点与所述第三转动连接点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转动连接点连接于所述活动杆上,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点及所述第四转动连接点分别连接于所述主动毛刷杆的端部与所述联动毛刷杆的端部上,所述雨刮吸水块设置于所述菱形挤压框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组件与雨刮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与主动毛刷杆,所述主动毛刷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上还固定地设置有枢轴,所述雨刮组件包括联动毛刷杆、活动杆、菱形挤压框与雨刮吸水块,所述联动毛刷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枢轴上,所述联动毛刷杆的长度与所述主动毛刷杆的长度相等,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菱形挤压框转动连接,所述菱形挤压框包括四个首尾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杆,每相邻两个所述转动连杆的连接处为转动连接点,所述四个转动连接点分别为第一转动连接点、第二转动连接点、第三转动连接点与第四转动连接点,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点与所述第三转动连接点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转动连接点连接于所述活动杆上,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点及所述第四转动连接点分别连接于所述主动毛刷杆的端部与所述联动毛刷杆的端部上,所述雨刮吸水块设置于所述菱形挤压框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安装于窗框上,所述窗框内凸设有平板,所述平板的一侧设置有窗玻璃,所述平板的表面与所述窗玻璃的表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挤压框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窗玻璃上并处于建筑物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挤压式雨刮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裴志坚王二化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