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498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4:46
本申请涉及一种硬盘装置,属于计算机硬盘技术领域,应用于大容量设备中,所述硬盘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内置模块、以及用于遮挡每个内置模块上的开口的盖板;每个内置模块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硬盘,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硬盘在所述内置模块中安装或者取出;可以解决传统的服务器不能提供大容量存储的问题;可以对传统的服务器的容量进行扩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盘装置
本技术涉及硬盘装置,属于计算机硬盘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服务器已成为业界广为使用的信息处理系统。参考图1,现有的服务器包括:左扩充(riser)卡模组110、右riser卡模组120,左riser卡模组110和右riser卡模组120可插入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express,pcie)卡。然而,随着服务器对容量需求的增加,传统的服务器已不能提供大容量存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硬盘装置应用于大容量设备中,所述硬盘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内置模块、以及用于遮挡每个内置模块上的开口的盖板;每个内置模块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硬盘,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硬盘在所述内置模块中安装或者取出。可选地,所述硬盘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包括与所述开口的数量相同的孔,每个孔的位置与所述开口的位置相对应,且每个孔的尺寸根据所述开口的尺寸设置。可选地,所述内置模块的长度与传统设备中的riser卡模组的长度相同,所述riser卡模组支持插入PCIE卡。可选地,所述硬盘装置支持所述硬盘的热插拔。可选地,所述大容量设备的系统配合电缆管理臂CMA将所述硬盘拉出所述内置模块时,保持系统开机状态。可选地,每个内置模块容纳12个2.5寸的HDD;或者,容纳12个2.5寸的SSD。可选地,每个所述盖板支持单独安装和拆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大容量设备中的左riser卡模组和右riser卡模组替换成内置模块,该内置模块容纳至少一个硬盘;可以解决传统的服务器不能提供大容量存储的问题;可以对传统的服务器的容量进行扩展。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服务器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机壳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两侧内置模块中的硬盘全部取出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硬盘装置用于大容量设备中,比如:服务器中。硬盘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内置模块1和2(图1以内置模块1设置在硬盘装置左侧,内置模块2设置在硬盘装置右侧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左侧和右侧以硬盘装置安装在服务器中时的正视图方向为参考方向)、以及用于遮挡每个内置模块上的开口的盖板3;每个内置模块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硬盘,开口用于供硬盘在内置模块1或2中安装或者取出。可选地,每个开口用于供一个硬盘在内置模块1或2中安装或者取出。当然,每个开口也可以供至少两个硬盘在内置模块1或2中安装或者取出。可选地,硬盘装置还包括外壳,外壳上与内置模块相对的两侧(比如:与左侧内置模块1相对的外壳的左侧,与右侧内置模块2相对的外壳的右侧)包括与开口的数量相同的孔,每个孔的位置与开口的位置相对应,且每个孔的尺寸根据开口的尺寸设置。比如:参考图3所示的硬盘装置的机壳一侧的侧视图,机壳一侧包括两个孔,机壳上的孔与内置模块上的开口的位置相对应,且每个孔的尺寸与开口的尺寸相同、同一侧孔的数量与同一侧内置模块上开口的数量相同。参考图4所示的硬盘装置中盖板3的示意图,位于左侧的盖板3用于遮挡位于左侧的内置模块1上的开口;位于右侧的盖板3用于遮挡位于右侧的内置模块2上的开口,盖板3支持单独安装和拆卸。这样,当卸下盖板3时,即可快速安装、更换硬盘,不需要任何工具,降低了硬盘安装和拆卸的复杂度。本实施例中,内置模块1和2替代了传统服务器中左riser卡模组和右riser卡模组的位置,在内置模块1和2中插入硬盘实现对传统服务器的扩容。可选地,为了保证硬盘装置能够在传统服务器中通用,内置模块1和2的长度与传统设备中的riser卡模组110和120的长度相同,该riser卡模组110和120支持插入PCIE卡。可选地,硬盘装置支持硬盘的热插拔。大容量设备的系统配合电缆管理臂(CableManagementArm,CMA)将硬盘拉出内置模块时,保持该系统的开机状态,从而实现硬盘的热插拔。可选地,每个内置模块1和2容纳12个2.5寸的混合硬盘(hybridharddrive,HHD);或者,容纳12个2.5寸的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参考图5所示的两侧内置模块1和2中的硬盘全部取出时的示意图,此时,大容量设备的系统配合CMA将硬盘拉出机柜时,保持系统开机状态;可以实现在开机状态且无需工具的情况下,完成热插拔硬盘的操作,可以提高硬盘的更换效率。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硬盘装置,通过将大容量设备中的左riser卡模组和右riser卡模组替换成内置模块,该内置模块容纳至少一个硬盘;可以解决传统的服务器不能提供大容量存储的问题;可以对传统的服务器的容量进行扩展。另外,通过将硬盘装置设置为支持硬盘的热插拔,可以实现在将硬盘拉出内置模块时,保持该系统的开机状态,提高硬盘的更换效率。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大容量设备中,所述硬盘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内置模块、以及用于遮挡每个内置模块上的开口的盖板;每个内置模块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硬盘,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硬盘在所述内置模块中安装或者取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大容量设备中,所述硬盘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内置模块、以及用于遮挡每个内置模块上的开口的盖板;每个内置模块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硬盘,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硬盘在所述内置模块中安装或者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与所述内置模块相对的两侧包括与所述开口的数量相同的孔,每个孔的位置与所述开口的位置相对应,且每个孔的尺寸根据所述开口的尺寸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模块的长度与传统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紫山龙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