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侧入光灯影导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92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侧入光灯影导光板,包括:第一罐体、第一搅拌杆、带轮、皮带、电机、第一搅拌桨、第二进料口、右齿轮、齿轮箱、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桨、主动齿轮、阀门、出料口、第三搅拌杆、第三搅拌桨、第二罐体、左齿轮、分隔板、第一进料口、进水口、加热层、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可旋转支架、底座、出水口;本申请的乳制品发酵装置在罐体内温度低时,通过进水口向加热层通入热水,进行加热,在罐体内温度高时,通过进水口向夹层通入冷水,进行降低温度,发酵效率高,同时通过可旋转支架能够带动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进行旋转,能够使得罐体内部的乳制品充分发酵,显著的提高了发酵效率与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侧入光灯影导光板
本技术涉及LED显示器灯影改善,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侧入光灯影导光板。
技术介绍
导光板因其能够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是背光模组的关键组件,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LCD)光源的提供者,LCD本身并不发光,背光模组光源的表现便决定了显示器表现在外的视觉感受效果。由于背光模组内的可利用空间越来越少,各部件的设计方案之间要相互融合。例如,背光模组LED灯条的接线端子与LED灯在同一侧面,接线端子占用了一部分空间,此空间上不能排布LED灯,进而在此部位的导光板上形成了灯影区域。当背光模组中只在导光板的一面设置LED灯时,导光板不被LED正对区域光会弱于LED灯正对中心区域,出现灯影,从而影响了液晶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即使增加设置LED灯条,也不能有效解决灯影的问题,并且会提高生产成本。通过此方法可获得理想亮度和均匀的出光的方法,通过与LED光源的距离远近来确定网点分布的大小,还可减少LED灯珠数量,从而提高节能环保和降低成本与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生产操作的一种导光板,包括主体,该主体一侧边的凸起部等间距设有若干LED光源,所述主体上设有主导光区和弱光区,所述主导光区设有呈矩形阵列式规则排列的主导光网点,所述主导光区网点中各网点呈圆形网点、六边形网点、四边形网点或各种形状网点,各主导光网点的大小由LED光源一侧朝向远离LED光源的另一侧逐渐增大,所述弱光区靠近LED光源一侧设置,所述弱光区包括沿LED光源排列方向依次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功能组,所述若干功能组由若干弱光网点组成,所述若干功能组沿LED光源排列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进一步的,所述各功能组中包括沿垂直于LED光源排列方向设置的若干排,各排的弱光网点数量根据LED灯珠长度决定。进一步的,所述各功能组依次设置在每颗LED灯珠中心线上对应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弱光网点呈圆形网点、六边形网点、四边形网点或各种形状网点。进一步的,所述弱光网点在主体上投射的面积小于主导光网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过本技术专利技术设计的导光板,灯影区得到很好的改善,整体光线均一,且设计简单,易于操作,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即可实现,适合工厂大批量生产作业;本技术通过主网点和弱光网点的配合来改善导光板车头灯现象,效果非常显著,各网点之间的大小由LED光源一侧朝向远离LED光源的另一侧逐渐变大,导光均匀、效果好,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适合工厂大批量生产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改善侧入光灯影导光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改善侧入光灯影导光板的功能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主导光区,11-主导光网点,2-弱光区,21-弱光网点,22-功能组,3-LED光源,4-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是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包括主体,该主体4一侧边有LED光源3,所述主体4上设有主导光区1和弱光区2,所述主导光区1设有呈矩阵排列的主导光网点11,所述主导光网点11中各网点的大小由LED光源3一侧朝远离LED光源3变大,所述弱光区2靠近LED光源3一侧设置,所述弱光区2包括沿LED光源3排列方向依次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功能组22,所述若干功能组22由若干弱光网点21组成,所述若干功能组22沿LED光源3排列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优选地,越靠近LED光源3,光线越强但越容易集中形成车头灯现象,而将所述弱光网点21设置成圆形或多边形,并将弱光网点21在主体4上投射的面积设置为小于主导光网点11,可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所述各功能组中包括沿垂直于LED光源3排列方向设置的若干排,各排的弱光网点的大小朝向远离LED光源3方向依次加大。所述各功能组依次设置在各LED光源3的中心线上对应位置,越靠近LED光源,弱光网点越小,这样排列充分弥补各LED光源3前面的车头灯问题,将光线由弱光区2均匀引导到主导光区1中。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主网点和弱光网点的配合来改善导光板车头灯现象,效果非常显著,各网点之间的大小由LED光源一侧朝向远离LED光源的另一侧逐渐变大,导光均匀、效果好,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适合工厂大批量生产作业。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侧入光灯影导光板,包括主体,该主体一侧边的凸起部等间距设有若干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有主导光区和弱光区,所述主导光区设有呈矩形阵列式规则排列的主导光网点,所述主导光区网点中各网点呈圆形网点、六边形网点、四边形网点,各主导光网点的大小由LED光源一侧朝向远离LED光源的另一侧逐渐增大,所述弱光区靠近LED光源一侧设置,所述弱光区包括沿LED光源排列方向依次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功能组,所述若干功能组由若干弱光网点组成,所述若干功能组沿LED光源排列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侧入光灯影导光板,包括主体,该主体一侧边的凸起部等间距设有若干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有主导光区和弱光区,所述主导光区设有呈矩形阵列式规则排列的主导光网点,所述主导光区网点中各网点呈圆形网点、六边形网点、四边形网点,各主导光网点的大小由LED光源一侧朝向远离LED光源的另一侧逐渐增大,所述弱光区靠近LED光源一侧设置,所述弱光区包括沿LED光源排列方向依次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功能组,所述若干功能组由若干弱光网点组成,所述若干功能组沿LED光源排列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林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高美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