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怀化学院专利>正文

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475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增白剂包括如下质量比的各原料组分:无机增白剂1‑10份、蓝色颜料1‑8份、荧光增白剂1‑20份、防沉降稳定剂0.2‑2.0、增溶剂7‑10份、色相调节剂0‑0.1份、分散介质40‑80份以及自由基清除剂0.1‑5份。该复合增白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硅烷化无机增白剂、自由基清除剂溶液、蓝色颜料、色相调节剂、荧光增白剂、防沉降稳定剂、增溶剂以及分散介质混合均匀后干燥、研磨,得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该复合增白剂可用于制备聚氨酯海绵用且制备出的聚氨酯海绵不易分层、增白效果持久以及在强光下不易变黄。

Chemical compound whitening agent for polyurethane spong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emical composite whitening agent for polyurethane spong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composite whitening agent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inorganic whitening agent 1 10, blue pigment 1 8,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1 20, settling stabilizer 0.2 2.0, solvent 7 10, color phase regulator 0 0.1, dispersing medium 40 80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er 0.1 5.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composite whitening agen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taking silylated inorganic whitening agent, free radical scavenger solution, blue pigment, color phase regulator,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anti-sedimentation stabilizer, solvent and dispersing medium, drying and grinding after mixing evenly, to obtain chemical composite whitening agent for polyurethane sponge. The composite whitening agent can be used to prepare polyurethane sponge, and the prepared polyurethane sponge is not easy to stratify, has lasting whitening effect and is not easy to yellowing under strong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软泡聚氨酯海绵具有一定弹性及柔软性,其泡孔结构多为开孔式,具有良好回弹性、密度低、透气、保温、吸音等性能,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服装行业中的用途就是用作衬底、内衣绵等,一般是在高温模具将软质聚氨酯泡沫加热至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之上并压制、冷却定型,以作为内衣衬垫的方法。使用聚氨酯泡沫内衣衬垫或肩垫的主要问题在于芳族聚氨酯泡沫在照光或接触空气的光氧化过程中产生了导致变黄的二醌亚胺化合物而很快产生黄化变色,造成制造及使用的困扰。对于服饰用途的聚氨酯海绵来说,特别是内衣用海绵,其要求的白度很高。未增白的聚氨酯海绵一般带黄色,并随使用时间的增加,黄色加深。用单一无机颜料对服饰用途的聚氨酯海绵进行增白,效果很差,达不到服装级要求,如果用荧光增白剂,在阳光强烈的情况下,效果较明显,并且随含量的增加,亮度也会增加,但达到一定含量,荧光剂的本色会显现出来,使得海绵带色。即要增白增亮,又要有不同的色相,也就是透光观察显示出红色或蓝白,以满足不同人们的要求,而仅采用荧光增白剂难以达到所需要的效果。钛白粉有一定的增白效果,因为钛白粉是一种遮盖力很强的白色无机颜料,但是超细或纳米级别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在接受波长为388nm以下的紫外线照射时,其内部由于吸收光能而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即光生载流子,然后迅速迁移到其表面并激活被吸附的氧或水分子,产生活性自由氢氧基(·OH)和活性氧(·O),进而生成发色基团醌-酰亚胺结构,该结构导致聚氨酯材料变黄。一般增白剂中加入一些无机颜料,采用不溶性的无机颜料分散在油性分散介质中,容易相分离,存放一段时间后会分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用于制备聚氨酯海绵用且制备出的聚氨酯海绵用在存放过程中不易分层、增白效果持久以及在强光下不易变黄的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及制备方法。一种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包括如下质量比的各原料组分:无机增白剂1-10份;蓝色颜料1-8份;色相调节剂0-0.1份;荧光增白剂1-20份;防沉降稳定剂0.2-2.0;增溶剂7-10份;分散介质40-80份;以及自由基清除剂0.1-5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如下质量比的各原料组分:无机增白剂4份;蓝色颜料1.8份;色相调节剂0.01份;荧光增白剂9份;防沉降稳定剂1.5;增溶剂9份;分散介质75份;以及自由基清除剂0.4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蓝色颜料为铁蓝、钴蓝、群青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荧光增白剂为二苯乙烯、1,4-二(4-氰苯乙烯)苯、4.4’-双(5-甲基-2-苯并噁唑基)二苯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由基清除剂为氮氧自由基哌啶醇和/或者氮氧自由基哌啶醇的衍生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氮氧自由基哌啶醇的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包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介质为分子量为500-3000的液态聚醚多元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机增白剂为二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基TiO2复合白色颜料、TiO2包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相调节剂为永固紫、酞菁紫、钴紫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沉降稳定剂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铝、硬脂酸乙二醇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一种所述的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无机增白剂进行表面硅烷化处理,得到硅烷化无机增白剂;将自由基清除剂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形成自由基清除剂溶液;取所述硅烷化无机增白剂、所述自由基清除剂溶液、蓝色颜料、色相调节剂、荧光增白剂、防沉降稳定剂、增溶剂以及分散介质混合均匀后干燥、研磨,得所述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上述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可用于制备聚氨酯海绵用且制备出的聚氨酯海绵用在存放过程中不易分层、增白效果持久以及在强光下不易变黄。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是一种集增白、增亮、具备一定耐久性的功能性聚氨酯用的复合型增白添加剂,上述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利用无机白色填料遮盖聚氨酯海绵的一部分微黄本色,而加入蓝色颜料的目的是通过蓝色与黄色互补而产生白色。上述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采用荧光增白剂来增艳增亮聚氨酯软泡材料,荧光增白剂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光而产生淡蓝色的荧光,使产品看起来有一种透亮的感觉,而不是一般的瓷白的感觉。上述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通过引入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有效消除一些组份如TiO2等在紫外光或可见光作用下产生的自由基,从而使得聚氨酯海绵白亮效果相对持久。附图说明图1为研磨次数与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的粒径大小的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其包括如下质量比的各原料组分:无机增白剂1-10份;蓝色颜料1-8份;色相调节剂0-0.1份;荧光增白剂1-20份;防沉降稳定剂0.2-2.0;增溶剂7-10份;分散介质40-80份;以及自由基清除剂0.1-5份。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的各原料组分优选为:无机增白剂4份;蓝色颜料1.8份;色相调节剂0.01份;荧光增白剂9份;防沉降稳定剂1.5;增溶剂9份;分散介质75份;以及自由基清除剂0.4份。其中,所述蓝色颜料为铁蓝、钴蓝、群青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荧光增白剂为二苯乙烯、1,4-二(4-氰苯乙烯)苯、4.4’-双(5-甲基-2-苯并噁唑基)二苯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自由基清除剂为氮氧自由基哌啶醇和/或者氮氧自由基哌啶醇的衍生物。所述氮氧自由基哌啶醇的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包括:所述分散介质为分子量为500-3000的液态聚醚多元醇。所述无机增白剂为二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色相调节剂为永固紫、酞菁紫、钴紫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防沉降稳定剂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铝、硬脂酸乙二醇脂、TiO2包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蓝色颜料为铁蓝、钴蓝、群青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增溶剂为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优选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配比取无机增白剂、蓝色颜料、色相调节剂、荧光增白剂、防沉降稳定剂、增溶剂、分散介质以及自由基清除剂。(2)对无机增白剂进行表面硅烷化处理,得到硅烷化无机增白剂;硅烷化处理具体如下:取硅烷偶联剂KH550,用二氯甲烷溶解后加入二氧化钛粉料中,保持5-30min,控制温度在50℃以下,使无机增白剂成为表面硅烷化处理的硅烷化无机增白剂。(3)将自由基清除剂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形成质量分数为20%的自由基清除剂溶液。(4)取步骤(2)制备的所述硅烷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的各原料组分:无机增白剂1‑10份;蓝色颜料1‑8份;色相调节剂0‑0.1份;荧光增白剂1‑20份;防沉降稳定剂0.2‑2.0;增溶剂7‑10份;分散介质40‑80份;以及自由基清除剂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的各原料组分:无机增白剂1-10份;蓝色颜料1-8份;色相调节剂0-0.1份;荧光增白剂1-20份;防沉降稳定剂0.2-2.0;增溶剂7-10份;分散介质40-80份;以及自由基清除剂0.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的各原料组分:无机增白剂4份;蓝色颜料1.8份;色相调节剂0.01份;荧光增白剂9份;防沉降稳定剂1.5;增溶剂9份;分散介质75份;以及自由基清除剂0.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颜料为铁蓝、钴蓝、群青中的一种或者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增白剂为二苯乙烯、1,4-二(4-氰苯乙烯)苯、4.4’-双(5-甲基-2-苯并噁唑基)二苯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海绵用化学复合增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清除剂为氮氧自由基哌啶醇和/或者氮氧自由基哌啶醇的衍生物。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扬剑吴峰陈迪钊欧阳跃军舒友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