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589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包括基座及定位柱,基座的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设有盛装筒,盛装筒外表面的下端套设有呈环形的第一模架,第一模架的外环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半球形模槽,盛装筒下端的内表面对应第一半球形模槽插设有连通管,第一模架的外部卡设有第二模架,第二模架的内环面对应第一模架上的第一半球形模槽开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半球形模槽,盛装筒内安设有活塞盘,活塞盘的上表面固定安设有转动座,螺纹座与转动座之间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上端延伸至支撑板的上方并连接有转动盘。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作操作简单方便,且所制得的鸡肉丸体形大小一致、较为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肉制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食用鸡肉的过程中,由鸡肉制成的肉制品越来越被人们所追捧,其中由鸡肉制成的鸡肉丸在食用的过程中味道鲜美,被人们所喜爱。但是传统人们所食用的鸡肉丸主要为工厂加工制得,因此造成了鸡肉丸的口味较为大众化且不能够即制即烹即时。对于传统所食用的鸡肉丸主要为工厂加工制得的情况,使得人们想要通过自制鸡肉丸来进行食用,然而传统的家居用厨房设备中没有专门用于制造鸡肉丸的设备,因此使得人们在手工制造鸡肉丸的过程中的操作不便,所制得的鸡肉丸体形差异较大、美观度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家居用厨房设备中没有专门用于制造鸡肉丸的设备而导致在手工制造鸡肉丸的过程中所制得的鸡肉丸体形差异较大、美观度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包括基座及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固定安设在基座上表面两端的中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设有盛装筒,所述盛装筒外表面的下端套设有呈环形的第一模架,所述第一模架内环面所在的一侧嵌入盛装筒的外表面的内部,所述第一模架的外环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半球形模槽,所述盛装筒下端的内表面对应第一半球形模槽插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半球形模槽内,所述第一模架的外部卡设有第二模架,所述第二模架呈半环形,且所述第二模架具体为两块,所述第二模架的两端与相邻的定位柱之间安设有锁紧机构,所述第二模架的内环面对应第一模架上的第一半球形模槽开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半球形模槽,所述盛装筒内安设有活塞盘,所述活塞盘的上表面固定安设有转动座,所述定位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之间共同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贯穿设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与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座与转动座之间连接有螺纹杆,且具体为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转动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延伸至支撑板的上方并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表面的一侧安设有转动把手。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下底面均匀分布有橡胶吸盘,所述橡胶吸盘通过其上端的连接块与基座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耳和锁紧螺栓,所述固定耳分布在第二模架的外环面的两端,所述锁紧螺栓分布在固定耳上,且所述锁紧螺栓贯穿固定耳,所述锁紧螺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至相邻的定位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模架上位于第二半球形模槽上方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一模架与第二模架相卡和时,通气孔使得第一半球形模槽与第二半球形模槽所组成的腔室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盛装筒上端外表面的一侧安设有扶持把手。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两侧侧面的中部安设有维稳环,所述维稳环上插设有可相对滑动的维稳杆,所述维稳杆的下端连接至活塞盘的上表面。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具体为将鸡肉丸制作过程中的所需的鸡肉丸泥料放入盛装筒内,并将第二模架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定位柱上,此时第二模架与第一模架之间紧密贴合,第一半球形模槽与第二半球形模槽之间形成球形腔,且形成的球形腔与通气孔以及连通管之间相连通,此时通过顺时针旋转转动盘,使得螺纹杆在螺纹座和转动座之间转动,伴随着螺纹杆相对螺纹座的转动,活塞盘会做向下运动并实现对鸡肉丸泥料的挤压,鸡肉丸泥料在挤压下通过连通管进入第一半球形模槽与第二半球形模槽所共同组成的球腔内,在球腔内充满鸡肉丸泥料的情况下,呈球形的鸡肉丸被制成,此时打开锁紧机构且具体为使锁紧螺栓脱离定位柱,即使得第二模架可脱离第一模架,因此制成的鸡肉丸可脱离装置,即整个装置实现对鸡肉丸的制造,在鸡肉丸被制造的过程中对装置进行的操作过程简单,操作方便,规格相同的球形腔使得所制得的鸡肉丸体形大小一致、较为美观,且通气孔的设置避免了所制备的鸡肉丸其内部存有空洞,有利于使得鸡肉丸在烹制食用的过程中口感更加的紧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的盛装筒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的侧视图。图中:基座1、盛装筒2、第一模架3、第一半球形模槽301、第二模架4、第二半球形模槽401、固定耳5、定位柱6、锁紧螺栓7、连通管8、活塞盘9、转动座10、支撑杆11、支撑板12、螺纹座13、螺纹杆14、转动盘15、转动把手16、扶持把手17、通气孔18、维稳环19、维稳杆20、橡胶吸盘21、锁紧机构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包括基座1及定位柱6,定位柱6固定安设在基座1上表面两端的中部,基座1的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设有盛装筒2,基座1的下底面均匀分布有橡胶吸盘21,橡胶吸盘21通过其上端的连接块与基座1之间固定连接,橡胶吸盘21设置使得装置在摆放的过程中能够对整个装置起到减震的作用,且在摆放后橡胶吸盘21的设置能后使装置与所摆放的平面之间处于稳定状态。盛装筒2外表面的下端套设有呈环形的第一模架3,第一模架3内环面所在的一侧嵌入盛装筒2的外表面的内部,第一模架3的外环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半球形模槽301,盛装筒2下端的内表面对应第一半球形模槽301插设有连通管8,连通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半球形模槽301内,使得第一半球形模槽301与盛装筒2的内部之间相连通。第一模架3的外部卡设有第二模架4,第二模架4呈半环形,且第二模架4具体为两块,第二模架4的两端与相邻的定位柱6之间安设有锁紧机构22,锁紧机构22包括固定耳5和锁紧螺栓7,固定耳5分布在第二模架4的外环面的两端,锁紧螺栓7分布在固定耳5上,且锁紧螺栓7贯穿固定耳5,锁紧螺栓7的另一端螺纹连接至相邻的定位柱6的内部,第二模架4的内环面对应第一模架3上的第一半球形模槽301开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半球形模槽401,当锁紧机构22上的锁紧螺栓7的一端位于定位柱6内部时,此时的第二模架4与第一模架3之间紧密贴合,并使得第二半球形模槽401与第一半球形模槽301之间形成球形腔,且在装置使用后,分开式设计的第一模架3及第二模架4有利于使针对装置的清洗变得简单便捷。第二模架4上位于第二半球形模槽401上方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气孔18,第一模架3与第二模架4相卡和时,通气孔18使得第一半球形模槽301与第二半球形模槽401所组成的腔室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盛装筒2内安设有活塞盘9,活塞盘9的外环面与盛装筒2的内环面之间紧密贴合且可在盛装筒2的内部进行上下滑动,活塞盘9的上表面固定安设有转动座10,定位柱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上端之间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包括基座(1)及定位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6)固定安设在基座(1)上表面两端的中部,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设有盛装筒(2),所述盛装筒(2)外表面的下端套设有呈环形的第一模架(3),所述第一模架(3)内环面所在的一侧嵌入盛装筒(2)的外表面的内部,所述第一模架(3)的外环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半球形模槽(301),所述盛装筒(2)下端的内表面对应第一半球形模槽(301)插设有连通管(8),所述连通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半球形模槽(301)内,所述第一模架(3)的外部卡设有第二模架(4),所述第二模架(4)呈半环形,且所述第二模架(4)具体为两块,所述第二模架(4)的两端与相邻的定位柱(6)之间安设有锁紧机构(22),所述第二模架(4)的内环面对应第一模架(3)上的第一半球形模槽(301)开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半球形模槽(401),所述盛装筒(2)内安设有活塞盘(9),所述活塞盘(9)的上表面固定安设有转动座(10),所述定位柱(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上端之间共同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中部贯穿设有螺纹座(13),所述螺纹座(13)与支撑板(1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座(13)与转动座(10)之间连接有螺纹杆(14),且具体为所述螺纹杆(14)的下端转动座(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4)的上端延伸至支撑板(12)的上方并连接有转动盘(15),所述转动盘(15)上表面的一侧安设有转动把手(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鸡肉丸制造装置,包括基座(1)及定位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6)固定安设在基座(1)上表面两端的中部,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设有盛装筒(2),所述盛装筒(2)外表面的下端套设有呈环形的第一模架(3),所述第一模架(3)内环面所在的一侧嵌入盛装筒(2)的外表面的内部,所述第一模架(3)的外环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半球形模槽(301),所述盛装筒(2)下端的内表面对应第一半球形模槽(301)插设有连通管(8),所述连通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半球形模槽(301)内,所述第一模架(3)的外部卡设有第二模架(4),所述第二模架(4)呈半环形,且所述第二模架(4)具体为两块,所述第二模架(4)的两端与相邻的定位柱(6)之间安设有锁紧机构(22),所述第二模架(4)的内环面对应第一模架(3)上的第一半球形模槽(301)开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半球形模槽(401),所述盛装筒(2)内安设有活塞盘(9),所述活塞盘(9)的上表面固定安设有转动座(10),所述定位柱(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上端之间共同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中部贯穿设有螺纹座(13),所述螺纹座(13)与支撑板(1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座(13)与转动座(10)之间连接有螺纹杆(14),且具体为所述螺纹杆(14)的下端转动座(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起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喜农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